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卦速記方法
64卦速記方法!
其實在古代,周易衍生出來的治國、教化、兵法、權謀等等案例可以寫一籮筐,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據說有姜太公、範蠡、孫武、張良、劉伯溫、曾國藩等蓋世牛人,對了,還有鼎鼎有名的諸葛亮,以布置“八卦陣法”退敵聞名於世。
所以周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不僅僅是書上的死道理。要學好周易,政治、歷史、天文、地理、農時、數學、文學、中醫各個方面知識都應具備。那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啊!
☰乾、☷坤、☳震、☴巽、☵坎、☲離、☶艮、☱兌這八個最基本的卦,又叫做經卦。顧名思義,8個經卦如經緯交織組成64卦。
64卦又叫別卦。別卦由兩個經卦重疊而成,它上面的經卦叫上卦,上卦還有個更牛叉的叫法——外卦。我比較喜歡喊外卦,64卦都自帶外掛,聽起來很拉轟。
下經卦叫下卦或者叫內卦。下面,我們要進入學習周易的一大難關,有好多同學就是在這裏止步不前,學了十多年,64卦的名稱都記不住。
64個別卦歌訣: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
鹹恒遁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這個歌訣出自朱熹《周易本義》卷首載《上下經卦名次序歌》,比長恨歌什麼之類的短多了,朱熹是義理派的。所以這首詩的每一個字,都是有含義的。同學們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應當背下來哈。
下面我們說一個象數派的記憶法——下面這張圖又叫做64卦方圓圖,據說邵雍很喜歡這個圖。
其八宮及卦序為:
乾宮八卦:乾、夬、大有、大壯、小畜、需、大畜、泰。
兌宮八卦:履、兌、睽、歸妹、中孚、節、損、臨。
離宮八卦:同人、革、離、豐、家人、既濟、賁、明夷。
震宮八卦:無妄、隨、噬嗑、震、益、屯、頤、復。
巽宮八卦:姤、大過、鼎、恒、巽、井、蠱、升。
坎宮八卦:訟、困、未濟、解、渙、坎、蒙、師。
艮宮八卦:遁、鹹、履、小過、漸、蹇、艮、謙。
坤宮八卦:否、萃、晉、豫、觀、比、剝、坤。
以上是將方圖中由下而上每一橫排依次稱為乾宮、兌宮、離宮、震宮、巽宮、坎宮、艮宮、坤宮。
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卦在每一橫排中都可以找到,它們處在由乾至坤的一條對角線上。六十四卦卦序不需要硬記。我們只要記住八卦的八個卦符,結合卦序,就可以畫出六十四卦的全部卦符。
還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呢?——有的!
——我們可以用1代表陽爻,0代表陰爻。結合前文的64卦方圓圖,按照每卦六爻的結構,從下爻開始,逐一畫到到上爻的秩序,將64卦畫出來:
一個六爻卦,從下到上(畫卦都是從下到上的順序畫的,從最底下一爻開始,逐步往上走),比如“震為雷”卦,可以寫成以下形式:
通過二進制算法,得出結果為9。於是我們可以在64卦方圓圖的外圈中,從乾向左數到第九個,就是震為雷卦。依此類推,64卦就有了“0-63”的數字代碼。
那麼,隨便報個1-63之間的數字,怎麼知道是什麼卦呢?這就要用到十進制轉二進制的算法:
12轉成二進制是1100,也就是001100,從乾卦起向左數12位,即可以找到對應的卦,為震上艮下,雷山小過卦。
用這種方法,可以快速記憶64卦,聽到什麼數字,就知道是什麼卦。是不是立刻就記住了?是不是覺得自己實在是太棒了?快給自己點個贊!
時代在進步,現代人懂得了二進制數,學習周易,就是要尊重古人,又不拘泥於古人,善於創造自己的路數,與當代文化與時俱進,方為活學活用。
發明二進制的是萊布尼茨,歐洲人。萊布尼茨是個樂天派,他有句哲學名言:“我們的宇宙,在某種意義上是上帝所創造的最好的一個”。
有一天,法國漢學大師若阿基姆•布韋( )向萊布尼茨介紹了《周易》和八卦系統。萊布尼茨讀後大呼過癮:“了不起的中國人,‘陰’與‘陽’基本上就是我的二進制的中國版!”這位樂天派頓時對中國心生無比的向往,於是給康熙皇帝寫了一封信,希望來中國建立科學院。可是康熙皇帝當時沒有過四六級,這個信呢,收到了可能也沒看懂,所以就石沈大海了。
樂觀的萊布尼茨依舊認為這是上帝最好的安排,並發布宣言:“二進制乃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最完美的邏輯語言”。今天在德國的郭塔王宮圖書館內仍保存一份萊氏手稿,標題寫著“1與0,一切數字的神奇淵源。”
知道了64卦的畫法還是不夠的,有數字,就一定會產生現象和意義。全稱卦名是六爻應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今後深入的必要也是必須記住的:
乾為天,天澤履,天火同人,天雷無妄,
天風姤,天水訟,天山遁,天地否;
兌為澤,澤火革,澤雷隨,澤風大過,
澤水困,澤山鹹,澤地萃,澤天夬;
離為火,火雷噬嗑,火風鼎,火水未濟,
火山旅,火地晉,火天大有,火澤睽;
震為雷,雷風恒,雷水解,雷山小過,
雷地豫,雷天大壯,雷澤歸妹,雷火豐;
巽為風,風水渙,風山漸,風地觀,
風天小畜,風澤中孚,風火家人,風雷益
坎為水,水山蹇,水地比,水天需,
水澤節,水火既濟,水雷屯,水風井;
艮為山,山地剝,山天大畜,山澤損,
山火賁,山雷頤,山風蠱,山水蒙;
坤為地,地天泰,地澤臨,地火明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