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前的華表
天安門前的華表 天安門前的華表原來是有兩根的,但是在戰爭的時候已經被毀壞了一根,現在怎麼又有兩根來了,新來的那根是什麼時候弄上去的,來歷是什麼? 北京原來有四根華表,都是圓明園安佑宮的遺物。鹹豐年間,英法聯軍把整個圓明園燒成了一片廢墟。這四根華表,有三根移到燕京大學(今北京大學的前身),一根運到天安門。後來北京圖書館建館時,把天安門的一根運到了那裏,然後又從燕京大學移來一根,湊成了一對。後來,才又從北京圖書館挪到了天安門前。 天安門的華表是對稱的,只是以故宮天安門為中軸線,左右是對稱的。你看到的只是一邊的華表,看到華表上邊的雲的不對稱性。 我只知道兩根華表的間距是 96 米,如果沒記錯的話,就是 96 米 眾所周知,天安門前有一對漢白玉雕刻而成的柱子,名字叫華表。華表與“承天門”(即今天安門)同建於明永樂年間,迄今已有 500 多年歷史。 天安門前這一對華表間距為 96 米,每根華表由須彌座柱礎、柱身和承露盤組成,通高為 9.57 米,其直徑為 98 厘米,重約 2 萬多公斤。華表是以巨大高聳的圓柱為主體,通身塑有纏柱雲龍,柱上橫貫一塊美麗的雲板,好似插入雲際。柱頂上承露盤上雕刻有一個蹲著的神獸,栩栩如生,這神獸名"犼",性好守望門戶。遠遠地望去,給人一種莊嚴的感覺,巧妙點綴了整個精美的故宮建築群,增強了古老建築藝術的整體感。 犼[hǒu],只是個傳說,古書上說它是一種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獸。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還有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華表柱頂之蹬龍(即朝天吼)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