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有什麼講究麼?
立春:飲食有講究 生吃水紅蘿蔔叫“咬春”早在春秋時期,立春就作為一個節氣出現了。在先秦文獻中已有關於迎春禮的描述。到東漢時正式產生了迎春的禮俗和民間的飲食服飾習俗。在唐宋時,這些禮俗和習俗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明清兩代是立春文化的鼎盛時期。辛亥革命以後,立春的官方禮俗驟然消亡,而民間的習俗也逐漸式微。現在,立春隻作為一個節氣而存在,相應的民間習俗隻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著,或者說通過春節的喜慶延續著。因此,關於立春的禮俗和民俗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相當陌生的了。 民間在立春時的飲食很有講究。比如,人們生吃水紅蘿蔔,謂之“咬春”。 蘿蔔古時叫蘆菔。蘇東坡的詩中說:“蘆菔根尚含曉露,秋來霜雪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清代吳其著有《植物名實圖錄》,其中說:將蘆菔“以蔓箐同為羹,固可勝酥酪,至槌根爛煮,研米為糝,寬胸助胃,不必以味勝矣。”這裏說到了蘿蔔粥有理氣助消化的功能。李時珍對蘿蔔更是贊譽有加,認為它“根葉皆可生,可熟,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您看,李時珍開出了一串蘿蔔的食譜。而且,蘿蔔還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它可祛痰、通氣、止咳,甚至解酒、解毒、補脾胃、禦風寒。由此可見,吃蘿蔔表面看來僅是一種風俗,實際上它是古人關於營養、健身、祛病的經驗之談。
北方吃蘿蔔,南方吃生菜與吃蘿蔔有同樣的意義。同時,在立春時,還有春宴用的春盤。春盤有專用蘿蔔做的,也有用五種辛辣蔬菜做的五辛盤。五辛的一種解釋是蔥、蒜、椒、姜、芥。實際上,食五辛不僅可以驅寒,還可以殺菌,也是古人的養生健身之道。 立春時,春盤是副食。主食吃什麼呢?那就是春餅。春餅用小麥面制作,烙制而成。單吃面餅不夠味。於是人們又有了面餅加火腿肉、雞肉、菜心,甚至輔以柿餅、黑棗、胡桃仁、糖、豆沙,做成餡,油炸而成。這種春餅味美可口,大大超出洋人的比薩餅了。 辦春宴,除了主食、副食以外,必須要有酒,這就是春酒。喝酒能烘托喜慶氣氛。有時人們吃得十分盡興,往往相互拜訪、宴請,一下就吃到元宵節了。 立春時的穿著也是有講究的。官方迎春穿青衣,戴青色頭巾。清代官員要穿吉服或者朝服。老百姓穿什麼呢?那就花樣繁多了。 青年婦女頭戴彩花,稱為春花。孩子則除了穿花衣以外還要放炮。兒歌說:“新年到,新年到,閨女要花兒要炮”。除春花外,還有春燕、春蝶和春蛾,這些紙做的飾物都一起上了少女的頭。燕子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吉祥的象征。如果誰家有燕子來做窩,不僅象征吉祥,而且還象征多子多福。古時,人們把多子多福看成是門第興旺的表現,沒有計劃生育這回事。
孩子不光放鞭炮,也得穿戴點什麼。於是布做的春雞和春娃就上了孩子的帽子和衣服。“雞”與“吉”諧音,因而也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迎春禮中的春杖也被婦女微縮後戴在頭上。真正的春杖是官方鞭春用的,沒有老百姓的份兒。百姓便把微縮的春杖戴在頭上,也就算是重在參與了。朝廷迎春時旗幟為青色,老百姓也就把青色的小旗戴在頭上了。 人在立春時要打扮,房屋也不能虧待了。於是有人寫了“宜春”二字,貼於房門之上。再發展一下,“春”字、“福”字、“壽”字也都上了門。直到現在,元旦春節期間仍然“福”字滿天飛,還要倒貼,告訴人們“福到了”。 人打扮了,房屋打扮了,於是牛也跟著打扮起來,馬也沾了光。牛角、馬耳上有了紅布,或者用紅綠色搽牛角。古人認為,紅色不僅象征吉祥,而且可以驅邪避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