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國文化熱”:談談巴洛克時期,中西方音樂舞蹈文化的發展
世界歷史上出現了一段巴洛克時期,"巴洛克"誕生於17-18世紀的歐洲,1600年巴洛克作為一種反宗教的藝術風格在意大利產生,隨後風行於歐洲大陸。而此時17世紀的中國正處於滿族大清的王朝統治,傳統的封建專制之下的國家發展也正處於蒸蒸日上較為繁榮的階段;反觀17世紀的歐洲各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在文藝復興的浪潮的推動之下封建統治逐漸瓦解。中西不同的政治體制和文化在不斷的交流中碰撞出了別樣的火花。
一、西方巴洛克藝術
"巴洛克"一詞源於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本意為"變形的珍珠",最初的"巴洛克風格"具有貶義的色彩,它被看作為缺乏古典均衡性的藝術作品,強調"動態"和"轉化"。當時一些學者甚至認為它的藝術風格具有分裂性和墮落性,是一種盲目追求放大感官和情緒的反傳統的肆意藝術。不管是古典主義者,還是文藝復興者,在他們眼裏巴洛克都是標新立異的。
所幸到了後期,由於藝術領域中公正人士的出面校正和對其的客觀評判使得人們對巴洛克的看法大為改觀,甚至越來越欣賞。巴洛克藝術更註重活力和氣派,具有驚心動魄的效果。在"世俗化"的作用下,巴洛克藝術很快流行起來,成為十七世紀歐洲藝術領域的代表。
二、巴洛克時期中西歷史文化背景
1、"康乾盛世"
17世紀60年代,這是康熙在位的時期,康熙帝玄燁平定了三藩之亂,國家政局相對太平、安定,外部環境較穩定安全。自然經濟社會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農業經濟上的貴族地主與漢族人民及農民之間的社會矛盾,面對社會和階級矛盾,康熙采取了一系列對社會經濟恢復和發展的有益的制度措施。手工業和市民工商業也迅速恢復和發展,商業性大都市越來越多,還出現了一些著名的"商幫",康熙時期清朝已然步入盛世。
到了雍正王朝,大清的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雍正帝在朝廷中央設立軍機處。在這段時期清朝人口大量增殖,勞動力充足,土地面積擴大,物產豐盛,邊關安定,人民的社會生活繁榮穩定,綜合國力蒸蒸日上,國富兵強。十七世紀,到了乾隆皇帝即位時期,清朝進入極盛時期,經濟迅速發展、繁榮昌盛,工農業發達,文學藝術領域也有突破性的發展,科學技術方面有了質的飛躍,國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這時的清朝疆域遼闊,民族統一,盛名遠播,西方歐洲也因此慕名來了許多傳教士學習大清朝的文化和思想。
2、西學東漸: 繁榮的世俗文化
與此同時,"康乾盛世"下的時代統治者們在加強政治軍事集權統治的同時也加強了思想文化上的專制和控制,大釋興起了具有殺身之禍的"文字獄"。即便是出現了"文字獄",康乾盛世之下的文藝發展仍舊十分繁榮,尤其是在詩歌文學方面的成就,加上來華傳教的傳教士愈來愈多,中國天文地理、音樂舞蹈等方面也是具有很大進步。清朝皇帝看重漢族仕人,推崇儒家思想,重視科舉和八股取仕。隨著西學東漸的發展,十七世紀的中國知識分子裏出現了具有科學進步民主思想的痕跡,例如顧炎武的"經世致用"思想,質樸而深入民心。
一些文學藝術作品能夠大膽地批判社會的黑暗面和諷刺官場虛偽的行徑,如《紅樓夢》《儒林外史》等文學小說。乾隆時期,朝廷編著了《四庫全書》,這算是盛世文化的代表了,同時在文學、音樂等藝術領域具有"親民"的風格,他們深度剖析社會和民族的結構特點和矛盾變化,深入群眾和民間,思想上也不在局限於小農封建文化的狹隘之中,他們接受來著西方的先進思想文化,同時結合本土的藝術風格在繼承中不斷創新。
3、民族韻味: 豐富的民間歌舞藝術
康乾時期,漢族和各少數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各民族統一發展。民歌作為一種通俗且易於表情達意的說唱方式和藝術形式而受到各少數民族的喜愛,民間也編創了許多小曲,其中還興起了一種名叫"蒲松齡俚曲"的說唱形式,這是將文編曲的藝術轉化。清朝最具特征的音樂舞蹈文化是各個民族藝術之間的交匯,然後不斷在民間繼承創新,使其獨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韻味。譬如漢族的《鳳陽花鼓》,維吾爾族的木卡姆,藏族的囊瑪等民間歌舞及古典音樂。這是不同於西方工業革命下的奢華熱烈、具有巨大張力的巴洛克式的音樂舞蹈風格。
