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是什麼時候
制訂歷法需要一個起算點,這個起算點就叫做歷元。關於歷元,與天象有關,史書上常說:“上元混沌甲子之歲、日月合璧、五星聯珠、七曜齊元。”《太乙金鏡式經》記載:“自上元混沌甲子之歲,至今大唐開元十二年(AD724)甲子歲,積得一百九十三萬七幹二百八十一算。”而《太乙統宗寶鑒》又取年冬至為歷元,《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十一•子部二十一》已駁:“其求積年術,置演上元甲子,距元大德七年()癸卯歲,積一千零一十五萬五千二百一十九年,以為七曜齊元之法。然用此積算逆推至上元甲子,得氣應三十四萬七千八百七十五分,乃戊戌日酉正三刻,非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也。其非七曜齊元明矣。”《皇極經世》又取年冬至為歷元(天文學已證實當年冬至為癸醜日)。直到目前為止,科學家發現地球上最古老的巖石的年齡是45到46億年,即是地球形成於距今45-46億年前,而月球形成於距今45.27億年前。假設地球形成之時為西安天文時間冬至甲子日時,當時地月系還未形成,又怎麼有朔旦冬至之說呢?更何況當時一個太陽日比現在一個太陽日的時間短,顯然當時一個太陽年的日數比現在一個太陽年日數多,即使地月系已形成,當時一個朔望月的時間比現在一個朔望月的時間短,即太陽年的時間與朔望月的時間都在變化,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常數,用現在一個太陽年的日數和一個朔望月的日數來推算遠古歷元則荒謬可笑!故《元史•誌第四•歷一》雲:“蓋天有不齊之運,而歷為一定之法,所以既久而不能不差,既差則不可不改也。”又雲:“然古今歷法,合於今必不能通於古,密於古必不能驗於今。”《春秋保乾圖》又雲:“三百年鬥歷改憲。”即便是當今科學家也要借助電腦程序計算天象變化的時間。中華文明不過一萬年,幹支紀日源於夏朝,紀年於漢武帝太初元年(BC104年)始定為丁醜年,《晉書•誌第八•律歷下》雲:“此元以天正建子黃鐘之月為歷初,元首之歲,夜半甲子朔旦冬至。”即夏歷癸亥年甲子夜半朔旦冬至可取,法國歐亞萬寶有限公司利用電腦程序根據《星歷表推算原理》計算結果表明,在已往的五萬年中,唯有格裏歷年12月04日符合四甲子朔旦冬至的條件,應當是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