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開發並重 傳承融合並舉 巍山致力打造歷史文化名城樣板

2022-12-12民俗文化71

近年來,巍山縣結合“雲南省美麗縣城”、“雲南省國際水平特色小鎮”、雲南省文明城市、雲南省園林縣城、雲南省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縣等工作,紮紮實實做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巍山古城得到了有效保護,古城基礎設施得到加強和完善,人居環境得到提升改善,旅遊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人民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如今,行走在巍山縣城的大街小巷,街道幹凈整潔,青石板鋪砌的街巷古樸自然,寧靜安逸。民居庭院內徑通幽、古樸自然,滿城綠樹紅花,藍天白雲與文物古建相襯,公園和廣場綠蔭環繞、鳥語蟬鳴。古城內隨處可見保留完整的百年老店,居民們在城內過著悠閑的慢生活,喝大碗茶、臨街下棋、提籠遛鳥原生態市井風俗得以長久延續……夜幕來臨,這座千年古城在燈光的映襯下,仿佛一曲調舒緩的音樂,在每一條街巷緩緩流淌。無論是本地居民還是外地遊客,都會情不自禁地為這座千年古都的美麗“蝶變”而感嘆,也為古城處處展現的美麗、清幽、潔凈的迷人魅力感到自豪。

科學制定規劃 完善古城保護體系

始建於明代的巍山古城一直是巍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得益於明代建城時的精心規劃,七百年來為巍山社會穩定、民族發展和進步做出了貢獻。巍山彜族回族自治縣成立六十多年來,通過科學規劃、嚴格管控、合理利用,完整保留了城池格局,歷史街區風貌和大量的古建築、古民居,為巍山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實施特色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早在1984年,巍山首輪縣城總規就確立了“保護古城、開發新區”的縣城建設方針。1994年1月,巍山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5年《雲南省巍山彜族回族自治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條例》頒布實施。

2007年,巍山縣人民政府委托上海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由阮儀三先生領銜編制了《雲南巍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規劃》按照“尊重歷史、保持完整、延續文脈、凸顯特色”的原則,確定了巍山古城兩個歷史文化街區即“府城歷史文化街區(共21.3公頃)”和“衛城歷史文化街區(共37.3公頃)”在歷史文化街區的外圍還劃出了一定範圍的風貌協調區,實行老城區和新城區分開的嚴格保護和發展模式。對於老城區主要是以古城格局、傳統街巷、整體風貌、重點文物、歷史建築、老字號和古樹名木為重點內容。

2008年9月雲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實施《雲南巍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09年又對《巍山縣城總體規劃》做了進一步修改完善,並於2010年3月批準實施。2015年,設立巍山彜族回族自治縣古城鎮村及風景名勝區保護建設委員會,成立充實了古城保護管理專職機構和隊伍。2015年5月,為確保保護規劃的實施,結合巍山實際,對《雲南省巍山彜族回族自治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條例》進行了修訂,並經雲南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實施,為巍山古城保護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撐和更切合實際的行動指南。

嚴把風貌關 確保古城真實完整

2011年,南詔古街被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直至今天,巍山城市街區歷史風貌保持完整,空間尺度全面保持了明清山水城市“親和、疏朗、富有生機而不乏秩序感”的明顯特征。這與歷屆縣委政府對古城風貌的的嚴格把控密不可分。巍山歷屆縣委、縣政府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工作始終懷著敬畏之心、自豪之情、歷史之責,寧可“抱著金飯碗過窮日子”,也不對古城進行任何過度開發。同時,嚴格審批管理,巍山古城歷史街區嚴格控制新建,對於必要的建築修繕和設施更新,嚴格按照“控制高度”“不改變原貌”和對新式建築、超高建築“只拆不建”的原則實施。

近年來,巍山縣委、政府不斷加大巍山古城保護開發力度,改善旅遊區通達通行條件,完善配套設施,累計投資5.5億元,對古城15條街道進行恢復性建設、8條街道臨街建築進行風貌整治。開發文獻、北隅、文華等新區,緩解古城壓力;搬遷巍山一中,完成了滇西規模最大、雲南第二的文廟片區開發建設;搬遷縣人民醫院,完成巍山南詔博物館打造並投入運營,為遊客免費提供了新的旅遊景點;完成文華中學、縣城農貿市場、大牲畜和木材交易市場搬遷;推進巍山古城功能疏解,逐步將20多個行政機關遷出古城核心區。

巍山縣人民醫院建院伊始就位於巍山古城東北隅等覺寺(第七批國寶單位)片區。為疏解古城核心區人口和產業壓力,修復文物古建,展示千年南詔文化特色,2015年投資6363萬元,實現了縣人民醫院搬遷和南詔博物館的建成。南詔博物館是一所具有南詔歷史文化特色,集文化遺產展示、收藏、學術交流、歷史文化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規劃總用地面積16980.18平方米,現有館藏文物3600余件,展覽主要由南詔歷史文化展、等覺寺(太陽宮)建築藝術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片展、文物保護單位圖片展,碑廊等常設展覽及1處臨時展覽組成。南詔博物館建成開放,極大地豐富了當地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帶動了周邊相關旅遊產業發展,成為了巍山對外宣傳、文化交流、旅遊接待的重要陣地和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社會科學普及教育的重要基地,有力的促進了巍山縣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巍山還采取政府收購、動員財政供養人員帶頭和產權所有人按規定拆除自建、風貌改造、強制拆除等方式,開展古城核心區範圍內超高超限建築和與風貌不協調的臨時建築物、構築物拆除專項整治,先後完成了近2000多戶居民屋頂私搭亂建的治理工作。通過抓實“建、拆、改、管”,著重突出古城提升,發揮豐富的文物古跡價值和多元的民族文化旅遊資源。對於不符合風貌的現代建築和臟亂差的臨時建築堅決拆除後,打造成綠色文化公共空間,建成曙光公園、菜秧河公園、文華公園等6個公園。開展管線入地和箱體偽裝工程,拆除與古城風貌不相協調的廣告牌、招牌,啟動了太陽能整改工作,全面提升了巍山古城的質樸感和品質感,確保了巍山古城整體風貌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傳承融合並舉 綜合保護歷史建築

