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律勸善書) 之——人生寶鑒《玉歷寶鈔》 第一章重刊《玉歷寶鈔》之序
三、《玉歷》、《金丹勸世》合編 序
俗語說:“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人間私語,天聞若雷。” 可知,天理難以欺瞞,而鬼神無時無刻不在鑒察善惡。
有人因一念的誠善,就暗中蒙神賜福;有人因一念的邪惡,就明顯遭天譴罰。往往不必表現於事實,而禍福已感應。此無他,善惡只在心念之間而已。
所謂福田就在心田,種什麼因,即獲什麼果。天理昭彰,絲毫無差。本來就不必去論報應,而報應自然就出現。
但是為何有人認為因果報應與天堂地獄的說法,是佛家欺妄之言;或是借此熊惑婦人小孩呢?即使有佛、道書籍,如:《地藏經》、《太上感應篇》、《文昌丹桂籍》,以及所有仙佛的寶訓之類,也往往認為神道設教,迷信之談。
殊不知神道正可以補聖賢之不足。因為仁道不外乎人情,神道亦無非是仁道。假使所作所為,力和心安,無愧於天地;清夜自省,毫無差錯;那麼不但聖賢稱許,仙佛也必贊嘆;即使鑒觀萬靈,威神顯赫的玉帝亦無不贊許。
因此,心地的靈臺,即是金銀宮殿、西方極樂世界。富貴福祿,都可由心去如意求取;此身所處的世界,即使天堂了。哪還有牛鬼夜叉殺剮,刀山劍嶺可怖之境呢?
所以聖賢總謹慎獨處時的清凈;君子敬畏與天地無形巧他人鑒察,深恐深心不堅,在暗室中有虧德行,而獲罪於天。以致禱求無門。
處在今天奸險詭詐的黑暗世界,想令人心啟發一線光明;稍微挽救澆薄的風氣;而救度一切的苦厄,只有推薦《玉歷寶鈔》一書,才能有希望心中清明,使人敬畏因果報應之事而不敢違犯。
我最初未見此書,即堅信善招福,淫招禍的道理。而自結婚,十多年來未生子女。當我年輕強壯時,並不在意;但是,雙親年邁,急著抱孫。時常覺得沒有兒孫繞膝,頤養天倫之樂,而感到寂寞。
我暗中也想到,該有兒女以慰藉親心。而只有積善方能招感吉祥;當時雖未能廣積陰德,而行善的念頭則時刻未離。不敢稍微懈怠。
沒想到,就這一念的善心才動,竟暗中感應神佛。七、八年來,連生四男一女,都清秀可愛,因而更確信;禍福為在人心,不敢不深切自勉;且進而期望天下的人,也如此自勉。
現在讀到《玉歷寶鈔》,見其中所記的善惡果報的事,清楚無差,明確有據。它勸勉行善,戒懲惡行的用心,可謂苦口婆心,足以震醒迷妄。而厲行君子,警策愚昧 ; 端正人心。佐助教化的事功,也盡皆在此了。
於是發大願,努力捐款,將本書與《救世金丹》,印贈流通。並在原本之外,增加“簡易良方”。這些經驗有效的方子,令偏僻無醫生的鄉間,便於取用,多少有助益。
期望天下樂善的大德,讀此書後,廣行印贈,俾讓家有此書,人人以上天的仁心為居心,則自然諸惡不作,眾善奉行。福善綿綿,各個長壽,豈不是很好嗎?
民國三年春,三月第一個巳日
浙江寧波府慈溪樟橋鎮,邵子建進記於上海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