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王宋恭帝?元順帝身世傳說雜考
德祐二年(1276)二月初五,臨安皇城裏舉行了受降儀式,宋恭帝趙顕(音顯)正式退位,三月二日,伯顏大軍入臨安,宋恭帝和母親全太後被送往大都,太皇太後謝道清不久之後也被迫北行。
這一年宋恭帝趙顕隻有6歲,比大多數亡國之君特別是亡國之君中的小孩子幸運的是,他沒有“被病死”,而是被封為瀛國公,過著沒有自由但衣食無憂的生活,到了1288年他18歲那年,忽必烈“賜瀛國公趙顯鈔百錠”,又給他安排了一個“有前途”的職業:“瀛國公趙顕學佛法於土番”。
趙顕出家學佛的地方是土番,也就是西藏。在藏文史料中偶有他之後的蹤跡:趙顕到西藏出家,得法號“合尊”,他潛心學習藏文,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年輕的趙顕在藏傳佛教界嶄露頭角,成為了佛教經論的翻譯家,還擔任過薩迦大寺的總持。據說他翻譯過《百法明門論》和《因明入正理論》,在扉頁留下了題字,自稱“大漢王出家僧人合尊法寶”,藏族史家也把他列入了翻譯高僧的名錄之中。
(宋恭帝趙顕)
本來趙顕好好的在當合尊法師,沒想到有件不靠譜的事把他牽扯進了另外一段奇葩歷史。
事情要先從後來的明成祖的一個軼事說起。
話說有一回明世祖朱棣觀賞歷代帝王像,先看宋朝皇帝,笑著說:“從宋太祖以下,雖然都是大鼻頭,倒也相貌清臒,跟老子宮廷裏那些太醫似的。”再看元朝皇帝,一個賽一個魁梧,朱棣評價說:“這都是吃綿羊肉吃的。”可是等到最後瞧見元順帝的畫像,他就奇了怪了,問身邊人:“為什麼這一個也長得像太醫呢?”
(宋朝歷代帝王圖)
(元朝歷代帝王圖)
朱棣你話裏有話啥個意思?這就涉及到一個關於元順帝身世的八卦傳說了。
據說元朝西北方面有一位回回郡主,姓罕祿魯,名叫邁來迪,非常崇敬佛法,曾經前去西藏朝聖,也不知怎麼的,就跟那位原本的宋恭帝、瀛國公,現在的合尊和尚對上眼兒了,於是兩人迅速好上了,回回郡主也有了身孕。時隔不久,有個元朝皇子跑去西北打獵,一眼就相中了邁來迪郡主,娶來當了老婆,郡主隨即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叫妥懽帖睦爾。過了幾年,元朝皇子當上了皇帝,就是元明宗;又過了些年,妥懽帖睦爾也當上了皇帝,就是元朝末帝元順帝(之前我們提到過元明宗和世㻋還有一個大兒子妥懽帖睦爾,並非八不沙所生,而是元明宗在西北的時候和一個回回女子賽義德 ·邁來迪 ·罕祿魯氏所生)。 這個八卦傳說說了半天,無非是想說其實元順帝壓根兒不是蒙古人,而是漢回混血,他也不是正經的鐵木真子孫黃金家族血脈,皮袍雖然穿在身,血管裏流著的是趙宋皇家的血。
這個八卦傳說裏,喜當爹的元朝皇子還有一個說法是圖帖睦爾,我們知道圖帖睦爾是元文宗,是元明宗和世㻋的弟弟,元順帝妥懽帖睦爾的叔叔,這就越扯越不靠譜了。
不過,這個不靠譜的八卦傳說估計是南宋遺民傳出來的,和幹隆是海寧陳家的兒子一樣,屬於生殖器種族革命的大招,元末隱士權衡的《庚申外史》中說:
國初收江南歸附時,瀛國公幼君也。入都,自願為僧白塔寺中,已而奉詔居甘州(今甘肅張掖)山寺。有趙王者,嬉遊至其寺,惜國公年老且孤,留一回回女子與之。延祐七年(1320年),女子有娠,四月十六日夜生一男子。明宗(元明宗和世 ,順帝之父)適自北方來,早行,見其寺上有龍文五彩氣,即物色得之,乃瀛國公所居室也。因問:‘子之所居得無有重寶乎?’ 瀛國公曰:‘無有!’固問之,則曰:‘今早五更後,舍下生一男子耳。’明宗大喜,因求為子,並其母載以歸。
明成祖這個元順帝(和宋朝皇帝一樣)也長得像太醫的故事是其中的最後一個。
袁忠徹又雲:“嘗時,侍文皇帝觀宋、元帝禦容,謂宋太祖以下氣象清臒,類太醫。元世祖以下,魁偉雄邁,都吃綿羊肉者。唯順帝類太醫,以為合尊之子之證。
永樂間,一日謁尚寶袁公,公曰:‘昨日同太監二人侍上位,看歷代帝王象。看到宋太祖,上曰果然面方耳大,又曰真宗而下諸象,清楚如今時太醫樣一般。看到元世祖,上曰北人南相。看順帝像,又曰此又如太醫樣,何也?不能對而退。’大父答曰:‘公尚不曉此耶?昔宋幼主顯之妻有娠,元明宗見貌美悅之,乃生順帝也。’尚寶因嘆不得以此對為恨。
其實看一下這個故事是誰傳出來的就明白了,自稱被朱棣詢問的人是袁忠徹,明朝初年第二號相面大師——第一號是他爹袁珙,就是著名的柳莊居士,一家子特異功能愛好者,你說該不該信他們。
(明明也是吃綿羊肉的)
可還別說,明朝人好多還真信,“夫妥歡為宋末帝子,不但袁公言之,先朝名人若楊公維楨、瞿公宗吉、黃公潤玉父子、葉公盛、羅公倫、何公喬新、程公敏政亦言之”,不但他們信,清朝的歷史學家萬斯同、趙翼,還有近代大學者王國維,他們都信,我懷疑幹隆身世的八卦傳說,就是清朝人根據這個創意山寨的。
其中萬斯同的《庚申君遺事》中引用關於這個問題的各種野史軼事最多,言之鑿鑿,還歸結為
順帝實幼主所生,其生之年大德七年庚申歲也。由此言之,則太祖六更之言既不爽,而容貌之類又不誣。天道元默,歷數莫逭,有若此夫。
宋太祖之德至矣。肇造帝業,不傳諸子而傳諸弟。太宗負約,金人之禍,舉族北遷,而太祖之末孫復紹大統,有江南者百餘年,為元所滅。而瀛國公之子,陰纂元緒,世為漠北主,天之報太祖一何厚哉!
