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說姓氏的籍貫
姓氏,是標示家族血緣的符號,最初源自母系社會。遠古夏商周以前,姓和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以別婚姻。同姓即同一祖先繁衍的後代,同姓不可聯姻。
相傳神農氏姓姜,軒轅黃帝姓姬,皆從女旁。表明當時社會曾依女系傳,遺風長存。氏則為同族子孫的分支,起源於父系社會,其作用在“別其子孫所自立”,以別門第尊卑。秦漢以降,姓氏才合而為一。所以,回溯中國歷史,姓氏的出現與綿延,既早且久,持續已四五千年了。迄今全國共有姓氏約14000多個。宋以後,依循常用漢姓,曾編成《百家姓》,當然遠不止一百家,無非泛指其多而已,其中概括的漢姓,則占至目前總人口的九成以上。
姓氏的來源頗見復雜,或為沿襲的母姓、祖名,或為地名、圖騰,或為官職、賜姓乃至廟號、國名,等等。譬如司馬、司寇、司徒、司空、上官、夏侯、樂正等姓,就來自官職,宋、鄭、陳、蔡、衛、韓、趙、魏則源於國名。由於千百年來人口的聚合離散,同一姓氏的人們也往往形成一定地域範圍內的群落,聚成特定地方的名門望族,尤其魏晉至隋唐前後,姓氏族望與地理區域的這種連帶關系就相當顯明,時有所謂隴西李氏、太原王氏、弘農楊氏、清河崔氏、汝南袁氏、範陽盧氏等,稱地望或郡望。中國歷史上屢因晉室南渡、宋室南渡一類大規模人口遷徙的促動,族姓出現分化、流散,在不同時空條件下又化作若幹支系,分處各地,也是必然的。但上述姓氏後裔,往往還是會溯及其祖先地望的,一說就是太原王、金陵王的。
依人口多寡,姓氏一般有大姓小姓之分。歷經上千年演變,很多姓氏現存的分布範圍已出現很大變化,遠遠超出傳統地望,特別像李、王、張、劉、馬、楊、陳、周、朱一類大姓,人口基數大,覆蓋面廣,幾乎各省皆有。若姓氏同個人一樣也有籍貫的話,那麼這些大姓特定的指向性就的確不明顯。
然而對一些人數不多的小姓來說,卻仍凸顯著相當的地域局限性或指向性,它們差不多都源自某個相對狹窄的地域空間,籍貫的色彩頗為濃重,一看便知是某個地區出來的。以筆者接觸的朋友熟人所述,便多有這方面例證。
山東的膠東半島一帶的某些姓氏,幾乎就是當地特有或較集中的,譬如,呂、姜、遲、曲、於、宮、戚、牟姓等。當然,外省也有這類姓氏,例如在東北三省,但據了解,無非也是早年“闖關東”時由膠東遷移而去的。一位來自湖北的牟姓同事曾告知,他們此姓的祖籍地仍在膠東。
廣東地處嶺南,距中原腹地遼遠,易於守持某些自身文化特點。大姓之外,也有一些獨特的姓氏,外地極少見,唯獨廣東有,像區、鄺、麥、歐、雲、香、冼、容姓等。在此,姓氏的籍貫色彩便相當鮮明,以至於一說起這些姓來,就知道是廣東的。
同樣瀕臨海岸的浙東寧波一隅,也分布有一些稀有姓氏,別處不見,如勵、沃、忻、應、鄔姓等。遇此,每詢其祖居地,差不多都答稱是寧波周邊地區的。
這類指向性比較明確的特定姓氏,唯其人少,更惹人矚目,生存、活動的地域範圍或籍貫,十分顯然。而那些人數眾多的大姓,則因各地皆有分布,其地域或籍貫的色彩反而淡化了。
不過,我們在關註特定地域人口的姓氏時,仍會註意到該省的某些姓氏人群相對集中,譬如廣東人中,除前述獨有姓氏外,李、張、陳、林、黃、何、廖、梁、譚、吳、葉、鄧、蔡、伍、彭姓的,也不少。湖南姓氏中,劉、周、彭、羅、譚、曾、宋、楊、蕭、龍、趙、龔姓等,就比較多。廣西又多有韋、黃、覃、莫姓等。安徽人中,陳、胡、程、汪、江、戴、方、孫姓,則頗為凸顯。而在陳、林半天下的福建人中,也有一些姓氏是常見的,人數亦較集中,像王、鄭、郭、李、遊、柯、黃、蔡、施、賴、洪、許姓等。無獨有偶,這些福建姓氏也多出現在臺灣,無非是早年從大陸地區渡海遷去的移民引入的,移民活動自然涉及部分姓氏定居或流動的方向。類似的如膠東半島的部分人口和姓氏,也在東北、特別是遼東半島一帶時有浮現。這種遷移效應當然更多地體現在陸地移民當中,各種姓氏族譜存有許多這方面的載錄。(沈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