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白蓮呈羅教、黃法)
念奴嬌(白蓮呈羅教、黃法)作者:周亮工 朝代:清代詩人
念奴嬌(白蓮呈羅教、黃法)原文:
宜在淩煙更上頭。
征人望鄉思,戰馬聞鼙驚。
唯有舊家秋娘,聲價如故。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魚龍戲,相浩蕩。
庭柚有垂實,燕巢無宿雛。
嗚呼下民,亦孔之莫。
遙知清夜作,不是借戎篇。
碧樹香盡發,蠹蟲聲漸退。
珠繁楊氏果,翠耀孔家禽。
分香兮剪發,贈玉兮共珍。
(第十二拍)
講事一臨幸,加恩遍撫巡。
亭亭翠蓋相依。
默書絳符遍,晦步鬥文成。
青山本是強人意。
生來乏遠猷,死去憂良史。
有淝水兒曹舉兵麾。
念奴嬌(白蓮呈羅教、黃法)拼音解讀:
yí zài líng yān gèng shàng tóu 。
zhēng rén wàng xiāng sī ,zhàn mǎ wén pí jīng 。
wéi yǒu jiù jiā qiū niáng ,shēng jià rú gù 。
chuí xià lián lóng ,shuāng yàn guī lái xì yǔ zhōng 。
yú lóng xì ,xiàng hào dàng 。
tíng yòu yǒu chuí shí ,yàn cháo wú xiǔ chú 。
wū hū xià mín ,yì kǒng zhī mò 。
yáo zhī qīng yè zuò ,bú shì jiè róng piān 。
bì shù xiāng jìn fā ,dù chóng shēng jiàn tuì 。
zhū fán yáng shì guǒ ,cuì yào kǒng jiā qín 。
fèn xiāng xī jiǎn fā ,zèng yù xī gòng zhēn 。
(dì shí èr pāi )
jiǎng shì yī lín xìng ,jiā ēn biàn fǔ xún 。
tíng tíng cuì gài xiàng yī 。
mò shū jiàng fú biàn ,huì bù dòu wén chéng 。
qīng shān běn shì qiáng rén yì 。
shēng lái fá yuǎn yóu ,sǐ qù yōu liáng shǐ 。
yǒu féi shuǐ ér cáo jǔ bīng huī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這首詞是朱彜尊詠物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它題詠的是雁,說 得具體一點則是秋雁。全詞字面,均扣住“雁”字來寫:既有對群雁憩息時的靜態描述,如“隨意落平沙,巧排作、參差箏柱”,又有對雁 陣飛行時的動態勾勒,如“一繩雲杪,看字字、懸針垂露”;既有形象的外觀描寫,如“漸欹斜、無力低飄”,也有逼真的心理刻畫,如“慣 驚移莫定,應怯敗荷疏雨”;既有一般的白描手法,如“回汀枉渚,也只戀、江南住”,還有曲折的典故運用,如“紫塞門孤,金河月冷” ……從而生動細致地描繪出了一幅大雁南飛的畫圖。而時當金秋,卻是滿眼的北風、冷月,孤門、敗荷,疏雨,暮色,成群的大雁排 成不同的隊形,在略作休息之後又疲倦地向南飛去,這裏面充滿著 蒼涼悲淒的氣氛。
作為千古形勝之地的武關,詩人跋涉至此,不能不駐足憑吊一番。所以首聯開門見山,用擬人的藝術手法,把自己在武關的盤桓說成是“碧溪”的相留,這就將詩情十分自然地轉到對這一歷史陳跡的臨風聯想上來。
相關賞析
折柳贈別的風俗始於漢人而盛於唐人。《三輔黃圖》載,漢人送客至灞橋,往往折柳贈別。傳為李白所作的《憶秦娥·簫聲咽》“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即指此事。這首詩雖未指明地點,從詩意看,寫的大概也是灞陵折柳贈別的事。
這首詩展示了楚地的蕭瑟秋景和詩人的旅途感傷。首二句交代了他到江、漢一帶任職,才首次看到荊山,而感嘆於它的廣袤、綿遠。奉義即慕義,對巴陵王表示敬慕,這是一種謙遜的說法。楚塞,指荊山,因其為古代楚國郢都的北邊屏障,故稱。這兩句開篇記遊,點明到荊山的因由,從而引出下文,筆法幹凈利落。
作者介紹
周亮工
周亮工(1612~1672)明末清初文學家、篆刻家、收藏家、貳臣。字元亮,又有陶庵、減齋、緘齋、適園、櫟園等別號,學者稱櫟園先生、櫟下先生。江西省金溪縣合市鄉人,原籍河南祥符(今開封)人,後移居金陵(今江蘇南京)。崇禎十三年進士,官至浙江道監察禦史。入清後歷仕鹽法道、兵備道、布政使、左副都禦史、戶部右侍郎等,一生飽經宦海沈浮,曾兩次下獄,被劾論死,後遇赦免。生平博極群書,愛好繪畫篆刻,工詩文,著有《賴古堂集》、《讀畫錄》等。
念奴嬌(白蓮呈羅教、黃法)原文,念奴嬌(白蓮呈羅教、黃法)翻譯,念奴嬌(白蓮呈羅教、黃法)賞析,念奴嬌(白蓮呈羅教、黃法)閱讀答案,出自周亮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