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的發生:陰陽、五行、八卦
在宗教的發展過程裏,哲學思想也漸漸露出了眉目。成書於商周之際的《易經》,是我國古代哲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匯聚的一部巨著,被尊稱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自問世起,深刻影響著我國的哲學、史學、文學、宗教、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
《易經》通過“八卦”表達內涵,而八卦又延伸為六十四卦。整個易經學術的核心,就只有這三個詞:陰陽、五行、八卦。
陰陽。中國傳統哲學的基本問題,即陰陽及兩者之間的關系,由此形成“天人合一”,就是“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兇吉。(《易·乾·文言》)”這裏是“陰”,本義是雲覆日;“陽”,本義是日出。人們看到晝夜、陰晴、寒暑、月蝕等現象中都包含有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面,於是加以抽象、概括為陰、陽。並將它們當作推動萬物生成變化的兩種基本元素,並支配萬物。
“道”成為中國哲學的最高原則是。而“道”,根據《易·系辭上》雲:“一陰一陽之謂道。”《莊子·天下》雲:“易以道陰陽。”可知,《周易》的中心即闡釋陰陽之道。
道家根據“陰陽”,創建辯證法思想。它崇尚自然,追求事物的“陰陽”之和,認為在處理主客、物我關系時,均應“無為”順應事物發展的規律,陰陽要協調。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在其著作《老子》第四十二章中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其中的“道”就是指事物的本源,陰陽二氣所形成的統一體。不過陰和陽之間不是簡單的融合,而是相互交融而形成一種均衡的存在狀態,萬物就是在這種存在狀態中一直衍生下去,永不停息,最終構成了世間的萬事萬物。
萬物背陰而向陽,並且在它們相互作用下而成為新的和諧體。接著老子用君主的謙稱作為例子,引出了它施教的宗旨。老子認為所有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矛盾的雙方相反相成,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融合、互相轉化,因此其辯證處事原則可用“謙受益,滿招損”來概括。
儒家根據“陰陽”,提出“中和”思想,還把它作為政治主張、倫理道德的理想模式。作為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也十分推崇“和”,將“和”作為儒家學說的總領,如“中庸之道”就脫胎於“陰陽”之和,換句話說,就是在“陰陽”之間找到契合點。當然,這也不是說“中庸之道”就是將“陰陽”孤立起來然後相加,而是要在變通中積極調節,孔子既將它納入自己以“仁”為核心的哲學體系,還將“陰陽”辯證思想融入文化理念。《中庸》雲:“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大意是很少能有人達到它,賢能的人做得太過分,不賢的人根本做不及,只有把握好陰陽之間的尺度,做到適中、恰當才能實行長久的中庸。可見,在儒家學者看來,中庸不但是一種德行,而且是人生應該追求的一種崇高境界。當然,這樣來塑造人,是對陰陽理論的理想化、人格化了。
法家則繼承了“陰陽”的變數,並梳理出一套應對人間“變數(包括生老病死等)”的方法。呂不韋《呂氏春秋》一書中,對音樂藝術運用太極陰陽和諧辯證法進行評述,形成太極陰陽論;劉安《淮南子》對“陰陽”學說進行描述,認為之所以有無限存在和運動的源泉,是由於它包含著陰陽結構。
可知,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就是“陰陽”思想,這也是中國特有的思維方式,因此普遍存在諸子各家的思想中,也無時無刻不存在與我們的生活中。
五行。“五行”學說也是我國古代哲學的重要內容,齊思和《中國史探究》中說:“吾國學術思想,受五行說之支配最深,大而政治、宗教、天文、輿地,細而堪輿、占蔔,以至醫藥、戰陣,莫不以五行說為之骨幹。士大夫之所思維,常人之所信仰,莫能出乎五行說範圍之外。”
