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壯卦」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破解
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
象曰:小人用壯,君子罔也。
釋字(詞)
小人用壯,君子用罔
“罔”在這裏取“無”意,表否定。如置若~聞,~顧事實。“用壯”指濫用強力,或以力勝人。 “小人用壯,君子用罔”的意思就是小人以強力服人,君子卻不是這樣。潛意思就是君子以仁德服人。
藩
《說文》:“藩,屏也。從艸潘聲。”《廣雅·釋室》:“藩,籬也。”藩與籬常連用,藩籬指用竹木編成的籬笆或柵欄。
羸
《說文》:“羸,瘦也。從羊聲。”臣鉉等曰:“羊主給膳,以瘦為病,故從羊。”
筆者認為,《易》中“羸”字都有系縲的意思,通“累”,也讀作“累”,是纏繞、羈絆、困住的意思。《井卦》:“~其瓶,兇”。《姤卦》:“~豕孚躑躅。”《大壯卦》:“羝羊觸藩,羸其角”。“羸”當從羊從嬴省。嬴為姓。嬴姓始祖有伯益者,善馴鳥獸。據《尚書·堯典》記載伯益就在舜的手下擔任虞官,掌管山澤,繁育鳥獸。而伯益因居住在嬴地,故舜帝賜他為嬴姓。而益的後人,包括費昌、仲衍、造父、外父輩以長於馴鳥獸成立於世。到東周周孝王時,嬴姓的非子因為周孝王養馬有功,被封於秦地,故稱為“秦非子”。當時秦地雖然不過方圓幾十裏,也不是諸侯,但從此開創了秦人由部落向國家形式逐步過渡的新紀元。
由於嬴姓善長於馴化鳥獸,故“嬴”當與馴化鳥獸有關。羊是由野羊馴化而來的,羝羊善觸,只要纏繞其角,使之疲累,它才會老實下來,不再用角抵觸,這樣慢慢就會被馴化。馴牛穿其鼻,馴馬絡其首,馴羊累其角。所以,“羸”為會意字,是羸姓馴羊的意思,羸姓馴羊,采取的是羈累其角的方法,故“羸”的本義是羈累羊角,泛指纏繞,系縲、系絆、疲累的意思。
羸與累是有區別的,羸指胡亂纏繞,累則有緒系拴。系而齊者曰“累”,系而紊者曰“羸”。如累累果實,積累;羸其角,羸其瓶。
釋象
《大壯卦》的卦變形式只有兩種,一種是《大壯卦》先變為《需卦》,然後再變為《大過卦》;一種是《大壯卦》先變為《兌卦》,然後再變為《革卦》。卦變涉及到《大壯》九三爻的是第二種卦變形式。《大壯卦》九三與六五互換了位置,遂成為《兌卦》。《大壯卦》九三為剛大者,故稱為“君子”,六五為柔小者,故稱為“小人”。三位是剛武之位,五位是至尊之位,武人以力服人,謂之“用壯”,尊主以德服人而不用壯,故曰“用罔”。《大壯卦》變《兌卦》時,《大壯》九三與六五互換位置,六五之於三位,有“小人”行武人之事而“用壯”之象,故曰“小人用壯”;九三之於五位,有君子履尊位而用德之象,故曰“君子用罔”。“用罔”就是指不用壯。故《象傳》釋曰:“小人用壯,君子罔也。”
《大壯卦》變為《兌卦》後,《兌卦》六三為離體主爻,“離為甲胄,戈兵”,這說明《兌卦》六三會使用武力,六三不當位而使用武力,屬濫用武力,故曰“用壯”。《兌卦》九五為震體主爻。《兌卦》是由《大壯卦》變化而來,《大壯卦》是消息卦,故知《大壯》及其所變之卦的上面,其消去的為一陰爻,《兌卦》九五,上六以及消去的陰爻組成震體,而《兌卦》九五為震體主爻,“震為雷”,雷則有威;又“震為蕃鮮”,“蕃鮮”指祭祀時豐盛的祭品,祭祀體現的是一種禮制,禮之盛,莫勝於祭祀,君子履尊位中正當位,用威用禮而不用壯,故曰“用罔”。又《兌卦》九五與六三組成巽體,“巽為進退”,進退如磨刀砥礪,故曰“貞厲”,“厲”是“礪”的本字,指進退厲練。這裏指要經受戰爭的考驗。《兌卦》最終會變成《革卦》,變成《革卦》後,《兌卦》六三離開武人之位,成為《革卦》六二,象征“小人”失去軍權,已不能再“用壯”,表示革命取得最後的勝利。
《大壯卦》九三動而卦變為《兌卦》,故《大壯卦》九三之象多體現在《兌卦》中,而且多體現在《兌卦》六三身上。因為卦變時,《大壯卦》九三與六五互換位置,都是動爻。《兌卦》九五即原為《大壯》九三,而《兌卦》六三則為《大壯》六五。《大壯》六五為兌體主爻,“兌為羊”,這裏取象為“羝羊”。《大壯》六五變成《兌卦》六三後,仍為兌體主爻,故曰“羝羊”。《兌卦》六三還是離體主爻,離中空,代表一個封閉的空間;《兌卦》六三還是巽體主爻,“巽為木”,故知這個封閉的空間是用竹木圈起來的,故這裏取象為籬笆,“離”是籬的古字。離者,籬也。籬笆亦稱“藩”,故曰“藩”。故《兌卦》六三就是藩中羝羊。又“巽為進退”,羝羊在藩中進退,就是羝羊用角撞籬笆之象,故曰“羝羊觸藩”。又“巽為繩直”,引申泛指系縲之繩,《兌卦》六三為兌體主爻,兌體主爻在上,象羝羊頭上的角,所以兌體主爻亦特指羊角。羊角累於繩,故曰“羸其角”。這裏把“小人用壯”比喻作“羝羊觸蕃”,把“羸其角”比喻作對小人的約束和改造。
《兌卦》再變而為《革卦》,《革卦》六二就是《兌卦》六三。《革卦》六二居內卦中位,中正而當位,象征觸藩的羝羊已被馴化,用壯的小人已被改造。《革卦》九五就是《兌卦》九五。《革卦》九五爻辭曰:“大人虎變,未占有孚”,“虎”是百獸之王,也象征天子,君王就是虎,“虎變”象征革命最終成功,有了新的君王。可見,君子如虎,小人如羊,羊永遠是羊,當不了王,再壯的羊也頂多是會拿角去觸藩。
義理
小人如羝,小人用壯則如羝羊觸藩,力壯卻無威;君子如虎,君子雖不用壯,其威自現。一羊之力,不足以破籬笆;一虎之威,足以懾天下。故用壯者,必小人也,君子“非禮弗履”,以仁德治天下而天下服也。史有“胯下之辱”的典故,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屠中少年,乃小人也,壯而不惜命,以死為賭,韓信乃真丈夫也,能忍常人之不能忍,故能為天下之不能為之事。若韓信當年逞一時之忿,刺屠中少年,則無後來之拜將封侯之事,天下不知有韓信也。
大丈夫誌存高遠,不爭一時之短長,不逞匹夫之勇。孔子就不主張無謂的犧牲,他的學生子路好勇,孔子就不以為然。《論語·述而》記載:“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孔子對子路的好勇很憂心,曾預言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結果一語成讖。可見孔子對子路是多麼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