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觀園┃奇異的僰人懸棺葬

2024-10-06民俗文化64

手閱原創:紅色歷程 吳聃

四川省珙縣有兩個名叫麻塘壩和蘇麻灣的偏僻山鄉,周圍群山起伏,奇峰突兀,長勢雄偉,蔚為壯觀。但最引人註目的,是在那百仞懸巖的石壁之上密布的小黑點和黑色的長方塊,影影綽綽,神秘莫測。你若走近細看,或在望遠鏡的窺探下,就會發現那些密密麻麻的小黑點,卻是人工在巖壁上開鑿的方孔,不少方孔內還插著殘存的木樁;而那黑色的方塊竟是擱置在木樁上的一具具古老的棺材。這就是文明於世的“僰人懸棺”。

懸棺之謎_懸棺葬是哪個民族_懸棺

懸棺

僰人為何懸棺高巖絕壁?這種葬俗是怎樣形成的?在科學尚不發達的古代,僰人用什麼方法把幾百斤重的棺木架置在懸巖之上?這一連串的疑問,吸引了無數好奇的遊客,以一睹驚險奇絕之狀為快,更引來了不少中外專家、學者,涉足考察,以探索其中的奧秘。

現在,我們就來展開歷史的畫卷,去追逐僰人懸棺葬的產生、發展和衰落的蹤跡吧!

自從十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人類產生原始的宗教觀念以來,便有了喪葬習俗。目前 人們較為熟悉的葬俗有土葬、火葬、水葬、風葬等等。除此以外,在我國古代東南沿海和長江流域的廣大地區還有一種非常奇特的葬俗,即人死後並不將屍體埋葬,而是殮入棺木後高高置放於臨江面水峻峭的懸巖之上,其形式,或將棺木放入懸巖上的天然洞穴或人工開鑿的洞穴之中,或在巖壁上鑿孔打樁,置棺木於木樁上。考古學家把這種葬俗稱為“懸棺葬”,其實仍屬於風葬。懸棺葬是我國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文化遺存。

四川省南部珙縣的懸棺葬不僅分布密集,而且多是在懸巖峭壁上鑿孔打樁放置棺木。因珙縣等地古為名“僰人”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有“僰道”之稱,故這一帶的懸棺葬被稱之為“僰人懸棺”。珙縣懸棺葬,其數量之多,葬式之典型,從本世紀三十年代開始便聞名遐邇,為中外矚目。珙縣的懸棺葬,僅洛表麻塘壩和曹營鄉蘇麻灣兩處,至今仍有兩百多具。

麻塘壩在距今約兩百年前還是南廣河之流螃蟹溪的寬闊河床,東西寬四百米至一千米,南北縱深約五千多米,因河水早已幹涸而形成為長條形大壩,早年僰人居住此地,故又名“僰川溝”。這一帶為石灰巖地形,周圍山勢崔巍,峰巒挺拔,壩上田疇沃野,竹木蔥蘢,茅屋農舍掩映其間,構成一幅綺麗的田園風光。奇異的懸棺葬就分布在麻塘壩東西兩側鱗次櫛比的二十八座陡峭山峰的巖壁上。僅“棺材鋪”、“獅子巖”、“九盞燈”三座懸崖上,目前尚有懸棺四十多具。懸棺距地面高度一般為幾米至幾十米,位置最高的要數麻塘壩南面的老鷹巖上的懸棺葬,距地面竟達一百米。老鷹巖巖壁如刀削,巖頂上有一大塊突出的巖檐,可遮風擋雨,在緊靠巖檐絕壁的木樁上架置了十具棺木,其驚險之狀,令人嘆為觀止!

在麻塘壩僰人懸棺葬周圍的巖壁上,有一幅幅色澤艷麗的巖壁畫,大多為紅色彩繪,也有白色繪制的圖像。巖畫數量很多,分布甚廣,幾乎凡是有懸棺葬的山巖都伴有巖畫。巖畫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牽馬放牧、垂鉤釣魚等生產畫面,也有舞蹈、武術、賽馬、球戲、踢毯等文娛活動的場景,此外還有許多銅鼓、方塊等圖像。巖畫構圖簡練,線條粗獷,形象生動,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族風格。

在麻塘壩東北面不遠的曹營河畔的蘇麻灣,懸棺亦十分密集。蘇麻灣重巒疊嶂,怪石崢嶸,山光水色,相映成趣,素有“天堂村”的美名,在天堂村對面曹營河南岸長達五百多米的石灰巖峭壁上,至今還有懸棺五十多具。特別是在一處距河面五十多米的絕壁上鑿孔打樁,重疊架置的棺木竟多達三十多具,昂首仰望,震撼人心!

據考察,珙縣僰人懸棺均由長兩米左右的楠木或馬桑木的整段圓木刳制而成。一具棺木連同屍體和隨葬物品重達五六百斤。要將如此沈重的棺木重重疊疊擱置在淩空的懸巖絕壁上,在技術落後的古代少數民族地區,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

一九七四年四川省博物館曾在麻壩塘清理了十具僰人懸棺,人骨架中男女老幼俱全。棺內清理出了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衣服、桶裙,式樣奇特的男式三角褲等共一百多件,質料為絲綢、麻紡織品。據棺中所出青花瓷器分析,珙縣一帶的懸棺葬為明代遺存。

