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先天八卦圖,伏羲是如何畫出神奇的八卦圖的?
說起八卦圖,現代人能看明白的沒有幾個,因為它太深奧了,而且離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比較遠,按現代的話來講是不接地氣伏羲先天八卦圖。給我們留下有用印象的,比較接近的就是韓國的陰陽旗。然而,當我們鄭重審視中華民族燦爛的古文明時,不禁對遠古時期我們先人的偉大智慧而嘆服。現在許多研究歷史的專家學者,將伏羲氏稱為中華民族文明之根。其實這種說法,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人說過:漢晉時代史書把伏羲氏列為“三皇”之首,“五帝”之先。《史記·皇本紀》,也將伏羲氏擺在中國文明史上的首席地位。有這麼些尊稱,那可不是白給的。
那麼伏羲氏是怎麼樣畫出八卦圖的呢?這要從人最根本的生存需要“吃”說起。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伏羲也是位吃神,因為他發明了廚藝。伏羲生活的那個世代,人們的飲食習慣還處於半生半熟狀態。可伏羲就是聰明,他與別人不一樣,得到食物後,都非得精心烹制一番才肯入口,如有記載的“庖犧”“炮犧”,慢慢的後來就有了廚師。有一次,伏羲偶然看到了蜘蛛網,他突發奇想,發明了結網捕魚,大大提高了人們捕魚的數量,他在動手結繩網的時候,為了和蜘蛛網的結構保持一致,便一道繩兩道繩三道繩地對照著數,結果數來數去就發明了數學:“一”、“二”、“三”。老人家發明了數學之後,意猶未盡,邊結魚網邊胡思亂想一些天地人、禍與福、有和無、存在與發展、靜止與變化、生長和衰落、生存與死亡等哲學問題,想明白了一個,便隨手用長短不一的繩子擺放成各種不同的符號,作為標記:“天——乾三連,地——坤六斷……”。這就發明了“符號記事”。他又繼續琢磨,繼續擺放,一直擺了東南西北四面八方一整圈,結果這張魚網沒結成,卻發明了八卦。
說了這麼一通,其實只能算是戲說。正史上說得就比較拉風了。《太平禦覽》卷九引《王子年拾遺記》:“伏羲坐於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這段話包含的意思就是:君子非能也,善假於物也。我們還是言歸正轉,伏羲根據燧人氏造設的兩幅星圖歷法《河圖》《洛書》創設八卦。地點在洪洞卦地村,因為此村四面環山,又有八個村莊分布於四周,而且均相隔八華裏,形似卦底。伏羲以景畫卦,故創八卦圖。其目的就是用陰陽八卦來解釋天地萬物的演化規律和人倫秩序。
最後,讓我們溫習一下宋代朱熹寫的一首幫助兒童記住八卦歌訣吧,加深一下對中華文化隗寶的認識: 先天八卦:“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後天八卦:“一數坎來二數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數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
文王為何修改“先天八卦”?
題主對《周易》的認識很糊塗,所以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不知題主從哪裏得知周文王修改了先天八卦?言乎“修改”,說明原先的卦是有問題的。既然修改了,原先有問題的卦就不存在了,事實果真如此嗎?事實是文王囚於羑裏而演周易,是“推演”而不是“修改”,更沒有修改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是相對而言的。所謂“先天”,就是指自然而然形成的,天造地設的原始本來的面目。所謂“後天”就是指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斷改變形成的。
在先天八卦中,乾為天、坤為地、離為火、坎為水、震為雷、巽為風、艮為山、兌為澤,這都是大自然中的先天之物,是自然形成的;其結構也是按原始自然屬性排列,《說卦傳》所謂“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故曰“先天八卦”。
在後天八卦中,八卦則重點賦予了時間意義。震為正春之卦,萬物之所出也;離為正夏之卦,萬物皆相見也;兌為正秋之卦,萬物之所說也;坎為正冬之卦,萬物之所歸也。另外,巽介於春夏之間,萬物之絜齊也;坤介於夏秋之間,萬物皆致養焉;乾介於秋冬之間,寒氣至而陰陽相薄為戰;艮介於冬春之間,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這就是《說卦傳》所謂“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先天八卦是由洛書演化而來的,揭示以我國中原地區為中心的空間規律,故先天八卦實際是空間八卦。後天八卦是由河圖演化而來的,揭示的是四季變化、晝夜更替的時間規律,故後天八卦實際是時間八卦。空間和時間合為宇宙,《周易》就是通過八卦來揭示宇宙規律的一門哲學。故後天八卦不是由修改先天八卦得來的,二者是各自獨立而又相互聯系的兩種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