以“姓氏魚”科普,為何偏要“畫魚添足”?
近日,貴陽一海洋館在魚身上寫滿百家姓的消息引發熱議。
網友小棠在參觀後,通過社交平臺發出了自己的困惑:“一個魚缸裏所有魚身上被寫滿了百家姓,讓遊客找自己的姓,找尋和大海的緣分?”同時他認為,海洋館應該是向大家傳遞、科普保護海洋動物理念的場所,這種在魚身上人為寫字的行為與保護動物的理念有點背道而馳。也有網友表示,魚身上一個大大的紅字,我第一眼看上去就覺得有點怪,不太舒服……
對於這樣一個“姓氏魚”的展覽項目,工作人員表示,既是想增加一些互動性的元素,也想著在一些科普活動中,更加吸引小朋友的註意從而達到更好的科普效果。
但在魚身上寫字,很容易讓人想到“到此一遊”的亂寫亂畫,甚至想到古代對犯人的一種叫黥面(墨刑)刑罰。對於這樣一種隱喻“不文明”行為,很難能將其與文創科普聯系起來。
而且,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姓和氏本身就是文明進步的產物,將姓氏寫在魚身上,既不尊重姓氏,也不美觀,影響到魚兒本身的自然觀賞狀態。
對於孩子來說,這樣相對低級的文創科普項目,無法導人向善,而且很難起到科普的作用,難道我們沒有更好的轉播載體,偏偏要用一條魚來讓孩子記住一個姓。再者,黃色的魚配上紅色的字,毫無美觀可言。
從民俗角度來講,民間素有“丹書不祥”之說。而且古代判決死刑的人,會用雞血在其押號上寫上名字,後來演變為用紅字書寫。《西遊記》中民有閻王爺用朱砂筆勾畫生死簿之說,被朱筆勾掉的無疑被判了死刑。這並不是封建迷信之談,而是流傳下來的一種民俗,這在當下依舊是很多人的共識,用紅色書寫別人的姓氏名字,都是一種不尊敬的做法。
如此一個科普基地,為了讓一個處在角落的魚缸引起人們的註意,想了一個最為蹩腳的辦法。魚兒就是魚兒,自然的狀態本身最美,為什麼偏要“畫蛇添足”呢?作為一個科普基地,以這樣一種不文明的做法吸引人的註意,如何傳遞文明和保護生物的理念?
“小聰明”的背後要“大智慧”支撐,如果只是為了博人眼球,那就只能淪為“自作聰明”的笑話。
陸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