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山聖母廟會
郭釗
在蒲城縣城以北20公裏處,有座海拔1032米的石灰巖山脈,名為堯山。山上古柏森森,泉水淙淙。此山與華山遙遙相對,在當地頗為有名。
位於堯山峪松柏掩映的深處,有一座廟宇,俗稱堯山廟,又名靈應夫人祠,雖歷經千年之久,幾經修復,至今仍保存完整。
堯山歷來被古人所朝奉。自唐代以來,州府和縣衙的官員都於每年清明節來到堯山祭祀。民間的社火也如火如荼,成為每年祭祀的一大亮點,堯山廟會成為當地一個不成文的規矩被流傳了下來。
古時候,人們把環繞堯山祠廟周圍的村莊分成的十二個神社,每年清明輪流從山上迎接聖母到自己的社中,供奉一年,直到第二年清明節前才送神歸山,再由下一社接去,如此周而復始。每年清明節前一兩天送神的社唱著大戲,將接神時的社火重新操演,隨堯山聖母神爐一起周遊本社的各個村落,村民們自覺夾道跪拜。送神之日排列好神爐前所有儀仗,鼓樂喧天,擡著神爐前行,社火隨後,啟動送神儀式。現在的神社只有延興社、池陽社、陶池社、山陽社、泰睦村社、罕井社、廟臺社、南坡社、橋西社、東黨社等十一個。
接送神像期間,也就是清明前後的三天裏,舉辦有盛大的堯山廟會和社火表演,包括有鼓樂、舞獅、舞龍、竹馬、秧歌、撐船、花桿、八仙、花鼓、堯山大鼓等等。這種神社送神像的活動至少已經延續了數百年之久,至今興盛不衰。屆時廟中與周圍山谷,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做生意的、演雜耍的、賣特色小吃的都不約而同地雲集於此。堯山廟會已經成為當地老百姓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
清明前兩天廟會就開始了。主持廟會的社家在人們到來之前就搭好戲臺,先演三出安神大戲。戲目不定,但內容須以福、祿、壽為主。三出安神戲演完後,其余社家和周邊群眾爭相繼續請戲班演出。這時,戲的內容比較隨便。有時同唱幾臺戲,鑼鼓喧天,十分熱鬧。晚上,除繼續唱戲外,還施放各種煙花、桿花火,一時間,夜空萬紫千紅、火樹銀花。
清明這一天廟會達到高潮,主要內容是送神和迎神。每社在自家地盤都有座小廟,稱作“聖母行宮”,主持社事的社家要在這天把去年迎回到行宮的堯山聖母像擡著送回堯山,由新的社家從山上迎回自己的行宮。儀式極為隆重,前面三人舉著巨大的鬥子旗開路,後面緊跟著高蹺、芯子、八仙板、堯山大鼓、馬號、嗩吶;神像被高高擎起,兩旁有青年小夥子神棍、三眼槍護衛。
迎神的隊伍來到聖母殿前,會長代表本社放鞭炮、磕頭、燒香,其他人則在廣場上盡情吹打,比賽敲堯山大鼓吹嗩吶。
社火是廟會期間自娛自演的雜戲雜耍,它源於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及原始社會的文面、文身、巫術、祭祀、角抵等活動。
社火裏獨有的韻律節奏連同它的說唱藝術,隨著歲月的長河,漸漸演變成人們勞動間隙、飯後茶余一種獨有的文化,喜怒哀樂、嬉笑怒罵,從人們高亢的喉嚨吼出來,以一種粗獷豪放的形式,蔓延於渭北大地。
上世紀七十年代,堯山廟一度遭到損毀,堯山廟會也被迫停辦。近年來,人們的文物意識不斷增強,蒲城縣吸納社會資金,按照堯山廟原來的格局,重新修葺了堯山廟,堯山廟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人們的面前,對當地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以及鄉村旅遊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堯山聖母廟會是渭北文化的起源,由堯山大鼓、秧歌等形式的文藝表演活動,派生出了秦腔戲曲,上世紀初期,蒲城辛亥革命老人李桐軒正是在蒲城這種十分普及的秦腔活動的基礎上,組建西安易俗社,使新秦腔改革碩果累累,並得到魯迅先生的高度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