“五行”一詞的最早見載於《尚書·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甘誓》是夏啟討伐有扈氏時的誓詞。文中“五行”一詞,其真正含義已難以考察,應該是指五種應行之道,但是可以確定不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將五行確指為“金木水火土”的最早記載於《尚書·洪範》,“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彜倫攸斁。……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裏說的是周武王十三年滅商後,商朝貴族箕子與周武王的對話,為西周初期的文字。這裏的“五行”應該是指生活中常用的五種物質,且從其排列順序看,還沒相生相克的觀念,應該屬於早期原始樸素的五行概念。這裏的“五行”,與五刑、五典、五服等一樣,都是古人以五類來劃分事物的方法之一。《尚書大傳·洪範》雲:“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也,是為人用。”《左傳·襄公二十七年》也雲:“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也就是說“五行”和民眾生活密切相關,民眾才對五行有深入的了解,而後才發展成五行生克的理論。這就是“五行”學說起源之一的五材說。
還有四時說。四時,就是春、夏、秋、冬四季。四時最早始見於《尚書·堯典》:日若稽古帝堯……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分命羲仲,宅蠍夷,日腸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厥民折,鳥獸擎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訛,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鳥獸希蘋。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虛,以殷仲秋。厥民刃,鳥沁毛毯。申命和叔,宅朔方,日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晶,以正仲冬。厥民腆,鳥件亂毛。帝日:咨!汝羲暨和,膏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據《堯典》,帝堯任命羲、和上人掌管天地,又任命其四子分管“春夏秋冬”四時。而天地之官的主要任務亦在於觀測天象,以定時節,並根據四時節氣,分派農事活動。不過,由於《堯典》的編寫時間至今還難以確定,但我們也沒有發現足夠的材料證明其是假的,因此記載堯時通過觀測天象大體規定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傳說還是有價值的。而二分二至的大體確定,則是劃分四時的天文依據。“五行相生學說”最早見於《管子》,該書中的《五行》《四時》《幼官》和《輕重己》都是論述五行學說的重要文獻,只是各篇有出入。其中,《四時》載有一套五方與天象、四時、氣候、五行、人體、政令、災變相配的體系。木火金水分配春夏秋冬四季,東南西北四方,各主時三個月。土排在火之後,主中央,因此五行相生順序出現了。土主時為一歲,“其德和平用均,中正無私,實輔四時,春嬴育,夏養長,秋聚收,冬閉藏。”《呂氏春秋》《禮記·月令》《淮南子》進一步發展《管子·四時》的思想,形成一套能將天地萬物囊入其中的龐大體系。
當然還有五方說。在甲骨文中,殷人將自己所在地域稱作“中商”,而與“東土”、“南土”、“西土”、“北土”相並列,說明當時人們開始運用東南西北中五個概念來確定空間方位,又將四方風雨的氣候變化和五個空間方向聯系考察。
八卦。八卦表示天地陰陽二氣在升降運動的消長進退過程中所發生的量變,而這不同的量變相互組合就會構成不同種類事物的質變, 如 (乾) 與(坤)、 (兌) 與 (艮)、 (離) 與 (坎)、 (震)與 (巽),如此八卦相錯,其基因(陽爻陰爻)不斷的選擇組合,由三爻的八卦演變為六爻的六十四卦。其實,八卦符號是古代的一種語言,我們運用《易經》就相當於是把一種古代語言翻譯為現代語言而已。
可見,陰陽是內容,五行是形式。陰陽相互轉變,五行相生相克,體現中國古人樸素的唯物主義辯證法。
“陰陽五行”哲學觀逐漸融入中國人的生活,在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醫學和武學等領域影響十分巨大。
實際上,從哲學方面講,“陰陽五行”學說還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但是,至漢朝自董仲舒提出“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學說後,“陰陽五行”學說就從哲學方面轉換到其他領域了。如光武帝就將它閹割成了用儒家經典來算命蔔卦的“讖緯之學”,並把所有讖言的解釋權,全都收歸官方。直到現在,你還會看見很多國人用“陰陽五行”蔔卦算命,看風水、算福禍。
人們通過生辰八字以及五行分析,人的相貌,體型、性格啊、健康等等方面,乃至一生的榮辱禍福都和陰陽五行息息相關。這個時候的“陰陽五行”學說,已經偏離了科學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