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 由原始牲畜,逆襲天蓬元帥,又變成生肖,豬都經歷了什麼
藏於不竭之府者,養桑麻育六畜也。 ——《管子·牧民》
古代所說的六畜,指的是牛、馬、羊、豬、雞、狗。牛的作用是耕地,馬的作用是乘坐,羊的作用是出產毛絨,雞的作用是產蛋和司晨,狗的作用是看家護院,而豬的作用就是提供肉食。
上古時期,豬與人的關系就非常密切
作為六畜之一的豬,其實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甚至在遠古時期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比如紅山文化出土的玉豬龍,又名玉獸玦,從它的器型分析應當是一種配飾,而且出土時位於死者胸前。除了配飾玉豬龍,還有許多器型較大的玉豬龍,專家推測為祭祀的神器,先民作為自己的圖騰,執行著溝通天地、溝通神靈的職能。因此,這種豬與龍合體的形象,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標誌物。這種觀念或許與豬在農耕時代的重要地位有關,比如家這個字,字形的含義即"房舍裏面豢養豬"的意思。
豬與星象有著密切關系
許多上古文獻中,把豬與北鬥七星聯系起來,提出了"鬥為彘星"的觀念。比如在《初學記》中引用了《春秋說題辭》的記載,"鬥星,時散精為彘,四月生,應天理。"意思是說,北鬥諸星聚合的時候就是北鬥七星,分散的時候就化成豬的樣子。並且說豬的孕產期為四個月,正好對應四季,天理的循環往復。除此之外,《山海經》的"海內經"篇,還有"司彘之國"的記載,司,有觀察、掌握的意思,"司彘"就是通過觀測彘星變化規律以確定區分季節的國家,這裏的"彘星"所指,也是北鬥七星。
上古時期,軒轅黃帝氏族有祭祀豬神的傳統,把觀測北鬥的巖石臺上雕刻巨大的豬首,叫做"封豨巖",還記載有一種兩個豬首的北鬥豬神,在《山海經·海外西經》中,"並封在巫鹹東,其狀如彘,前後皆有首。"這個雙豬首的神物叫做"並封",因"封豨"即巨大野豬的意思,雙首豬就是"並列封豨",簡化為"並封",表示為是雌雄北鬥豬神的合體。部落酋長死後,要與雌雄北鬥豬神合葬,以示靈魂歸於上天。《淮南子·天文訓》中,揭露了雌雄北鬥豬神"並封"的天文學意義,"北鬥之神有雌雄,雄左行,雌右行。"雄,代表天,左行對應天球的順時針旋轉。雌代表地,右行對應地球的逆時針旋轉。
豬到帝車的形象演化
良渚文化遺址中,曾經發現了一個重要的文物,專家定名為"巡天圖",是一個神人騎著豬巡遊天地的形象,這個神人形象是北極大帝(北極星)。先民們很早就發現,北鬥七星是圍繞北極星旋轉的,把豬的象征"北鬥七星",作為北極大帝的坐騎,就是想象著北極天帝騎著北鬥豬神巡天的形象。天帝巡天,不用車仗,而是騎著豬,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時代尚沒有發明車輪。在車輪出現之後,北鬥七星不再是豬的形象,而是轉變為車架,於是在山東嘉祥的東漢武氏家族墓葬的雙闕石刻上,會發現天帝巡遊的工具變成了北鬥之車。
所以,在《史記·天官書》中記載,"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系於鬥。" 從這一段話中,除了發現北鬥七星的形象轉變,還可以看到,到了漢代,作為最重要的北極星鬥,七星仍然肩負著區分時令、校對農事的重要天文歷法作用,稱為"皆系於鬥"。漢武帝的小名為"彘兒",不是因為討厭他而叫他小豬,而是代表了文帝對自己這個兒子非常看重的意思。
豬與道家思想的關系
古人把北鬥七星各自安排了職責和名稱,一天樞、二天璇、三天璣、四天權、五玉衡、六開陽、七搖光。《晉書·天文誌》認為,北鬥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瑤光為星。 道教則把北鬥七星提升為更高級別,封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道法會元》卷一七一記載,"北鬥七晨,一曰九星。泥丸九宮中有帝席,魂神魄靈,分化列位,隱名曰天蓬,亦曰太微神。"北鬥七星,又叫天蓬星,或者太微星,那麼天蓬元帥,為什麼要定為豬的形象呢?這與道教的理念有很大關系,道家思想繼承了很多中國傳統的東西,比如上面所說的北極天帝巡天圖中,作為北鬥七星的最高神是諸神,而唐代鄭處海《明皇雜錄·補遺》中有個故事,是說一行大師通過控制北鬥星精靈變成的小豬拯救一位老人的兒子,並勸誡皇帝的故事,說明到了唐代,人們已經直接把北鬥星與豬聯系在一起。
