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皮影的詩句
1. 關於皮影的詩句
關於皮影的詩句 1. 關於皮影戲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皮影戲的詩句有:
(1).漢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葉照窗紗。
(2).文帝治國平天下,制樂傳於百姓家。
(3).張燈作戲調翻新,顧囊徘徊知逼真。
(4).環佩姍姍連步穩,帳前活見李夫人。
(5).一口道盡千古事,雙手揮舞百萬兵。
(6).三尺生絹做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
(7).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
1.皮影戲:
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戰國,興於漢朝,盛於宋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2.表演形式:
皮影戲皮影戲,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有時用方言),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在河南、山西,陜西、甘肅天水等地農村,這種拙樸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很受人們的歡迎。
“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包括場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稱謂。皮影戲是讓觀眾通過白色幕布,觀看一種平面人偶表演的燈影來達到藝術效果的戲劇形式;而皮影戲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場面景物,通常是民間藝人用手工,刀雕彩繪而成的皮制品,故稱之為皮影。在過去還沒有電影、電視的年代,皮影戲曾是十分受歡迎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
3.歷史起源:
皮影戲皮影戲有文字記載,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4]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終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門,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於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動,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塗上色彩,並在手腳處裝上木桿。入夜圍方帷,張燈燭,恭請皇帝端坐帳中觀看。武帝看罷龍顏大悅,就此愛不釋手。這個載入《漢書》的愛情故事,被認為是皮影戲最早的淵源。
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 有關“皮影”的詩句有哪些
一口道盡千古事,雙手揮舞百萬兵。
漢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葉照窗紗。文帝治國平天下,制樂傳於百姓家。
張燈作戲調翻新,顧囊徘徊知逼真。環佩姍姍連步穩,帳前活見李夫人。
三尺生絹做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
隔帳陳述千古事,燈下揮舞鼓樂聲。
鑼鼓演繹高潮,只手掌控乾坤。
粉墨一場戲,亂人生淒離。
皮影戲發源於我國西漢時期的陜西又稱影子戲,燈影戲,土影戲)有的叫,皮猴戲,紙影戲。 在中國,不少的地方戲曲劇種都是從皮影戲中派生出來的,而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藝術手段,對近代電影的發明和現代電影美術片的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導作用。如今,中國皮影被世界各國的博物館爭相收藏,同時也是中國政府與其他國家領導人相互往來時的饋贈佳品,由此可見,皮影藝術在中國乃至世界上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蠟燭或燃燒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演戲,是中國漢族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用手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戰國,興於漢朝,盛於宋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皮影戲
