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姓鐘的皇帝 姓氏鐘的現狀
鐘姓的由來鐘氏系承微子 古與鐘離同源 鐘氏的源流可以直接追溯到春秋時代宋微子所建的宋國,算起來是上古聖君商湯的子姓後裔 。由於其始祖曾食采於一個叫作鐘離的地方,所以子孫才會“以邑為氏”,開始以“鐘離”或“鐘”為姓 。換言之,長久以來為大家所熟悉的復姓“鐘離”和單姓“鐘”,實際上是血緣相同的一家人,二者之間沒有絲毫分別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說得最清楚:“鐘姓,宋微子之後,桓公曾孫伯宗仕晉,生州黎,仕楚,食采鐘離,因氏焉 。子孫或單姓鐘氏,楚有鐘儀、鐘鐘、鐘子期,與伯牙為友,項羽將鐘離昧,昧中子接,單姓鐘氏,始居潁川長社 。”
鐘姓的來歷?鐘姓來源有三
1 出自子姓,為商湯的後代,以邑為氏 。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以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所載,相傳上古帝的妃子中有一個叫簡狄的,因揀到一只燕子蛋,簡狄吃了以後生下了契 。後來契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商 。傳至商紂王時,有一庶兄名啟,被封於微,見商朝管理不好,尚書商王,商王又不聽,於是出走 。周武王滅商後,微子投奔周武王,後來他被封為宋 。
至宋桓公時,宋桓公的兒子敖在晉國任職,敖的孫子伯宗為晉國大夫因勇於直言遭人嫉恨而被害 。他的兒子州犁逃到楚國,任楚太宰,食采鐘離,他的後人於是以地名為氏或單稱鐘氏 。代代相傳 。
2 出自嬴姓,為鐘離氏改鐘氏 。周代伯益的後人封鐘離國,春秋時被楚國吞並,國人稱鐘離氏 。是為安徽鐘氏 。
【有沒有姓鐘的皇帝 姓氏鐘的現狀】3 鐘氏源流始於西周,康王之子子期善知音,任康王伶官,子期之孫名建,為昭王司樂大夫,昭王以建之先世采食之地鐘賜姓 。到東漢建公十二世孫興甫,已延續到穎川,興公被光武帝召拜為中郎將,敕封為關內侯,謚贈穎川公 。穎川公傳到四十五世維處,維處次子伯琰,自南宋紹興年間遷居萬載康樂之西,已有八百四十年 。
鐘姓的歷史鐘姓約占漢族人口的 0.39 %,是當今的第五十六大姓 。今河北之尚義、山東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廣西之田林、海南之保亭、貴州之從江、雲南之景谷及瀘水、四川之內江等地均有分布 。萬人以上的縣市有:廣東紫金、興寧、梅縣、新會,江西瑞金、於都、興國,福建上杭,湖南醴陵、寧鄉等 。據臺灣省文獻會的調查統計,鐘姓是臺灣第三十四大姓,子孫遍及全省各地,分布較多的縣市依次為:屏東縣、桃園縣、臺北市、臺北縣、苗粟縣等 。
鐘姓發源於安徽省境,大致在漢晉之際,則以河南為其繁衍中心,其中遷入潁川長社鐘姓從一開始就著稱於世,後成為我國各地鐘姓的主要來源 。先秦時期的鐘姓主要居住在今湖北、湖南一帶 。從漢代開始,潁川長社一直是鐘姓的發展繁衍中心 。西晉時,潁川著名隱士鐘皓之七世孫鐘雅隨晉室渡江,居於建康 。鐘姓入閩始於晉代,亦有遷居浙江者 。東晉亡於劉宋,有鐘聖移居上元(南京市),鐘善遷居會稽(紹興),鐘賢遷居虔州(江西省贛州),賢子鐘朝,因督兵入閩平亂,立籍福建寧化石壁村,後遷長汀白壁村 。此後,還有鐘姓一脈南遷竟陵(湖北省天門縣),以後散居湘、鄂各地 。鐘雅的七世孫鐘寵為避侯景之難,徙居南康贛縣(今江西省贛州) 。唐初,有將佐鐘德興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並落籍福建 。唐代,鐘姓還分布於今山西、四川、廣東之廣州,安徽之合肥等地 。五代以至宋元,北方兵連禍結,鐘姓族人,除部分散居全國各地外,大部聚居於福建汀州、泉州、漳州;廣東梅州、潮州、興寧及江西贛洲等地 。明初洪武年間,鐘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安徽、河南、河北、江蘇、山西、陜西等地 。清乾隆三年(1738年)梅州鐘沐芳,偕妻子兒女渡海赴臺,立業臺灣 。清康熙、乾隆間,閩、粵、湘、贛等地的鐘姓又大量遷入四川 。嘉慶年間以後,閩、粵兩地的鐘姓人又渡過臺灣海峽和南海,到臺灣和東南亞等地謀求生存,遂使鐘姓人的勢力達到了大陸以外 。如今,鐘姓在全國分布廣泛,尤其以廣東、江西、四川、廣西、湖南、浙江等省區多此姓,上述六省區鐘姓約占全國漢族鐘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