康熙後期,清朝戲曲藝術十分發達,興盛於民間各地,當時還有一段頗為有趣的"亂彈"時期。"秦腔"、"皮黃腔"等唱腔對戲曲的發展影響極大。乾隆時期的徽戲班子也為京劇的誕生打下了基礎。這個時期,民間的器樂不再局限於個人的"獨奏",琵琶、二胡、箜篌、長笛等民族古典樂器已經具有合奏的表現形式,還出現了著名的廣陵派藝術代表。
4、人文思潮下的西方文藝
17-18世紀的歐洲處於一種大變革的時代 。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使思想和天性被宗教教會禁錮的歐洲人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人性的解放和靈魂的救贖,人們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愈來愈關註人本身。科學和工業的發展不斷地衝擊封建傳統的破窟,人們適應了快節奏和高效率帶來的刺激,不再光顧那些呆板嚴肅的傳統古典藝術,而是更熱衷於明快、立體、激越和瑰麗豪華的具有極大感官衝擊力的巴洛克藝術。
三、中西音樂舞蹈文化的交融
1、歐洲"中國文化熱":中國音樂舞蹈文化對歐洲的影響
隨著清朝國力的不斷增強,大清的威名飄揚四海,萬裏之外的歐洲人再也耐不住心中的悸動不辭辛苦地趕往這萬國敬仰的帝國,看看這璀璨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從短笛到編鐘,美妙的音樂有時像小橋流水般溫柔恬靜,有時又如琉璃宮殿般恢宏大氣;獨特的音色和音樂藝術背後神秘動人的民間傳說是西方人聞所未聞的。
新奇的事物總能激起人們的好奇和欲望,面對截然不同的東方文化,西方人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他們也學著中國人的樣子喝茶品詩、聽曲唱戲,玩得不亦樂乎。歐洲人體會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新鮮的民俗藝術中深深沈浸。
巴洛克時期中國音樂舞蹈文化在傳播到西方的過程中歐洲傳教士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傳教士在將歐洲數學天文等人文科學知識傳入中國的同時,也將中國的民間傳統藝術和大清王朝的優秀工藝成果帶回西方。而這個時期,中西方的音樂藝術具有很好的互補性,傳統含蓄的美學與熱烈奔放的情愫之間的交匯使歐洲貴族和工商上層階級樂不彼此。西方很快掀起了一場具有中國元素的藝術風格的"模仿秀"。
不管是音樂作曲還是舞蹈詩詞,西方的文藝領域添加了許多中國式的文藝色彩。比如國外作曲家最為推崇以《茉莉花》這種聲樂曲調為主曲調形式和風格;西方著名的歌劇《圖蘭朵》,是普契尼以廣東音樂的器樂曲調為藝術靈感來源而作。除此之外,很多外國作曲家的作品中會出現"中國"詞匯,像俄羅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創作的著名歌劇《夜鶯》中就有《中國風格曲》。
2、西方文藝對中國的影響
十六世紀,以利瑪竇為代表的西方傳教士為清朝的子民帶來基督教義的同時,也帶來了西洋音樂和與傳統中國大相徑庭的舞蹈藝術。公元1601年,利瑪竇為大清皇帝敬獻了一件"西琴",滿洲皇家的宮廷裏從此流行起西洋樂器的演奏風格。七十多年後,傳教士徐日昇又到北京,進獻管風琴、古鋼琴等西方樂器,並寫了第一部主要介紹西洋樂理的著作《律呂纂要》。
由於西方各國使者和基督教的傳教士對清朝政府的拜訪和中西的文化交流,加上日益興起的留學浪潮,西方的藝術文化不斷影響著傳統中國的藝術風格。清朝的宮廷樂舞中不僅僅是莊重肅穆的佾舞、隊舞等古老的傳承,還具有西方巴洛克式的看重節奏和狂歡的開放的歌劇以及具有協奏風格的宗教性音樂。
這段時期,西方音樂文化中的五線譜、節奏記譜、清唱劇、民族歌劇等相繼傳入中國,比如禦制的《律呂正義續編》就具體介紹了西方音樂中調性體系、節奏等藝術記法,西方的音樂風格和形式對中國的影響較大,但在舞蹈文化上,巴洛克時期西方狂歡熱情的舞蹈風格是傳統中國人較難接受的,因此西方舞蹈在當時的康、雍、乾三朝影響很小。
四、總結
巴洛克時期歐洲和中國的音樂舞蹈藝術各有千秋,各自都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在東西方交融碰撞在一起的時候,一邊是婉約含蓄和古典之美,另一邊是激揚震撼的奔放之美。經濟政治決定文學藝術,在不同的經濟結構和政治制度之下,東西方在同一時期的藝術發展自然各不相同,而正是這種文化的差異才會造就世界豐富多樣的美。
參考文獻:
1、《西方音樂通史》
2、《圖解蘇菲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