英文名:- show
所屬:中國
類別:藝術
興起:始於戰國,興於漢朝,盛於清代。
別名:驢皮影、影子戲、燈影戲。
3. 關於皮影戲的句子有哪些
1、皮影是精選優質牛皮、羊皮、驢皮等獸皮為原料,經過泡制、刮薄、磨平,呈透明狀,再將人物、花草、器物圖案描繪於其上,用斜刀、平刀、三角刀等刀具刻鑿後,予以染色描繪而成。
它的人物形象多是側面造型藝術,雖然只有半面側影,卻把人物性格刻畫得誇張強烈,四肢靈活,能表演出許多優美動作。皮影與民間剪紙藝術相通,汲取剪紙藝術的方法,其造型優美,線條流暢,富有韻律,紋路疏密和諧,花紋圖案富有裝飾性,透明鮮麗。
2、掛起白幕,敲起鑼鼓點,燈光中映出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說唱中道出人世間悲歡離合……這是流傳於中國民間的古老藝術。也許在您童年的記憶裏,在家鄉,有一種彩色的影人,它在人們的擺弄下,可以表演出各種好玩的動作,人們就被它吸引著,這就是廣泛流傳於民間的中國皮影。
3、六月棲棲,風荷簇擁。入夢千回,哼一曲傳統戲調、賞一出古樸皮影、吟幾首唐詩宋詞,仿佛置身於千年流轉的舞臺,隨處都是一幅意境無限的水墨畫。
紅色的演出臺下,已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人們低聲的交談,孩子們清脆的笑聲,整個現場彌漫著濃濃的溫情與神秘。
咚咚鏘、咚咚鏘……開場鑼鼓響起,白色的銀幕上頓時人影起舞。伴隨著激昂有力的唱腔,精彩的皮影大戲拉開帷幕。
4、敲起鑼鼓,吹響嗩吶,拉著二胡……陽春三月,在郊區一寺廟內,幾名來自陜西的民間藝人正在表演傳統的皮影戲。在藝人們精彩的表演下,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人物”被搬上臺,臺下不時傳來掌聲和孩童的笑聲……皮影戲最早誕生在兩千年前的西漢,發祥於中國陜西,成熟於唐宋時代的秦晉豫,極盛於清代的河北,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動影畫藝術。
5、在鄉下,一年之中最清閑的時光來臨了。村上的老人們開始籌劃,要唱一場皮影戲。
這是我童年記憶裏一段抺不掉的快樂時光。一出皮影戲要唱四五個小時。
前臺師傅一邊唱著走調的花鼓詞,一邊雙手靈活地舞著皮影,跟著劇情裏的人物同悲同喜;後臺師傅兼吹、打、拉、彈、唱於一身,腳敲鑼手打鼓,放下鼓錘又拉二胡,忙而不亂。劇目由主家選定。
如《薛仁貴征西》《羅衝掃北》《嶽飛傳》等。山村的夜晚因皮影戲而熱鬧,在當時沒有電視的年代裏,看皮影戲是一種絕好的娛樂方式。
隨著歲月的流逝,唱皮影戲的藝人已相繼離世,在鄉村再沒有皮影戲看了,看皮影戲已成為遙遠的記憶。在我的記憶深處,至今懷念那兒時看皮影戲的幸福時光。
6、皮影戲一出現以後,它就和講史說書結合起來,更多的是表演歷史故事和民間的傳說。又符合人們的希望和追求,所以群眾也很喜歡它。
人們圍坐在影窗下,看著出神入化的表演,聽著如泣如訴的唱念,品味著跌宕起伏的劇情,難免會與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情體驗聯系起來,常常莫名的感動。看似簡單而又平凡的皮影戲卻具有一種獨特的魅力。
7、而如今,一場皮影戲從開演到結束,觀者寥寥,除了老人就是小孩。看著眼前的情景,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時候觀看皮影戲的一幕幕來。
那時候,只要有皮影戲表演,村上的喇叭最先開始預報。老人帶著板凳三五成群地趕往戲場,買零食的則趕緊到場,期望能占個好位置,小孩們則是你追我趕,好不熱鬧。
一場皮影戲還沒有開始,整個戲場早已是人聲鼎沸了。8、透過雪白的幕板,一個個栩栩如生、色彩斑斕的皮影人物你來我往、嬉笑怒罵,人物活靈活現,情節真切逼人,讓觀眾看得眼花繚亂,忽而凝神屏息,忽而拍案叫絕,不少觀眾紛紛拿出自己的手機拍照留念,小朋友在一旁拍掌歡呼。
“太神奇了!”後面的觀眾不時伸長脖子,生怕錯過精彩畫面。現場也有很多年輕的80後:“小時候經常在老家看過皮影戲,人很多特別熱鬧。
搬到城市以後,就很少有機會再看到皮影戲了,今天實在太激動了!”9、皮影戲又名“燈影戲”,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道具戲之一,通過燈光把雕刻精巧的皮影映照在屏幕上,由藝人們在幕後操動影人,伴以音樂和歌唱來表演故事,是一種深受人民歡迎的古老而又奇特的戲曲藝術。皮影戲起源於漢代以前,發展於唐,興盛在宋朝。
陜西是中國皮影戲的發源地,其皮影之盛行至今仍為全國之冠。看著皮影藝人表演的精彩場面,臺上是緊鑼密鼓,影人槍來劍往、上下翻騰,或激昂或纏綿,有喜有悲、聲情並茂,動人心弦,熱鬧非常。
