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裏許》全文翻譯是什麼?
登山裏許並不是一首詩詞,而是出自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遊記——《徐霞客遊記》其中的一句話,原文如下:
登山裏許,飛流汩然下瀉。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從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業已上登,不及返顧,遂從三姑又上半裏,抵換骨巖,巖即幔亭峰後崖也。巖前有庵。從巖後懸梯兩層,更登一巖。巖不甚深,而環繞山巔如疊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巖為室曲直高下隨巖宛轉。
翻譯:
登上山走了一裏多路,就看見山泉汩汩地往下流瀉。俯身鳥瞰下面,也有高聳的巖壁,清泉水從巖壁的半腰處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興致。然而業已登上三姑峰,來不及返回光顧,於是從三姑峰又再上行半裏路,抵達換骨巖,換骨巖就是幔亭峰的後崖,換骨巖前面有座庵。從換骨巖後面架設的兩層懸梯,又登上另外一懸巖。懸巖不很深邃,環繞著山巔有如疊嶂。當地人用木板沿巖壁修築房屋,有的彎曲,有的筆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順著宛轉的巖壁修築。
註釋:
三姑:地名。
幔亭峰:山峰名。
創作背景:
徐霞客的遊歷大致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始自丁未年(1607年)泛舟太湖、登洞庭山,但因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雖然他的母親也鼓勵他,並為他制作遠遊冠,以壯行色,但直到天啟五年(1625),他每次出遊的時間都不會太長,甚至有些年整年家居未出。例如萬歷三十八年(1610)、三十九年(1611)、四十年(1612)、四十三年(1615)、四十五年(1617)、四十七年(1619)、天啟元年(1621)、二年(1622)都未出遊;泰昌元年(1620)出遊63日;天啟三年(1623)出遊54日。第二階段則自天啟五年(1625)他母親王孺人逝世後直到崇禎十二年(1639),他的旅遊“不計程亦不計年,旅泊巖棲,遊行無礙”,這期間歷遊浙、閩、贛、楚、粵西、黔、滇等地。吳國華為徐霞客作《壙誌銘》,說他的遊歷“最奇者,晚年流沙一行,登昆侖天柱,參西番法寶,往來雞足山中,單裝徒步,行十萬余裏,因得探江河發源,尋三大龍脈”。
徐霞客的遊歷日記,在他自己有生之年並未加以整理編次。他於崇禎十三年(1640)從雲南回到故家之後,將遊歷所記原稿托給他的家庭教師季夢良整理。季夢良先是推辭,後來要接受這項任務之時,徐霞客就過世了,這些文稿被徐的友人王忠紉攜去,但此時文稿已有部分遺失。不久,王前往福建任官,僅將原稿略加排序,即交徐霞客之子徐屺帶回。徐屺仍將文稿托給季夢良說:“非吾師不能成先君之誌也。”於是季夢良“遍搜遺帙,補忠紉之所未補,因地分集,錄成一篇”。《徐霞客遊記》形成一部完整著作形式,是季夢良的整理之功,這也是《徐霞客遊記》的第一個抄本。
遊記簡介:
徐霞客遊記》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做了詳細記錄。
《徐霞客遊記》是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描繪了中國大好河山的風景資源,此外優美的文字也使之成為文學佳作,在地理學和文學上都有著重要的價值。
作者簡介:
徐霞客(1587—1641),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別號,江陰(今江蘇江陰)人,明代地理學家。他從22歲起第一次到太湖地區進行考察,直到逝世的30多年間,幾乎每年都要外出進行地理考察,足跡踏遍了中國的16個省市。他把自己的考察所得記錄下來,這就是聞名於世的《徐霞客遊記》。這本書以散文和日記體的形式,記載了徐霞客在遊歷中所經歷和觀察到的各種地理現象、自然規律、氣候狀況、動植物情況,乃至少數民族地區的風俗習慣、經濟狀況等。他特別考察和研究了中國石灰巖地貌的分布區域、地貌特征及其發育規律,比西方人的考察早了二三百年。這部著作是中國地理史上的重要著作,在世界地理學史上也有著重要的地位。徐霞客對中國水文地理學的發展也故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對長江和盤江作了詳細的考察後,寫了《江源考》和《盤江考》。這兩部書是水利科學史上的重要著作。
《登山裏許》出自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
原文:
登山裏許,飛流汩然下瀉。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從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業已上登,不及返顧,遂從三姑又上半裏,抵換骨巖,巖即幔亭峰後崖也。巖前有庵。從巖後懸梯兩層,更登一巖。巖不甚深,而環繞山巔如疊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巖為室曲直高下隨巖宛轉。
譯文:
登上山走了一裏多路,就看見山泉汩汩地往下流瀉。俯下身去鳥瞰下面,還有高聳的巖壁,清泉水從巖壁的半腰處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交相輝映,讓人的興致變得非常好。但是已經登上三姑峰,來不及返回去看,於是從三姑峰又再上行半裏路,到達換骨巖,換骨巖就是幔亭峰的後面懸崖,換骨巖前面有座庵廟。
從換骨巖後面架設的兩層懸梯,又攀登上另外一處懸巖。懸巖不是特別深邃,環繞著山巔有如疊嶂。當地人用木板沿巖壁修築房屋,有的彎曲,有的筆直,有的高聳,有的低矮,都是順著宛轉的巖壁來修築的。
註釋:
三姑:地名。
幔亭峰:山峰名。
創作背景
徐霞客遊覽黃山後,即入福建崇安,開始了他的武彜之旅。武彜山,今稱武夷山,位於福建崇安先城南15公裏處,是海拔600米左右的一片低山,方圓60公裏,有36峰布列在武夷溪兩岸,乘船遊溪,可兼覽山水之勝。
