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很難背,那它是誰書寫的呢?
在中國,采用六十甲子記錄年月,已長達三幹多年。六十甲子,即用十天幹、十二地支相互搭配後得出的一張順序表,用途涉及到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等作用。
所謂“天幹”,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地支”,則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兩者排列組合而成六十個組合,分別為:甲子、乙醜、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等六十種幹支組合。
如果把“幹”比作“樹之幹”,那麼“支”就如“樹之枝”,因此甲子紀年也被稱為幹支紀年法。
這是中國最早、最古老的天文歷法的系統理論,廣泛應用於祭祀與農事活動中。直至今日,該歷法仍流行。
對於六十甲子幹支組合的紀年方式是如何起源的?至今還沒有具體的定論。
古人在觀測季節變化,日道月道,日月相會,星移鬥轉等天象時,發現其中有很多規律。
據史料載,甲子幹支紀年法為黃帝時期所創立。《世本八書》載:“容成造歷,大橈作甲子。”另《五行大義》又載:“采五行之情,占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陰陽之別,故有支幹名也。”指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參透五行建立幹支紀年法,並將建國當天定為甲子年。
根據現代考古發掘,考古工作者在商朝第三十代國王帝乙墓中的一塊甲骨上,發現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這很可能就是當時的日歷,也就是說殷商時期已使用幹支紀日了。
可見,采用十天幹、十二地支表示律歷,是在長期摸索中形成的。
古人利用六十甲子頭尾循環,解決了日、月、北鬥相會及節氣分劃問題,但是這種循環也逐漸被神秘化。
《黃帝內經》中有一段話,其內容與六十甲子循環有關。
帝曰:“上下周紀,其有數乎?”鬼臾區日:“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凡三十歲;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周,不及太過,斯皆見矣。”
在二千多年前,古人就註意到六十甲子循環中的節氣奧妙。
至漢代,古人將幹支納入了“天人合一”理論中。到唐宋,幹支學逐漸演變成一門體系龐大的陰陽學。
陰陽學家利用人出生時的生辰八字推測命運變化,風靡一時。在他們眼中,六十甲子早已不僅僅是時間標誌符號了,基本與“天道”有著同等的地位,通過“六十甲子”就可以將時間切換成陰陽五行、八卦、十天幹、十二地支。
發展到今天,“六十甲子”演變出了甲子幹支文化,不再局限於最初的紀時和祭祀之用,它早已影響了一個民族文化的形成。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還想看 《六十甲子口訣》一般人看不懂 六十甲子時空輪回圖-揭開人類自己的秘密 六十甲子納音來歷及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