巍山古城現有掛牌保護古建築400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72處,未列級不可移動文物208處,歷史建築65處,重點古民居55處)。這些古建築是巍山古城“歷史記憶的符號”和“文化發展的鏈條”,承載著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積澱,見證了千百年歷史的滄桑變化。

2019年底,巍山縣被列入雲南省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縣,隨後多次開展文物和歷史建築田野普查,通過專家審查、公示,經縣人民政府批準,按照應保盡保的原則,全縣新增47處歷史建築,對確定的72處文物保護單位、208處文物登錄點、65處歷史建築已全面完成建檔掛牌和信息庫建設工作,積極爭取資金進行搶救性修繕。針對歷史建築和重點保護古民居存在用電線路老化等安全隱患,投資300萬元實施了“智慧用電”項目一期工程建設,對掛牌保護古民居進行搶救性修繕和環境綜合整治,確保建築不倒不破不漏和幹凈整潔。

註重挖掘歷史依據。通過聽取老居民回憶巍山的歷史記憶,講好巍山故事,精準保留古城的歷史文化符號和信息;按照原材料、原工藝、原形制、原結構“四保存”原則強化歷史建築及古民居的修繕保護;實行政府獎補政策、鼓勵群眾居留,最大限度地延續原業態、留住原住民;調動社會力量,充分發揮古城社區的作用,讓古城居民自覺、自願參與歷史建築和古民居保護利用工作。

創新活化利用。註重古城區與開發區建設相銜接,積極出臺古建築古院落活化利用獎補辦法,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古民居保護和活化利用。目前巍山古城已有較多歷史建築和古民居院落用於民宿客棧、特色餐飲、非遺傳承、文化傳播等行業,變成了向公眾敞開大門的民宿客棧和文化傳播場所。趙進士故居、古城客棧、喜舍等一批特色民宿客棧遍地開花,“百院珍瓏”初現成效,在使歷史建築和古民居得到較好保護的同時,有效助推了全縣旅遊文化產業的發展。

針對古建築修繕資金嚴重缺乏和活化利用率不高的實際情況,巍山縣政府鼓勵有經濟實力且對歷史建築感興趣的企業或社會人士,按要求對古建築進行修繕、經營和管理。在遵守“不改變原狀”及“修舊如故”原則上確定修繕方案,自籌資金完成修繕後,對古建築擁有最多不超過20年的無償使用權,房屋產權則歸國家所有。目前,施家宅院、劉家宅院等十多處古建築被就地認養,同時指導認養企業或個人充分挖掘古建築老宅的家規家訓,優秀傳統道德觀念,打造符合巍山特色的傳統院落用於民宿客棧、特色餐飲、非遺傳承、小型博物館、民俗館等特色文化項目。

頤和·耘熹進士第文化精品酒店坐落於巍山古城核心區,由光緒十八年(1892年)參加光緒壬辰科殿試中進士二甲趙國泰的舊居,耗時七年修繕而成。巍山龍驛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福雲介紹,酒店從設計開始到整個項目落地,無一不竭盡全力,由安縵設計師和中國設計院總建築師頂級團隊強強聯手,傾力打造。在修繕過程中,秉持著修舊如舊的理念、不惜工本的精心修葺。耘熹酒店占地面積1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設置有16間客房,完全沿用了當年古宅的格局,甚至連房頂的沿梁都僅僅是做了清潔和維護,構造沒有做任何改動,堪稱一座活著的“博物館”。目前,耘熹進士第文化精品酒店正在進行體驗入住,抓緊完善,爭取早日正式投入營業。

2011年南詔古街被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2018年巍山縣城成功創建雲南省衛生縣城、文明城市,2019年成功創建雲南省園林縣城,巍山古城被命名為“雲南省國際水平特色小鎮”,2020年巍山縣城被命名為“雲南省美麗縣城”。

通過抓實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如今的巍山古城越來越散發著迷人的魅力,最完整的古代城池建築文化內涵和的人文環境(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大特征得以彰顯,為巍山歷史文化名城的開發利用構建了真實、完整、戰略性的發展藍圖。美國開闊地計劃總裁、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中藝術交流中心常務理事傑瑞德·艾德曼,對於巍山古城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獨特的情懷,近年來幾乎每年都要到巍山考察。他對巍山古城的保護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巍山古城和文化遺產的保護是成功的,其歷史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得到了充分體現。”

近日州委、州政府“大祥巍一體化”現場辦公會明確提出,巍山要深刻認識在全州發展格局中的突出特點和地位作用,成為歷史文化名城樣板、文教科創新城、民族團結進步標桿。巍山縣文管所副研究館員劉喜樹多年來一直從事文物保護工作,他表示,巍山古城是一座活著的古城,成績來之不易。州委、州政府對巍山發展的定位,對巍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劉喜樹認為,要把巍山縣建成歷史文化名城樣板,一定要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巍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條例的框架下,認真履職做好古城保護工作,嚴格把控古城風貌。另外,要深入挖掘古城文化,延續歷史的文脈,讓巍山歷史文化名城真正活起來。

記者:阿世剛 楊大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