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入伏?夏天什麼時候才算入伏三伏
什麼時候入伏?夏天什麼時候才算入伏呢,伏,標誌著一年裏最熱的時期,俗語說“熱在三伏”。伏的日期也是按照幹支紀日來推算的。從夏至日算起,第三個天幹為“庚”的日子叫初伏(也叫頭伏),過10天逢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也叫二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也叫三伏),總體叫“三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詳細的介紹吧!
什麼時候入伏?
初伏與末伏固定是10天;中伏的時間則不固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這主要由夏至到立秋之間一共有幾個庚日來決定:有四個庚日則中伏到末伏間隔為10天,有五個庚日則間隔為20天。
每年“三伏”大概在公歷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間,具體到今年的“三伏”來說,7月11日至7月20日為初伏,7月21日至8月9日為中伏,8月10日至8月19日為末伏。
林願表示,一般來說,“三伏”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但受各種氣象條件影響,各地全年中的極端氣溫未必出現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出現在“三伏”。但不管怎麼說,“三伏”恰在小暑和大暑節氣之間,確實是盛夏酷暑時節。
“三伏”大幕即將開啟,如何消夏防暑?林願結合民間傳統和養生專家的建議說,天氣炎熱,出汗增多,勤洗澡,勤換衣,更要及時補水;減少高溫時段外出,若外出,做好防暑措施,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並隨身攜帶一些防暑用品,如風油精、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晚睡早起,中午小憩,調養心神;飲食清淡,不肥甘厚味,慎用辛燥之品;保持心情愉快,戒躁息怒,避免情緒中暑。
2022年幾月幾號入伏?共有幾天?為啥中伏最熱?
這兩天氣溫是驟升,30℃氣溫可能已經不是什麼新鮮天氣了,我們要適應在春季有30℃或者以上的氣溫天氣,熱是熱點,但是晝夜溫差大,低溫還沒有起來,所以,雖說到了30℃,還沒有上蒸下煮的感覺,只是在太陽底下特別曬。正因為現在還是在清明時節,天氣突然這麼熱人們不由得想起到了夏季天氣是不是更加炎熱呀,當然,夏季最為炎熱的是在伏天,特別是三伏天的中伏,更是酷熱難耐,老話說“熱在三伏,最熱中伏”,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夏季炎熱在三伏天,而三伏天中要數中伏最熱。馬上就要到夏季了,我們今天就來提前了解一下2022年的三伏天的有關情況。
2022年三伏天具體時節表,啥時候入伏,頭伏、中伏、末伏具體時間怎樣分布?我們一個個來了解。
三伏天是指有頭伏、中伏和末伏三個獨立的伏天組成的。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有10天和20天之分,並且頭伏和末伏都是有固定的時間說法的。
頭伏是以“夏至三庚數頭伏”為時節點,這裏說的意思是以夏至日開始,數到第三個庚日,這個日子就是入伏時間。
今年夏至是在6月21號到來,夏至後的三個庚日分別是:6月26號庚戌日,7月6號庚申日,7月16號庚午日,所以,夏至三庚日就是7月16號,這個日子就是入伏時間,所以頭伏時間是7月16號~7月25號共10天。
末伏是以立秋之後第一個庚日為進伏日。今年立秋在8月7號,之後第一個庚日在8月15號,所以末伏時間是8月15號~8月24號共10天。
中伏是以頭伏與末伏之間的時間為天數的,所以中伏從7月26號到8月14號共20天。
根據以上說法,2022年三伏天時間表為:
頭伏:7月16號~7月25號共10天;
中伏:7月26號~8月14號共20天;
末伏:8月15號~8月24號共10天;
所以今年三伏天的入伏時間是7月16號,出伏時間是8月25號,也就是末伏結束之後第一天。
可以看到,2022年三伏天又是一個有加強伏的40天炎熱天氣,屆時天氣炎熱,大家要提前做好防暑降溫準備。
2022年啥時候最熱呢?
一般來說,夏季是最熱的而夏季有六個節氣,分別是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按照節氣來說,小暑和大暑是最為炎熱的時節,這段時間也是在三伏天當中,到底是三伏天中的哪一伏呢?
