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的神預言:居然預測到了兩千年後的中國所有重大歷史事件
小時候,讀《古文觀止》,名篇《賣柑者言》,便出自劉伯溫筆下。文章記錄了一位杭州“賣柑者”,說他“善藏柑”的經歷,“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亦成為一句傳世的經典名言。同時收錄的劉伯溫文章,尚有《司馬季主論蔔》,其思想和才華,亦可見諸文字之間了。
劉伯溫劇照
劉伯溫(1311-1375年),名劉基,字伯溫,浙江青田人。劉基不出名,劉伯溫則名滿天下。
劉伯溫自幼聰穎,天賦極高。從小好學深思,熟讀儒家經典和諸子百家。此外,其對天文、地理、兵法、術數潛心研究。他記憶力好,讀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文筆精彩,非同凡俗。14歲學讀《春秋》,17歲師從名士鄭復初。元統元年(1339年),考取進士,進入仕途,但先後辭官,回青田隱居。
1360年,朱元璋兩次邀請隱居青田的劉伯溫出山。劉伯溫深思熟慮,決定輔助朱元璋,並提出"時務十八策"。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大明王朝,改元“洪武”。劉伯溫作為開國元勛,被任命為禦史中丞兼太史令。劉伯溫料事如神,深知“伴君如伴虎”,因此毅然選擇激流勇退,於洪武四年(1371年)辭去一切職務,告老還鄉。
洪武六年(1373年),政敵胡惟庸指使別人誣告劉伯溫,朱元璋聽信誣告(其實,這只是史家說法,對劉基其人朱元璋本來就是不放心的)並剝奪其封祿。劉伯溫非常惶恐,親自回南京向朱元璋謝罪,並滯留南京不敢回,終於一病不起。洪武八年(1375年),劉伯溫因病回家,不久憂憤而死,終年65歲,謚為“文成”。
劉伯溫是一位謀略大師,也是一位著名的學者和文人,流傳於世的有《郁離子》10卷和《誠意伯文集》20卷。劉伯溫死後,葬於浙江青田武陽夏山。1780年,胡惟庸垮臺之後,朱元璋為劉伯溫平了反,並賜劉氏家族金書鐵券。
劉伯溫曾被稱為“活神仙”,他能“前曉五百年,後知五百年”。其中,有關《燒餅歌》,更被後人津津樂道。據說,劉伯溫的《燒餅歌》,是一首甚為準確的預言。1368年的一天,朱元璋在內殿吃燒餅,只咬了一口,更聽到內監報劉伯溫進見。朱元璋想測試劉基,於是便以碗蓋著只咬了一口的燒餅,問伯溫:“先生心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伯溫掐指一算,對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朱元璋哈哈大笑。於是,引發了朱元璋與劉伯溫的一段詩話。
(劉伯溫和朱元璋劇照)
這個劉伯溫,不僅預言了明清兩朝的興替,還說到了公元2000年後的中華民族之運勢。據說,他成功預測了其後的所有重大歷史事件。綜觀劉伯溫的預言,有一點是還沒有應驗的。據其之說,1981年1月21日出生的某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80後”吧,他可能是影響當代中國的另一位偉人。此說怎樣,也只有劉伯溫和老天爺知道了。不過,有一點,我是不怎麼明白的。這位老兄,一直將“天機不可預泄”掛在嘴邊,居然嘴無遮攔,不慎將天機泄了出來了呢?!
劉伯溫還明事理、善做人。比如,他強調修德隱退。他說,勝天下之道在德;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德不廣不能使人來,量不宏不能使人安;得民心者得天下。他還說過很多的警句名言。比如:
善撲火者不迎其煙,善防水者不當其急。
魚無定止,淵深則歸;鳥無定棲,林茂則赴。
士有悍婦,則良友不至;國有妒臣,則賢士不留。
海納汙然後成其大,君納眾然後保其榮。
愚人畏病而常病,智士防危而不危。
以殺止殺,聖人之不得已;以暴易暴,悍夫之無所成。
劉伯溫深知朱元璋“只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一退再退,最後連回家隱退都不敢了,幹脆退到了朱元璋的腳下,以求自保。他對做人的道理,曾有過著名的“做人訣”,也算是至理名言。
劉伯溫的“人有四戒”,極富人生哲理。
勿誇誇其談;
勿好為人師;
勿輕言人短;
勿斤斤計較。
至今讀來,仍然精辟至致。做人真要做到這個境界,亦實為不易。這個做人要訣,我是常常對照檢討的,卻仍深感欠缺,應當多多努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