這個八卦傳說各種版本之中時間、地點、人物線索大多不合,王堯、周清澍諸先生考證後認為這純粹是捕風捉影。首先是時間不對,元明宗出巡西北是延祐三年(1316),元順帝生於1320年,豈有奪人妻子(假定真有其事)過了4年之後才生出“遺腹子”的道理?從地理位置來看,元明宗出巡的是察哈臺汗國地面,在今新疆西北,巴爾喀什湖以東;趙顯在今天日喀則以西的薩迦寺修行,兩人不可能跑到數千裏之外的甘州去面基。
上文引用的版本或許是最頭頭是道的一個,但其中最重要的BUG是順帝生母邁來迪全名賽義德 ·邁來迪 ·罕祿魯氏,一個出身聖裔的世代穆斯林女子,大老遠從西北跑到西藏薩迦寺禮佛,這個概率幾乎為零,更遑論與合尊你儂我儂,珠胎暗結。
各種版本中最為誇張的是一貫有點三俗的蔡東藩先生的《元史演義》,其中說邁來迪是妓女,先後搭上宋恭帝和周王,這……來來來,你來講,不過蔡老要是頭條作者,擺明了要被封禁的。
(元順帝本人是蒙回混血沒錯,還娶了一個高麗女子)
無(報)獨(應)有(不)偶(爽),在元順帝退回漠北失去大都後,在蒙古人中間也流傳著一個和元順帝身世傳說類似的八卦故事,其主角就是研究元順帝面相問題的明成祖朱棣。
成書於明末的《蒙古黃金史綱》記載:
當彼之帝位被奪之際,烏哈噶圖可汗(元順帝)的弘吉剌哈屯(哈屯是蒙古語夫人之意,指出身弘吉剌部落的妃嬪)已懷孕三月,那哈屯以匿於甕中而落下了。漢人呼甕為‘缸’,蒙古則名之為‘博通’。彼哈屯為漢人朱洪武皇帝所收納,哈屯心想:“如分娩於七月之後,當視作己子而免於難,願天父憐憫,再添三個月,湊足十個月吧!”如此祈禱度日,上蒼垂恩,於十三個月上,生下一子。洪武皇帝的漢後也誕育了一個兒子。此時,洪武皇帝曾夢見二龍搏鬥而西龍乃為東龍所勝,敕令筮者蔔其吉兇。筮者說:“此非二龍,而為君之二子。居西者,屬漢後之子;其東者,則蒙古哈屯之子,將繼君之寶座而享天命。”對筮者的話,洪武皇帝不加辨別,以為“雖系後嗣,但母為敵人之後妃,此人生下的孩子,如即我位,顯然不好”。於是驅逐出宮,在長城外面替他修造了庫克和坦(蒙古語青色的城池,當指朱棣受封燕王所在的北京,地理位置不準確)住了下來。洪武皇帝在位三十一年而殂。漢地之君,第一代即洪武皇帝,其子(蒙古人不了解太子朱標的存在,以為朱元璋的孫子建文帝朱允炆是其兒子)建文皇帝,在位四年之後,弘吉剌哈屯之子永樂皇帝統率自己少數護衛與山陽之六千兀者人(指靖難之役時朱棣部下蒙古兀良哈三衛)、水濱之三萬女真人以及黑城的漢人整兵來伐,擒獲漢家洪武皇帝之子建文皇帝,捺銀印於頸而廢逐之。於是,烏哈噶圖可汗之子永樂皇帝為君,而漢家卻認為“真正吾皇之子作了皇帝,號曰永樂大明。
妹想到啊妹想到,濃眉大眼的草原漢子無聊起來也不遑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