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五禮
中國禮儀延續幾千年,底蘊深厚,不斷修正,這不叫封建,這叫華夏文明。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談談中國古代“五禮”之說!
中國古代五禮包括: 吉禮,兇禮,賓禮,嘉禮,軍禮。 從周至清, 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要求和表現形式,或因地制宜,或約定俗成。兩千多年的古代歷史,也是五禮的歷史。漢族統治者用這個系統,掌管中央政權的少數民族統治者也用這個系統。 甚至民國時期 也將當時的禮儀制度都納入五禮分類中。
吉禮: 祭祀以祈求吉祥的禮儀。 (如:祭祀天神地祗和宗廟(祖 先)的祭祀。封禪是歷代最大的吉禮。)
兇禮: 傷亡災變之禮。 (如:水旱、饑饉、兵敗、寇亂等禮, 喪禮最為重要。)
賓禮: 主賓相見場合的禮儀。 (如:朝拜,會見,會盟,中國 與外國之間關系的儀典。)
嘉禮: “喜慶”之禮。 (如:登基、冊封、婚冠、宴樂、頒詔 等。)
軍禮: 軍武之禮。 ( 如:親征、遣將、受降、凱旋、大射等。 )
在禮儀中,喪禮的產生最早。 喪禮於死者是安撫其鬼魂,於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 倫的禮儀。在禮儀的建立與實施過程中,孕育出了中國的宗法制 (見中國宗法)。禮儀的本質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人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見的鬼神在操縱 ,履行禮儀即是向鬼神討好求福。因此,禮儀源於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種特殊體現形式。
三禮為(《儀禮》、《禮記》、《周 禮》)的出現標誌禮儀發展的成熟階段。宋代時,禮儀與圭寸建倫理道德說教相融合,即禮儀與禮教相雜,成為實施禮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禮為勸德服務,繁文縟節極盡其能。直到現代,禮儀才得到真正的改革。無論是國家政治生活的禮儀還是人民生活禮 儀都改變成無鬼神論的新內容,從而成為現代文明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