小暑在7月7號到來,大暑在7月23號到來,今年的中伏剛好在7月26號開始,所以,中伏是最熱的一段時間,也就是7月底到8月中旬這段時間。
今年7月11日入伏
每年“三伏”大概在公歷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間,具體到今年的“三伏”來說,7月11日至7月20日為初伏,7月21日至8月9日為中伏,8月10日至8月19日為末伏。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科普專家林願表示,一般來說,“三伏”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但受各種氣象條件影響,各地全年中的極端氣溫未必出現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出現在“三伏”。
“三伏”如何養生?林願建議,晚睡早起,中午小憩,調養心神;飲食清淡,不肥甘厚味,慎用辛燥之品;保持心情愉快,戒躁息怒,避免情緒中暑。
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 今日入伏 今年“三伏”40天
按照“夏至三庚數頭伏”的算法,從夏至日算起,第三個天幹為“庚”的日子為初伏(頭伏),過10天逢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總體叫“三伏”。
2021年“三伏”有40天。今年入伏時間在7月11日,“三伏”時長40天。從2015年起,已經連續7年“三伏”都是40天。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熱的天氣時段,悶熱潮濕、酷暑難耐。而今日是入伏的第一天,沈陽的天氣還挺應景。天空中雲量增多,沒有了雨水的降溫作用,氣溫迅速上升。白天的最高氣溫一下子升到31℃附近,暑熱的感覺明顯增加,提醒大家中午時段外出要註意防曬、防熱和防暑。夜間的氣溫也相應上升,最低氣溫23℃。
明日還是多雲為主的天氣,氣溫繼續上升。最高氣溫或能達到32℃,最低氣溫在24℃附近,早晚體感還算舒適,中午前後應該適當減少戶外活動。目前看,下周二到周三將迎來新一輪降雨天氣過程,氣溫小幅度下降,給我們送來三伏天裏難得的清涼。下周四到周五天氣以多雲為主,氣溫開始回升。
為何夏至不熱,三伏天才熱?
在6月份的下旬,又將要迎來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節氣,那就是夏至節氣。
夏至是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它也叫“夏節”、“夏至節”,早在公元前七世紀,古人就通過土圭測日影的方法確定了夏至節氣。
它的時間點在每年的公歷6月21日或者是22日,當太陽運行到黃經90度時就迎來了夏至節氣。這個時候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達到了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因此這一天北半球的日照時間也是最長的。
有人以為夏至,說的就是夏天到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據《恪遵憲度抄本》中對夏至節氣的記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因此夏至的名字由此而來,其中“夏”為大的意思,而“至”為極,也就是說到這一天,萬物到此壯大繁茂到極點、陽氣也達到極致。夏至節氣以後,陰氣,陽氣開始衰退。
之所以說夏至節如此重要,那是因為在古代的時候它還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在民間有祭神祭祖的習俗,只是後來淡化了。現在不少地區依然流傳著夏至節氣吃面條、消夏避伏的習俗。
夏至三庚數頭伏
到了夏至節氣以後,天氣確實也炎熱了很多。在民間有著“不過夏至不熱”的農諺,說的是到了夏至節氣以後,天氣才真正熱起來了。因為在夏至節氣以後,就要進入三伏天了。
所謂“三伏”,指的是一年中最炎熱的一段時間。其中細分為“初伏(頭伏)”、“中伏”和“末伏“。其中“伏”的意思,簡單說起來就是“藏伏”,因為這個時間段天氣非常的炎熱,而古人認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
至於何時入伏,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不太清楚了,畢竟它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同,而算起來也比較的麻煩,於是更多的人都是等著看新聞。當伏天到了,就知道是哪一天了。
但是在過去可沒有這麼方便,哪一天入伏,都是要經過推敲而來的。其中何時入伏的一個判斷順口溜便是“夏至三庚數頭伏”。指的是夏至節氣以後,第三個“庚日”出現了,就從這一天開始入伏了。
其中頭伏是10天,而末伏是立秋節氣以後所出現的第一個庚日,也是十天。如果立秋和夏至節氣之間有4個庚日,中伏也是10天。但立秋和夏至節氣之間有5個庚日,那中伏就延長10天,足足有20天。
為何每年入伏時間不同?
估計不少人也有這個疑問,夏至節氣是每年基本不變的,都是在公歷的6月21日,或者是22日,可是入伏每年的時間卻變化很大,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主要是因為三伏的日期是由幹支歷的節氣日期和幹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
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所流行的可不是現在的公歷,而是“幹支紀日法”,就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幹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然後循環使用的。比如甲子、乙醜、庚午等。
其中每逢“庚”字的日子,就被稱為“庚日”,它是十個天幹中第7個字,每十天重復出現一次。從夏至節氣在公歷的時間雖然是固定的,但是幹支紀年法的日子卻都是變化不定的,只因一年是365天(366天),可是幹支紀年法是60天一循環的,所以才導致每年的夏至節氣不同,後面出現庚日的時間也就不同了。
今年的夏至節氣是在6月21日,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7月11日,這天是農歷六月初二,庚申日,因此這天就進入初伏。前面也說了初伏是10天,末伏是立秋後第一個庚日以後的10天,而今年中伏有20天。
由於三伏是按照農歷計算的,雖然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同,但是它大約是處在陽歷的7月中旬和8月上旬。
為何夏至不熱,三伏天才熱?
按理來說,夏至節氣這天太陽直射地面了,日照時間也是最長的,可是為什麼夏至節氣不熱,反而要再過二三十天,等到中伏的時候才最熱呢?
這個就是所謂的“熱在三伏”,其實並不是說第三伏最熱,也不是三伏都熱,一般是三伏中的中伏是最熱的。之所以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其實主要是和“三九”對應,真正熱的時候還是“中伏”階段。
出現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好理解的。因為到了夏至節氣以後,雖然這天的白天時間最長,但是之後一段時間,依然是白天長於黑夜。而白天地球會從太陽吸收大量的熱量,晚上也會散掉一些,可是吸收的要比散掉的熱量多,所以會有一定熱量的余存,並且這樣會持續一段時間。等到三伏天的中伏到了,余存的熱量最多了,氣溫也就最高了。
同時還要一個原因,那就是在三伏天期間,雨水比較多,空氣中的濕度較大,再加上溫度很高,就如同一個大蒸籠一樣,所以這個期間的溫度高,而且還很悶熱,又熱又潮濕,讓人受不了。
天氣悶熱難受,是母伏還是公伏?三伏天多少天?0 今年何時入伏?