而臺下稀稀拉拉的人群,不禁讓人感慨萬千。10、有人在研究皮影的獨特魅力,說中國文化 、傳統文化,它有神秘感,對吧?玄學呀,也貫穿著中國傳統文化,這是一個很主要的東西。
玄,玄是什麼?玄就是神秘,那影戲吸收了各種戲曲的精華,使皮影戲更具有地方色彩和群眾性。我們皮影獨特的魅力在什麼地方?它有這一層影窗,那麼這一層影窗這一擋,對吧?就帶來了神秘感。
那麼觀眾不知道我們怎麼演的,對吧?那我們也盡量地讓觀眾感受到我們的藝術感染力。11、秋漸重陽,午時晴好,廢園左近觀瞻。
幾聲簫鼓,方寸顯坤乾。古韻新辭喚起,幕中影,皆是勝絕。
金風斂,遺芳夢室,教漢武魂牽。多情,應笑我,貪詞戀曲,不羨佛仙。
把戲衫除卻,虛度華年。昨日禦園影戲,到如今,俗雅相諧。
雲腴裏,尋龍無跡,龍在九重天。12、明。
4. 古人描寫皮影的句子
翻閱資料,想了解一下皮影戲的知識,無意中發現了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兩千多年前,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終日不理朝政。術士李少翁一日出門,路遇孩子們拿著布娃娃玩,影子倒影在地上,栩栩如生。於是,他用錦帛做成李夫人的樣子,塗上色彩,並在手腳處裝上木桿。入夜,在白色帳幔後面表演給武帝看,武帝龍顏大悅。這個載入《漢書》的愛情故事激起了我對久遠的皮影戲的興趣。
一個巨大的木頭匣子是匠人們表演皮影的戲臺,匣子正面是由大塊白布做成的皮影幕,影幕上方懸吊一盞燈泡;左右及後方是木頭墻壁,墻壁上繪畫了各種神仙的精美圖案;匠人們頭頂是露天。表演時,皮影匠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帶有濃厚鄉土氣息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場面十分熱鬧。再看臺下的鄉親們,各個捂著下巴看的正歡。
我們這些孩子們,最不安分,不僅愛站在臺前看,還愛鉆進臺下,看那皮影兒到底是用什麼刻制而成,那麼精巧生動逼真。看那戲班子,老藝人又如何把那剪紙一樣的牛皮人兒在幕布上挑撥的那樣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記得家鄉有一位叫旦旦娃的皮影老藝人,雙手挑線,生,旦,凈,醜無所不能。他唱腔圓潤、動聽,夜間可傳十裏之遙,是當地群眾最仰慕的民間藝人。這天晚上由他臺前主挑。我們看見那老人端坐在臺子正中,聚精匯神,異常認真,說,唱,念做一絲不茍。你看他一會兒雙槍對打,一忽兒縱馬飛奔,一忽兒跺腳吶喊助威,文武場面配合非常緊奏,十個指頭撥弄靈活,整臺戲被他一人耍鬧得異常紅火,我們往往看得如癡如迷。
5. 大家知道關於皮影的詩歌或是諺語嗎,再不然是對聯也可以
關於皮影戲的詩歌
(一)金色的早晨
那些黃金一樣的陽光
鍍滿了眼睛
你不知道
那時你身體裏的
還是窗外森林
或者麥田裏長出來的
你本來是黃金的
還是被鍍成黃金的
你黃金的目光
不長
也不短
放飛著金黃的風箏
(二)蛹說
從看不見
到看見
是孕育
從看見
到看不見
是生命的季節
從囚禁
到自由
是生命
從自由
到囚禁
是躲避
從蝸居
到飛翔
是掙脫
從飛翔
到蝸居
是享受
蛹不想飛
沒人認識
蠅不想睡
怕人不認識
更對詩歌在
關於皮影戲的對聯
1.隔紙說話 影子抒情
2.三根竹能文能武 一片皮呼聖喚賢
3.一口述說千古事 兩手對舞百萬兵
4.文臣武將三竹桿 男婚女配一張皮
5.有口無口口代口 似人非人人舞人
6.白晝間木人作怪 夜晚時皮影成精
7.請君更看戲中戲 對影休推身外身
8.千秋英雄燈下舞 萬古豪傑手內提
9.渾身武藝憑人舞 滿腹文章藉口傳
10.三根竹妙舞刀槍劍戟爭勝負 一片皮巧扮生旦凈醜有忠奸
PS:諺語實在是找不住了,見諒!??
6. 求~有關皮影的傳說和詩文~ 【最好一小時內回答~】提前說謝謝了~
皮影的傳說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漢武帝非常寵愛他的妃子李夫人。李夫人不幸去世,漢武帝非常悲傷,臥不安席,食不甘味,思念不已。齊人少翁是個好講神仙方術的人,他為了安慰漢武帝,自稱能將李夫人的靈魂招來。少翁用紙剪了李夫人的影象,到了夜晚在一頂方帳中點起燈燭,映出了這個影子。搖晃燭影中,隱約的身影翩然而至,又慢慢遠去,武帝癡癡的看著那個仿如李夫人的身影,淒然寫下: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這種用紙剪成人的形象,據說就是皮影藝術的起源。以後這種方法流傳民間,人們剪了人物表演,於是便產生了皮影戲。
皮影的詩文
《影戲》:
「燈火光中夜漏遲,風輪旋轉竟奔馳。過來有跡人爭睹,散去無聲鬼不知……」
《看燈影》:
「南舍新開影戲場,滿堂明燈照興亡。看看弄到烏江渡,猶把英雄說霸王。」
《做燈影》(燈謎詞):
「做得好,又要遮得好。一般也號子弟兵,有何面目見江東父老。」
(不知道夠不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