懸棺葬不僅分布在我國大陸南部的廣大地區,而且在臺灣島、日本琉球群島和東南亞,以及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亞和美拉尼西亞等海島地區均有分布。據研究,這種“親死不葬,懸棺高巖”的葬俗主要是海洋民族的風習。從各地懸棺葬的葬具來看,多為船形棺或獨木舟式棺材,而葬地的選擇又幾乎全在江河湖海之濱,這就充分反映出行懸棺葬的民族曾生活在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就目前所知,福建武夷山的懸棺葬年代最早,約為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存。這種葬俗越往大陸內地西南深入,時代越晚。四川珙縣等川南地區的懸棺葬為明代,已接近這種葬俗的尾聲。這是因為懸棺葬俗最早起源於東南沿海古越人中,隨著古代越人溯長江而上的遷徙足跡而流傳到了西南地區。明代中期以前僰人在雲貴川三省交界地區勢力強大,以至“攻城劫堡,擁眾稱王”,嚴重威脅中央王朝的統治。由於明統治者多次派重兵鎮壓,僰人勢力逐漸衰落。為了求得生存,一部分僰人不得不“變服從俗”,被迫與周圍的漢族或苗族同化。一部分僰人隱瞞了自己的族別,逃往深山老林並改變了一些固有的風俗習慣。因此,西南地區是懸棺葬俗也就隨著僰人的消亡而終止。

關於這種“懸棺高巖”所采用的方法,據文獻記載和實地考察有“自山上懸索下柩”和從巖腳鑿孔打樁、搭棧道層層上升兩種。然而這兩種方法對距地面或水面特高的一些懸棺葬都還無法作出完美的解釋。僰人懸棺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僰人高度的智慧和驚人的創造力。僰人懸棺之謎還有待科學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進一步的探索。

《歷史大觀園》1985年第3期封面及目錄:

懸棺葬是哪個民族_懸棺_懸棺之謎

懸棺_懸棺葬是哪個民族_懸棺之謎

本文系轉載,所有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相关文章

阿昌族的傳統服飾有哪些特色?

阿昌族的傳統服飾有哪些特色?

1、節日:阿昌族各地節日眾多。從阿昌族的民族節日裏可看到受漢、傣等民族文化及佛教文化的影響。戶撒阿昌族的節日比較多,有趕擺、潑水節、進窪、出窪、燒白柴、火把節、換黃單、過新年、澆水花等,這些節日與小乘佛教信仰有關。其中,“做擺”活動近年來規模越來越大,也是各村寨及阿昌族與傣族民間交往的重要方式。...

中國古代奇特的懸棺葬

人總有一死,屍體總要處理。你知道我國古代有多少種葬法嗎?也許你知道土葬,火葬,還有水葬、鳥葬(也叫天葬)、獸葬,但還有一種很獨特的葬法——懸棺葬嗎? 懸棺葬就是利用木樁或天然巖縫把灌木懸置於懸崖峭壁之上,或者把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巖洞之中的一種葬法。懸棺的形勢主要有船型和長方形兩種。 據統計,我...

神秘的僰人懸棺 筠連人你看到過嗎?

神秘的僰人懸棺 筠連人你看到過嗎?

神秘的僰人懸棺 “僰人”是一個有著距今2600多年歷史,並存世2200多年的古老民族。他們先後被稱作濮人、僰人、都掌人等,是一個使用銅鼓的民族;他們能歌善舞,口頭文學和民間文化豐富多彩;他們淳樸、仁道、不畏強權,歷史上為開發西南僰道作了卓越的貢獻;他們留下的珍貴歷史文化遺跡僰人懸棺,被稱為“中國懸...

懸棺葬之謎 中國古代懸棺葬是如何做到的

懸棺葬,是我國古代葬文化其中的一種,人死後會將親屬的遺體放入棺中,將木棺插入懸崖絕壁的木樁上崖洞中,他們為什麼會選擇這種埋葬方式呢? 崖葬,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葬式之一 。屬崖葬中的一種 。在懸崖上鑿數孔釘以木樁,將棺木置其上;或將棺木一頭置於崖穴中,另一頭架於絕壁所釘木樁上 。人在崖下可見棺...

夢見親人變成僵屍

夢見親人變成僵屍

做夢夢見親人變成僵屍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夢見親人變成僵屍?大魚解夢提醒大家有時候夢展現的並不光是事物的好壞,還將從心理學角度闡釋夢見親人變成僵屍的種種因緣,並輔以真實的案例解析來幫大家分析夢見親人變成僵屍的詳盡含義。 夢見親人變成僵屍是什麼意思 夢見親人變成僵屍,意味著自己精神比較緊張,需要好好休息...

《登山裏許》全文翻譯是什麼?

《登山裏許》全文翻譯是什麼?

登山裏許並不是一首詩詞,而是出自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遊記——《徐霞客遊記》其中的一句話,原文如下: 登山裏許,飛流汩然下瀉。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從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業已上登,不及返顧,遂從三姑又上半裏,抵換骨巖,巖即幔亭峰後崖也。巖前有庵。從巖後懸梯兩層,更登一巖。巖不甚...

三峽懸棺怎麼放上去(長江三峽懸空棺的千古未解之迷,揭秘懸棺葬是如何吊上懸崖的?)

去過長江三峽遊覽的網民都曉得在巫峽的懸崖絕壁上,有著許多棺木,那些高高的矗立在懸崖上的棺木又被成為懸棺葬,而懸棺葬是如何上去的呢?來和小編一塊兒來看看古代人的聰慧吧。 三峽懸棺的未解之迷 三峽懸棺,是古時候巴人的一種下葬方法。古代人逝世後,他的家裏人會挑選河流沿岸地區懸崖絕壁的半腰部位,這兒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