古人是把北極作為宇宙的最高處,北極星就是一切星宿的中心點(因為所有的星宿都圍繞的北極星運轉),而環繞在北極星(北極大帝)身邊最近的就是北鬥七星,它率領著四方星眾圍繞帝星旋轉,就像是皇帝身邊的領侍衛內大臣。體現了北鬥七星的重要地位。古人還認為,蒼天似穹廬,地闊如棋局,北極就是全天最高處的穹頂,頂即天蓬,所以北鬥又稱為天蓬,"天蓬天極,升極於天",很多說法皆源於此。
豬與天蓬元帥的關系
至於為什麼天蓬元帥掌管的是水兵,自己又是天河元帥呢?曾侯乙墓中發掘出的一組漆畫,上面繪制的,就是豬八戒原型。而且,豬在黃帝內經裏走腎經,歸於北方,屬水性,而且豬又是北鬥,北方屬於水。立天之道以定人也,這樣綜合起來,由此豬神與天蓬相結合,北鬥七星就變成了有著豬形象的天蓬元帥。吳承恩先生的《西遊記》也有這個傳說的影子。再擴展一下思維,北鬥七星日夜不息圍繞帝星作為護衛,是否又有些許天宮護城河的意思呢?
順便再說一下,在《水滸傳》等小說中,經常可以看到丈夫把自己的妻子稱為"渾家"的說法,比如張青叫孫二娘就是這個稱呼。說起來,這個稱呼竟然也與豬有些關系。渾家,原本寫作"混家",看這個"混"字有水、有圈、有豬,這其實就是豬圈的意思。而"家"的本意,也是家中有豬的意思。所以,古人非常重視豬在自有財產中的重要意義,家裏有豬有女人才是家。古人說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意味著安居樂業,豬又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因此女人的原型就代表了家庭的生殖力,代表了後代繁衍,千秋萬代。所以,女人才有了"渾家"的叫法。
豬如何轉化為十二生肖
關於十二生肖的來歷,王充的《論衡·物勢》中記載,"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醜,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十一種生肖,加上《言毒篇》中"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正好有十二個動物,可以說是生肖最早的記載。
生肖為何取數十二?《周禮·春官·馮相氏》中寫道,"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周禮把時間分割以十二進制,一紀十二年,一年十二個月,一日十二時辰。而在《國語·晉語四》中,"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後漢書·荀爽傳》中甚至規定了天子的妻妾數量也必須按照十二,"故天子娶十二婦,天之數也。"
最後說說,豬是怎麼成了生肖之一的呢?民間有這樣的一個傳說。相傳,有一戶非常富裕的人家,只是因為缺少一個兒子可以繼承家業而苦惱不已。家人的誠心終於感動上天,於六旬時得了一個大胖小子,全家開心得不得了,恨不得告訴全世界,自己有後了。老家人還不放心,又找了相士來看面相。相士也說見這孩子寬額大臉,耳闊有輪,天庭飽滿,又白又胖,必然是個吃喝不愁的命數。
誰知這胖小子的確是"吃喝不愁"命數,自小只知衣來伸手,不習文武,不修農事,待到老父老母去世,家道迅速衰落,典賣家產,家仆四散。傻小子仍然毫不悔悟,吃光最後一粒糧食,居然把自己餓死了。到了地府,紅衣大判官一看,這麼富貴的面相,居然都能把自己餓死,確實也是個奇葩。但是這麼富貴的命數,怕是誤判,就帶到了閻王爺面前。
閻王爺找來生死簿和善惡簿,發現這胖小子的確沒有做任何壞事,整天就知道吃和睡,確實沒有危害人間。尋思了半晌,對胖小子說,你這種命數我還是第一次見,居然懶惰到這種地步,糟蹋了如此好命,也罷,就給你找個永遠吃喝不用動彈的差事吧。回身告訴判官,玉帝正愁找不到奇懶無比的人做第十二個生肖神,就罰他變成豬,送到天庭裏當生肖神,啥工作也不用做,到點出來晃晃就成。從此,胖小子成了天上的生肖豬神。所以《松霞館贅言》中記載,"於亥中,豬則飲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豬"。
"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的所有的故事和靈感都來自小編故鄉,部分圖片和參考資料,均來自互聯網,歡迎留言討論。
("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