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跟隨鄭和下西洋,去世後用懸棺下葬,沒過多久就“悲催”了
鄭和下西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明宣德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到訪30多個國家和地區,宣揚國威結交外邦,極大促進了中國航海的發展。在鄭和下西洋期間,有一個人始終伴他左右,也因此在當時有極高的聲望,而且死後還用懸棺下葬,不過後來就悲催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2005年10月,位於南京江寧經開區的南航正德學院正在擴建校舍,施工人員駕駛挖掘機挖地基時,在地下1.2米多深的地方挖出一些青磚。現場工地的負責人聞訊後趕忙過去查看,發現挖出來的青磚長約50厘米,寬約20厘米,有些磚塊還有幾何形的紋飾,因此懷疑青磚下是一座古墓,便電話聯系了江寧博物館。
博物館的考古專家接到電話後也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他們首先將挖出來的青磚都清理幹凈,並對現場進行了鉆探,確定土層下確實有一座古墓,在之後的幾個月時間裏,考古專家們對古墓進行了發掘,打開墓室封門之後發現墓葬保存完好,雖然沒有被盜的痕跡,但是墓葬的隨葬品不多,只有一些銅錢,陶罐和石碑。
專家們都納悶,墓葬修建的還算奢華,但為何沒有與之相稱的隨葬品呢?在進一步的清理過程中,專家們找到了一塊墓誌石碑,上面刻著“大明故都知監太監楊公墓……”。據此,考古專家們確定了墓主人身份,原來是明朝宣德年間的太監楊慶,並且在墓誌中還提到他曾隨鄭和七下西洋的經歷,也得到當時朝廷的賞識。
墓主人的身份讓專家們十分新奇,因此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墓葬的隨葬品如此寒酸——沒有後人。不過,讓專家們都感到奇怪的是,在墓室的墻壁上懸掛著4條銹跡斑斑的鐵鏈,長約1米。專家們經過研究,推測鐵鏈是用來懸棺的,而棺木年久腐爛,鐵鏈也銹蝕斷裂,並且墓室中央的地磚上也有四條明顯的鐵銹痕跡。
對於懸棺,專家們並不陌生,因為在我國西南一帶就有懸棺的習俗,但不過是懸在山崖上,而像楊慶墓這樣懸在墓室中的懸棺還是頭一次發現。後來,專家們在研究過程發現,古籍中確有記載墓室懸棺的先例。
比如。在明代《菽園雜記》中提到,河南安陽有位農民在放牛時誤入古墓,發現墓室中有一件懸棺,他用手一晃竟觸動了隱藏的機關,頓時黃沙漫天將墓室淹沒。另外,在道教的典籍《茅山誌》中,也有一些關於懸棺的記載。比如,“宋元祐初……墓穴往觀焉,唯鐵繩懸一空棺,內有一劍……”,後來考古專家們研究確定,《茅山誌》中的這一墓穴正是道教茅山派創始人陶弘景的墓葬。
由此推測,墓室懸棺和道教文化有關系,而且史料記載太監楊慶生前就信奉道教,因此他為自己弄個懸棺也就不足為奇了。在道教文化中,他們認為人死後是要“升天”的,而不是“入地”,即便是安葬在地下也不接觸地面,而要將棺木懸空,即“遊太空以棲神”,這樣就會更加接近“天界”,以實現其升仙的宗教理想和信念。
但是可惜,楊慶千算萬算沒有算好防水防潮。專家們在清理楊慶墓室的時候,發現墓室內潮氣很大,說明此地地下水旺盛,根本就不符合修建墓室的環境條件。因此,楊慶的墓室內的懸棺,要不了幾年就全部都腐爛,鐵鏈也逐漸銹蝕,所以懸棺沒懸多久就全都落下來。不過,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即楊慶的墓葬的隨葬品很簡單,完全摒棄了古人厚葬的陋習,也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不是物質享樂,而是精神上的富足。
楊慶墓的發現十分難得,讓我們對古代墓葬的形式又多了一種全新的認識,同時還能感受到楊慶堅定的信仰,這一點也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不管怎麼說,每一座古墓都具有一定的價值,無數的古墓放在一起就是一段活生生的歷史,是我們認識和了解古代社會最好的方式,還能揭開一個又一個鮮為人知的歷史謎團。
參考資料:
《鄭和下西洋新考》作者:周運中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道教文化十五講》作者:詹石窗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