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樂器發展
論述中國民族樂器發展概況。
我國民族樂器品種豐富、歷史悠久、特色獨具。①在原始社會,人們利用勞動工具作為敲擊節奏的樂器,創造了多種演奏樂器,用來伴歌伴舞慶賀豐收和勝利打擊樂器有磐、鼓、鐘、柷,吹管樂器有塤等。
②奴隸社會,由於生產技術進步,促進了民族樂器的發展。周代的民族樂器達70多種,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有編鐘、編磬,吹管樂器有蕭、苼等,彈撥樂器有琴、瑟等,依制作材料之不同,樂器可分為八類,稱為“八音”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戰國到秦,樂器得到進一步發展。戰國初期曾侯乙大墓,有編鐘,音域可跨五個八度,十二律齊備,可自由轉調。樂器的產生和一定的勞動生產方式相適應,由不定音高到固定音高,由單音樂器到旋律樂器,由品種少到品種多樣,由打擊樂器到吹管樂器到絲弦樂器的長期發展過程。
③封建社會時期,隨著社會的變遷,時代的進展,民族樂器經過人們的不斷創造改革,變化很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來,民族樂器受到時代的束縛趨於消沈。
④新中國成立以來,民族樂器受到重視,得到空前發展。新型的改良樂器不斷湧現,如半音笛、轉調箏、帶鍵嗩吶、鍵盤排笙等。樂器的制作質量不斷提高,表現性能不斷完善,品種不斷增加民族樂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我國民族樂器約有兩百多種,按其演奏形式及音響效果分為吹拉彈打四大類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例如:
吹管樂器:笛子, “笛子”是我國傳統民族樂器中的吹管樂器。它體積小,攜帶方便,音色清脆明亮,表現力豐富,在我國民族音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笛子可分為梆笛和曲笛兩種。
梆笛,主要流傳於我國北方地區以伴奏梆子腔而得名,其外形細小,音色高亢明亮、旋律起伏跌宕、節奏活潑跳動、情緒熱情奔放。
曲笛,主要流傳於我國南方地區,由於昆曲伴奏或合奏。音色醇厚圓潤,風格抒情委婉柔美流暢具有濃郁的江南韻味。
拉弦樂器:二胡,“二胡”是我國點樂器中流傳最廣、最富有表現力的一種。常用五度定弦,其中低音區發音柔美、飽滿,高音區明亮,清麗。演奏技巧細膩,強弱變化自然,風格性強。最適於演奏柔美細致的抒情作品,也能表現出雄壯、活潑、激昂、深沈等各種情緒。采用特殊技巧,還可以模擬鳥鳴,鑼鼓,馬嘶等效果。
彈撥樂器:琵琶,“琵琶”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琵琶的表現力極為豐富,他的音域寬廣,音色多變。中高音區柔美、明亮,低音區粗厚、低沈。其演奏技巧豐富多樣,既能表現柔美,抒情的文曲。又能演奏雄壯激烈的武曲,常用於獨奏,齊奏,彈撥樂器合奏以及民族管弦樂合奏等。
打擊樂器:鼓類、鑼類、鈸類和板類,
“鼓類樂器”在我國有著古老的歷史,且種類繁多,有單皮鼓,堂鼓,定音鼓,排鼓等多種。
“鑼類樂器”,為銅制、圓形,用鑼錘敲擊發音有大鑼、小鑼、雲鑼、獅鑼、包鑼等多種。
“鈸類樂器”,為銅制、圓形,中部呈鍋形凸起,兩片為一副,相碰發聲。有大鈸、中鈸,小鈸等多種。
“板類樂器”為木質,形狀不一,有拍板、梆子,木魚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