民間有“夏至三更數頭伏”的說法,也就是說從夏至日這一天開始,第三個庚日就是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是三伏,每年的三伏天都會經歷小暑、大暑。
之所以稱為“伏”,還因這個季節人們身體總感覺不舒服,稍微動動就會大汗淋漓,大家不願意動彈,因而被稱為“伏”。
那麼今年何時入伏?每年的入伏時間是在7月中旬,今年夏至為6月21日,對應的農歷為六月初二。而夏至這天正是庚子日,因此,往後再過2天就是初伏,為7月11日。
其中,初伏、末伏均為10天,但中伏時間不一,有些年份是10天,有些年份是20天。如果是四個庚日為10天,5個庚日為20天。
今年的7月11日到20日為初伏;7月21日到8月9日為中伏;8月10日到8月19日為末伏。其中又以中伏的氣溫最高,但因各地的氣候條件,最高溫未必就在中伏。
三伏天之所以熱,還因此時的濕度比較大,地面吸納的熱量相對更多,不過卻難以散出去,結果晝夜溫差非常小,夜裏也很難感覺到涼意。當然,每年的7-8月份副熱帶高壓“發威”,受副高影響,高壓內部氣流下沈,天空中雲變少,陽光直穿地面,從而讓氣溫直升。
0 入伏有何習俗?①“頭伏餃子二伏面”
在民間,入伏之後有很多講究,尤其是在飲食上,因此時天氣悶熱,大家的食欲不振,比起以往消瘦了不少,因此也出現了“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大餅卷雞蛋”的說法。
頭伏餃子:在北方,餃子是最傳統的美食,此時人們的食欲不是太好,但餃子的餡料多,可放上不同的餡料,制作出多種餃子,從而讓餃子吃起來更香濃可口,從而刺激味蕾。
同時,餃子如同元寶一樣,寓意比較好,大家也會借此期待秋季莊稼豐收。
二伏面:早在三國時這個習俗就已興起了,因中伏時天氣炎熱,且正處於大暑節氣,大家四肢無力,吃面成為首選,制作容易,且吃法有很多,可炒可煮可用糖拌。
大餅卷雞蛋:三伏天時盡管迎來了立秋,但天氣仍然十分炎熱,特別是中午渾身受不了。但早晚天氣涼爽,此時北方人就會吃上這一美食。至於為何,還因大餅飽腹,此時農忙又要開始,大家在農田裏勞作不怕餓著肚子。
當然,入伏這天也有吃羊肉的習俗,最早可追溯堯舜時代,因羊肉性溫,可以很好的祛除濕氣,備受不少人喜歡。
②貼三伏貼
隨著近年來的養生觀念興起,貼三伏貼也成為了一種習慣,很多人入伏後排隊貼“伏貼”。此時是一年陽氣最多的時候,貼伏貼可祛除體內的寒氣,調理自己的身體。
③種植蔬菜
民間有“頭伏蘿蔔二伏菜”的說法,其實就是過去農業技術不發達,人們多半靠天吃飯,頭伏時會種上蘿蔔,二伏時種植大白菜,這樣到了深秋時就可以將其存儲起來,以保證冬季時的食用需求。
0 俗語①“淋伏頭,曬伏尾”
從字面上來看,如果入伏時剛好迎來降雨,那末伏最後一天就是晴天。可能理解不太通暢,其意思是說,如果入伏當天就有雨,那越往後雨水越少,這對農業來說還是非常好的,畢竟前期莊稼生長速度最快,對雨水的需求大,而三伏末期之後莊稼就會臨近成熟,雨水太多不利於農業生產。
②“下破母伏頭,淋濕狗舌頭”
看了後,大家可能不太明白“母伏頭”是什麼。民間認為,如果入伏這天對應的農歷尾數是單數,那就是公伏,如果是雙數即為母伏,這樣理解就容易了。
如果這一年入伏是“母伏”,且這天下雨的話,表明三伏天的雨水比較多,而狗狗天熱就會伸出舌頭散熱,雨水就會淋濕狗舌頭。可能對農業不是太好,雨水偏多洪澇嚴重,對稼生產不利。
今年入伏是農歷六月初二,剛好是“母伏”,是不是就表明雨水多呢?其實我國面積比較大,這個俗語顯然太絕對,不能代表全部。不過今年北方雨水確實比以往多很多,反而廣東、福建部分地區幹旱嚴重。
馬上就要進入夏至節氣了,可是夏至到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後面還要溫度不斷地升高,等到了中伏的時候才會最熱。而今年的中伏是在7月21日-8月9日,這個期間段才是最熱的哦,你們做好準備了嗎?現在你家鄉熱不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