作者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明朝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的作者,被稱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誌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 。"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 ,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遊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徐霞客遊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徐霞客遊記》開篇之日(5月19日)被定為中國旅遊日。
登山裏許,飛流汩然下瀉”的意思:登上山走了一裏多路,就看見山泉汩汩地往下流瀉。該句選擇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這是一本以日記體為主的地理著作,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重要的價值。
原文節選
登山裏許,飛流汩然下瀉。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從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業已上登,不及返顧,遂從三姑又上半裏,抵換骨巖,巖即幔亭峰後崖也。巖前有庵。從巖後懸梯兩層,更登一巖。巖不甚深,而環繞山巔如疊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巖為室曲直高下隨巖宛轉。
譯文
登上山之後走了一裏多路,就看見山泉汩汩地往下流瀉。俯身鳥瞰下面,也有高聳的巖壁,清泉水從巖壁的半腰處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互輝映,令人有非常好的興致。然而已經登上了三姑峰,來不及返回光顧,於是從三姑峰又再上行半裏路,抵達換骨巖,換骨巖就是幔亭峰的後崖,換骨巖前面有座庵。從換骨巖後面架設的兩層懸梯,又登上另外一懸巖。懸巖不很深邃,環繞著山巔有如疊嶂。當地人用木板沿巖壁修築房屋,有的彎曲,有的筆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順著宛轉的巖壁修築。
《徐霞客遊記》簡介
《徐霞客遊記》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遊記,書中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做了詳細記錄。
《徐霞客遊記》是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開山之作,將中國大好河山的風景資源描繪了出來,此外優美的文字也使之成為文學佳作,在地理學和文學上都有著重要的價值。
登山裏許並不是一首詩詞,而是出自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遊記——《徐霞客遊記》其中的一句話,原文如下:
登山裏許,飛流汩然下瀉。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從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業已上登,不及返顧,遂從三姑又上半裏,抵換骨巖,巖即幔亭峰後崖也。巖前有庵。從巖後懸梯兩層,更登一巖。巖不甚深,而環繞山巔如疊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巖為室曲直高下隨巖宛轉。
翻譯:
登上山走了一裏多路,就看見山泉汩汩地往下流瀉。俯身鳥瞰下面,也有高聳的巖壁,清泉水從巖壁的半腰處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興致。然而業已登上三姑峰,來不及返回光顧,於是從三姑峰又再上行半裏路,抵達換骨巖,換骨巖就是幔亭峰的後崖,換骨巖前面有座庵。從換骨巖後面架設的兩層懸梯,又登上另外一懸巖。懸巖不很深邃,環繞著山巔有如疊嶂。當地人用木板沿巖壁修築房屋,有的彎曲,有的筆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順著宛轉的巖壁修築。
註釋:
三姑:地名。
幔亭峰:山峰名。
創作背景:
徐霞客的遊歷大致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始自丁未年(1607年)泛舟太湖、登洞庭山,但因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雖然他的母親也鼓勵他,並為他制作遠遊冠,以壯行色,但直到天啟五年(1625),他每次出遊的時間都不會太長,甚至有些年整年家居未出。例如萬歷三十八年(1610)、三十九年(1611)、四十年(1612)、四十三年(1615)、四十五年(1617)、四十七年(1619)、天啟元年(1621)、二年(1622)都未出遊;泰昌元年(1620)出遊63日;天啟三年(1623)出遊54日。第二階段則自天啟五年(1625)他母親王孺人逝世後直到崇禎十二年(1639),他的旅遊“不計程亦不計年,旅泊巖棲,遊行無礙”,這期間歷遊浙、閩、贛、楚、粵西、黔、滇等地。吳國華為徐霞客作《壙誌銘》,說他的遊歷“最奇者,晚年流沙一行,登昆侖天柱,參西番法寶,往來雞足山中,單裝徒步,行十萬余裏,因得探江河發源,尋三大龍脈”。
徐霞客的遊歷日記,在他自己有生之年並未加以整理編次。他於崇禎十三年(1640)從雲南回到故家之後,將遊歷所記原稿托給他的家庭教師季夢良整理。季夢良先是推辭,後來要接受這項任務之時,徐霞客就過世了,這些文稿被徐的友人王忠紉攜去,但此時文稿已有部分遺失。不久,王前往福建任官,僅將原稿略加排序,即交徐霞客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