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有何寓意?劉伯溫:貧者一萬留一千,富者一萬留二三,可信嗎
劉基,字伯溫。元末明初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曉通天文數理,對玄學占蔔之術深有研究。他曾在《救劫碑文》中留下過這樣一段話:“貧者一萬留一千,富者一萬留二三”。
這句話在《救劫碑文》的第一部分中出現,緊接著就是第二部分的“若問瘟疫何時現,但看九冬十月間”和“有路無人走,難過寅卯辰巳年”。
當解讀第一句話時可能讓人感到雲裏霧裏,但若是將前後內容銜接起來進行釋義就是:冬季是瘟疫的高發期,經過瘟疫肆虐之後,一萬個貧寒的人裏能存活一千人,而一萬個富庶之家裏只能存活兩三個人。
在寅、卯、辰、巳這幾個年份裏常常會發生意外的難關。這其中的寅即寅虎年。
在古代科技文明發展水平受限的情況下。玄學占蔔之術可以說是被大部分人奉為圭臬的預言來源,劉伯溫留下的《救劫碑文》也被後世多有註解。
那麼留下這樣一部奇書的劉伯溫是什麼人呢?他所預言的內容可信度又有多少?這些都要從劉伯溫的生平說起。
年少敏學,初仕賦閑
劉伯溫年少時便天賦異稟,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據傳,他曾在一家書鋪裏看到過一本晦澀難懂的天書,在翻閱過後竟將其都背誦下來。書鋪主人見劉伯溫聰慧就提出將書送給他。劉伯溫卻說,書已然在我胸中,不必帶走。天資卓越,可見一斑。
宗族父老都對劉伯溫寄予厚望,他的老師也誇贊他是個奇才,將來一定能出人頭地。果然,不負眾望的劉伯溫12歲考中了秀才。14歲習得春秋,23歲考中進士。這在古代平均年齡在30~40歲之間的進士裏可以說是少有的英才。
不料,元末世道不安,到處都是兵荒馬亂,劉伯溫剛剛考中進士就不得不賦閑在家,韜光養晦整整三年。
為官清正,橫遭責難
至元二年,劉伯溫上任江西,只被授予了一個從八品的縣丞,輔佐縣令處理高安縣的政務。但劉伯溫沒有因為不得朝廷重用而心灰意冷,他辦案公正嚴明,體恤百姓,上任不久就嚴懲了幾個欺男霸女的鄉紳地主。
劉伯溫的執法嚴明很快讓高安縣的風氣煥然一新,百姓紛紛稱頌。只是這樣一來就得罪了當地勾結的豪紳鄉黨。在被使了幾次絆子後,劉伯溫決定辭官返鄉。
隱退幾年。朝廷又征召他出任江浙提舉和考士官,上任不久又被朝臣彈劾。因不願與當地官僚和朝堂佞臣同流合汙,劉伯溫一氣之下再次辭官,隱居鄉野不再出仕。
籌謀全局,助明立國
1360年,辭官閑賦在家的劉伯溫被朱元璋邀請至應天幫助自己出謀劃策,劉伯溫看到了終結亂世的希望,欣然應允。
起初,劉伯溫為朱元璋籌劃了兩條路:一是脫離當時所屬的韓林兒勢力,另立門戶。二是對於陳友諒、張士誠等敵對勢力,要集中兵力,分而滅之,對於自負驕橫的對手施行誘敵深入的計謀,使其放下戒備,防好伏擊。
劉伯溫為朱元璋出謀劃策多年,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功無數。朱元忠曾稱其為“吾之子房”,嘉獎他的勞苦功高,民間也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
不徇私情,任人唯賢
朱元璋即位後,劉伯溫與左相李善長一同輔弼太祖。劉伯溫提議整肅綱紀,依法治理朝政要務,而李善長一向偏袒自己的部下,用人唯親。
一次李善長的下屬因賄賂被治罪,李善長想要出面保他,請求劉伯溫網開一面,從輕發落。劉伯溫剛正不阿,立刻派人稟報了在外巡視的太祖,將獲罪的李善長下屬斬殺,於是李善長懷恨在心,拉攏朝臣在太祖面前進言詆毀劉伯溫。
之後李善長因事被朱元璋責罰,劉伯溫還勸阻皇帝說:李善長勞苦功高,在朝堂之中威望頗高,如果因為小事就懲罰他會讓朝臣寒心。
太祖為劉伯溫不計前嫌的雅量折服,想要任其為相,卻被劉伯溫婉拒。不僅如此,幾個丞相的備選人都被劉伯溫針砭利弊,不循私情地否決了。果不其然,幾年後這些人紛紛獲罪,證明了當年劉伯溫說的難當大任。
預言瘟疫,後世解惑
按照古人紀年的天幹地支法,十天幹與十二地支兩兩相對,每60年為一甲子,一甲子後便進入了新一輪的輪回周期。而劉伯溫在《救劫碑文》裏提到的“難過寅卯辰巳年”是指其中的地支,寅虎年,也就是剛剛到來的虎年。
話到此處,有人認為,劉伯溫所預言的與瘟疫相關的“九冬十月間”恰好應照了近幾年的疫情,那麼第一部分的“貧者一萬留一千,富者一萬留二三”又是否會成真?碑文裏的難關指的又是什麼呢?
實際上。按照很多人對《救劫碑文》的註解,這段話的大意應該是在說寅、卯、辰、巳這些年份裏會爆發瘟疫,窮人和富人都會遭受滅頂之災,富人尤甚。
那麼按照當前發生過的事情來一一對照,首先,疫情並沒有在預言裏的年份爆發。再者,關於貧富所遭受的損害差距並沒有證據來證明。種種跡象表明碑文裏的表述與其說是預言,不如說是對劉伯溫當時所處時代的記錄。
元末明初,百姓顛沛流離。貧者尚能依靠山林土地將息一時。而平日裏嬌養著的富戶,被各地的起義軍和叛匪洗劫一空,失去了活下去的倚仗,這也就是為什麼貧富者傷亡不一。
而當時的醫療條件與現代相比無疑是天壤之別,一場風寒都能引發流行傳染病的傳播,瘟疫頻發也就與碑文中的記載不謀而合了。
以史為鑒,後車之戒
言歸正傳,《救劫碑文》中的“預言”是否能成真我們不敢妄下言論,是封建迷信還是未解之謎要由更多的證據來證實。
但對於我們而言,與其將精力放在鉆研解讀古人蔔算之言上,不如從元末的慘痛教訓中汲取經驗,科學辯證地看待疾病和興衰,提高科技文化發展水平,為今日乃至後世的難題思索出一條解決之道。
研讀歷史,借鑒歷史,延續歷史。相信隨著未來更多歷史遺珠被發掘,對《救劫碑文》的解讀一定會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