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什麼意思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七個節氣,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鬥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歷10月7日-9日交節。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幹支歷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進入寒露,時有冷空氣南下,晝夜溫差較大,並且秋燥明顯。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如果說“白露”是炎熱向涼爽的過渡,“寒露”則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寒露節氣過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寒意,空氣較為幹燥。寒露後,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水銀柱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原因,以上日平均氣溫或有所偏差)。
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於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冬季了。千裏霜鋪,萬裏雪飄,與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寒露的夜晚,仰望星空,你會發現星空換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已西沈。可以隱約聽到冬天的腳步聲了。寒露節氣一般與重陽節在時間上相近,寒露後有登高之俗。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季秋,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北京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北部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開始降雪。
中國古代的先民,以農耕生產為主,而影響農作物生長的氣溫、日照、降水等氣象條件,和太陽的位置直接相關。為了能夠更好地反應季節的變化和物候的關系,用以指導農耕生產,上古先民制訂了廿四個特定節令。上古時代以“鬥柄指向法”劃分節氣,當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戊的方位(西北方),為寒露節氣。漢至明末的“平氣法”劃分節氣,寒露當日正午用圭表測日影,影長為古尺八尺二寸,相當於今天的2.018米。自1645年起沿用至今的“定氣法”劃分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95度為寒露,一般寒露節氣是在每年公歷10月8日或9日這兩天。
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該作品對寒露的解釋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我國古時曾使用的“平氣法”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歷史淵源
寒露,是幹支歷酉月的結束以及戌月的起始。夜晚,仰望星空,會發現星空換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蠍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沈。寒露一過,太陽高度繼續降低,氣溫逐漸下降。寒露與白露節氣時相比氣溫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為凍露,因而稱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此時氣溫較“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日帶寒意,故名“寒露”。
在我國民間,有“露水先白而後寒”之諺言,其意為經過白露節氣後,露水從初秋泛著一絲涼意轉為深秋透著幾分寒冷的“白露欲霜”。從潔白晶瑩的露氣轉為寒冷欲凝,生動地反映出氣溫的不斷下降。隨著寒氣增長,萬物也逐漸蕭索,秋季是一個熱與冷交替的季節。
物候現象
中國古人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意思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