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八卦與人體五臟六腑之間有哪些關系?
周易“近取諸身”,以八卦與人的形體相通應。人體是個大八卦結構,如《說卦傳》所雲:“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良為手,兌為口”。
張介賓在《醫易義》中說:“以形體言之,則乾為首,陽尊居上也;坤為腹,陰廣容物也坎為耳,陽聰於內也;離為目,陰明在外也;兌為口,折開於上也;巽為股,兩垂而下也;為手,陽居於前也;震為足,剛動於下也。”
《周易》八卦是樸素唯物主義的氣一元論的胎源。老子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道生一”,是指太極為混沌元氣,動則生陽,靜則生陰,陰陽環抱而生兩儀,即“一生二”兩儀生四象,四象再演變成八卦,八卦分別象征天、澤、火、雷、風、水、山、地。這八種物質被古人視為自然界萬物衍化滋生的物質基礎。其中以乾、坤天地兩卦為萬物之母,萬物生於天地字宙之間,如《周易·序卦傳》曰:“有天地然後有萬物”。
《周易·乾·文言傳》:“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所以,八卦並不是什麼玄虛的東西,而是一種物質性的,寓有辯證雛形的結構。《周易》是以八種自然物構成宇宙和運動變化的觀點,來展示其世界觀和人生哲理等要義的。象天、澤、火,雷、風、水、山、地八種自然物(現象),其中水、火為萬物之源、陰陽之基,風、雷為之鼓動,山、澤於是成形。有了山、澤,生命便開始孕育,於雜花生樹之中人類也得以繁衍。
正如《周易·乾·文言傳》雲:“乾,元者即言乾卦純陽,至健至剛。《周易·象上傳》:“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坤,亦為元者,即言坤卦純陰,至柔至順。正如《周易·坤·彖上傳》:“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乾元在《周易》中尤被重視,乾元被視為自然界萬物賴以資始的動力乾元一動、則天地日月皆動,而且是運轉不息的水恒運動。這種運動貫穿於事物的自始至終,影響著事物的發展變化。
《周易》也重視坤元的作用。宇宙萬物遵循“孤陰不生,獨陽不長”的規律;萬物資生除陽剛之用外還必須有陰柔之體,即天地必須陰陽氣交,方能生化萬物。沒有天地陰陽二元氣的交和,就沒有天地萬物。
周易除重視乾坤二卦對宇宙的化生之外,還強調水火在化生萬物中的作用。
認為水為至陰,有水才有生命。離為火卦,火生土,土為萬物之母,故有水火才生萬物。《周易》還認為震、巽雷、風在宇宙自然界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鼓動作用,而、兌、山,澤則在自然界萬物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
總之,《周易》通過八卦論述了自然界的形成及演變,指出了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在宇宙中的重要意義,突出了自然界是物質的、運動的觀點。
如《周易·說卦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搏”,“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姐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動萬物者莫疾乎雷,撓萬物者莫疾乎風,燥萬物者莫雙乎火,說萬物者莫說乎澤,潤萬物者莫潤乎水,終始萬物者莫盛乎良,”
從上可以看出,《周易》八卦理論,是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氣一元論的發端,八種自然物可以看作統一的物質性的元氣的八種形態,因而可以稱作八卦氣。
中醫將這一理論應用於醫學,提出八卦氣與人體臟氣相通應的觀點。
乾為天卦,為君,象征人體生命活動必須有總的主宰,在人體與腦通應,“腦為元神之府”
坤為地卦,坤以藏之,象征人體生命活動離不開必要的貯備,在人體與脾胃、大小腸相通應,“脾胃、大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
坎卦為水,雨以潤之,象征人體需要陰的滋濡,在人體與腎相通應,“腎者水臟”,“腎藏精”之故。
艮卦為出,長以止之,象征生命活動需要有相對的靜止,從而維持相對的平衡,與人體之脾相通應,“脾者,土也,治中央”。
兌卦為說;說,即悅,比喻臟氣中不可缺少的和諧、調節作用,在人體與肺相通應。肺為相輔之官,主調節作用。
巽卦為風,風以散之,為生命活動中不可少的疏泄作用,在人體與肝相通應,因肝主疏泄之故。
震為雷,雷以動之,象征人體生命活動須有重要的鼓動激化作用,故與人體之膽、肝相通應。
離為火卦,“日以短乏”,象征人體生命氣化的原動力,故與人體之心、命門相通應,“命門者,…原氣之所系也”。
綜合上述表明,八卦氣規律適用於宇宙萬物,包括人體生命活動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