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俗語說“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別往河邊走”,為啥呢?
導讀:九九重陽節,俗語說“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別往河邊走”,為啥呢?
九月初九重陽節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在民間有著很多的習俗,也是一個被譽為很多寓意的節日,重陽節民間有登高望遠的習俗。所以被稱為登高節,單數為陽,雙數為陰,九則又是至陽。加上九諧音為久,也具有最長久的含義,所以重陽節也被稱為老年節。重陽節期間糧食收獲,果實紛紛采摘,所以也被認為是收獲節。
重陽節,源自於天象的崇拜,起始於上古時代,普及民間興起於西漢時期,到了唐代開始步入鼎盛時期。根據現存的史料考證,秋季是收獲的季節。在上古時代會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古人會在九月初九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後來演變成為民間很重要的節日。
由於《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而把“九”定為陽數,所以農歷的九月初九,屬於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重陽節也是一個尊老的節日,2012年重陽節成為法定的老年節。三月三是春季的節日,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都是至陽的節日,屬於雙數重疊,三月三也被稱為“上巳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民間也有:“二月二、龍擡頭,三月三,軒轅生”的說法。認為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辰日,每年的三月三在黃帝的故裏鄭州都會舉辦盛大的尋根拜祖活動。
三月三民間的習俗也有很多,民間有三月三吃雞蛋的說法,俗語稱為:三月三吃雞蛋,夏天能把石頭踩爛。意思是三月三如果吃了雞蛋,身體會格外的強壯,即便是在炎熱的夏天,身體強壯的能把堅硬的石頭給踩爛。這也是俗語慣用的誇張描述,三月三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人的身體剛剛從寒冬度過,或多或少都會比較的虛弱,所以是需要大量的能量作為補充,而雞蛋則營養豐富。能夠起到補充身體機能的作用。
民間有句老話:“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別往河邊走”。三月三正值春意濃濃的季節,這段時間去野外踏青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對於身心是極為有益的。水邊含氧量高,水邊景色宜人,去水邊玩耍豈不是更好嗎?為什麼三月三不能去水邊呢?民間的老話並非是空穴來風,而是有一定的道理存在,這也是為什麼這些俗語歷經千年,依然在民間流傳。三月三雖然風和日麗氣溫不冷不熱,但水邊卻又是另外一幅模樣。
三月三雖然氣溫開始回暖,但並沒有到達真正暖和的高度,乍暖還寒的三月三,尤其是在水邊,由於水汽的侵擾,溫度會顯得更低,明顯的會感受到絲絲的寒意。所以這個季節去水邊,很容易遭受到風寒導致身體不適。除此之外,三月三的到來,也是水位逐漸開始上漲的季節,水位開始從地位漸漸上漲,所以這個時候去水邊玩耍,很容易導致滑入水中出現溺水的危險。這些都是潛在的危險。
春天隨著氣溫回暖,見到水之後。會忍不住靠近玩耍,有的甚至下水玩得不亦樂乎,這個季節雖然氣溫已經上升,但自然水域的水溫依然寒涼,很容易導致腿部抽筋滑入深水。除了這些看得見的危險之外,民間對於三月三和九月九還很多其他的說法,有說法說在這兩天在水邊,溺水之人會在水邊等待機會。所以水邊斷然不可前去。
九月九不能去水邊,道理跟三月三相差無幾,只不過三月三是氣溫逐漸地轉暖,而九月九則是開始轉向寒涼。九月九期間,水位並沒有退去,加上水已經開始變得寒涼徹骨,所以去水邊依然具有很大的危險。民間認為只有等過了九月九,水位才會真正地開始下降。降水也會明顯地減少。而且如果九月九重陽節出現降雨,那麼冬天降水將會增多,俗語稱為: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意思是重陽節如果沒有出現降雨,就要看農歷的九月十三。
如果九月十三依然沒有出現降雨,天氣是晴朗的大晴天,那麼隨之而來的冬天將會非常的幹旱。降水的幾率非常的小,雨雪天氣的缺少導致了這個冬天是一個幹旱的冬天。冬天缺乏降水、降雪,對於農田莊稼生長會帶來很大的危害。尤其是在過去靠天收的年代,冬天雨雪較少,越冬莊稼得不到充沛的灌溉,來年是很難獲得豐產的。所以瑞雪兆豐年才符合好年景的預兆,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