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一定要知道的易經八卦常識(易經能算卦嗎?)
本文導讀
《易經》究竟可以用來做什麼?
有段時間看中醫養生類書到了一個瓶頸,總覺得各個說法都可有可無,打不成一片。
機緣巧合,見一個醫生朋友在讀《易經》,排八卦、看陰陽,很迷信的樣子。
我第一反應是把手掌伸過去:「幫忙算算我哪一年能成功。」
他認真跟我講:
《易經》不止是算命的,它是中國文化公認的原點,是經伏羲、周文王、孔子三代大人物之手流傳下來的哲學智慧,是計算機二進制的最早應用,是清華大學校訓的來源……
這些我多少都聽過,一句也沒往心裏去。但他接下來的話吸引了我,他問:
你想,為什麼那麼多有成就的中醫,越到後來就越喜歡研究《易經》?
這個問題迫使我沈下心去讀《周易》,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存在一個巨大的思想短闆。
於是買書、報課,一頓惡補,內心的疑團慢慢被拆開、撫平。
易經可以算卦嗎?
其實大家的印象沒錯,《易經》可以用來算卦,這也是易學的威力所在。
在《易經》流行的時代,農耕、狩獵、打仗等重大事宜,都會占蔔以作參考,這是中國人歷來的行為習慣。
為什麼算卦具有參考價值?其原理很簡單,不過是「同氣相求」的吸引力法則。
卦象的創制,是先哲「仰觀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本就有「以類萬物之情」的功能。
好事情吸引到好的卦象,壞事情吸引到壞的卦象,同類事物之間總是會發生共鳴和集聚。
但是,算卦一定是準確的嗎?不一定,算不準也很正常。
因為法則能否正常發揮作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算卦者是否平靜、專註,有沒有預測之外的力量中途參與等。
各家的起卦方法不同,但無論怎樣起卦,最終都要得到一個卦象,這個卦象攜帶著與之同氣的事物信息。
易經,就是這樣一種幫我們讀懂萬物之氣的學問。
易經可以養生嗎?
央視在介紹《周易》時說:
「《黃帝內經》是元素論五行文化和陰陽文化結合的典範,解決了大易‘醫病’的問題;思孟學派的《五行》是德性論五行文化與陰陽文化融匯的淵藪,解決了大易‘醫人’的問題。一言以蔽之:大易醫國、醫人、醫病。」
中醫可謂是《易經》的嫡傳弟子,對中醫有點了解的人,讀《易經》會更敏銳。
比如易經64卦中有特殊意義的十二消息卦,用來表示萬物陽氣先增後減的一生。
人與萬物有著相同的結構,其陽氣在前半生自下而上漸增、後半生自下而上漸減。
人體內,陽氣的典型代表是功能、熱量等。
而因為走路少、用腦用眼多這些生活特點,現代人早衰、上熱下寒的現象嚴重。此時最好的養生思路就是把提前上浮的陽氣拉下來。
相應的方法有散步、站樁、艾灸湧泉、按揉腿腳經絡、吃補腎的藥方等,恢復身體該有的陰陽結構。
養生者常想「補陽」,但如果補陽補不進去,何不換個思路,如田忌賽馬一樣,在結構上有所作為?
把陽氣沈潛下去,保證腿腳是溫暖、靈活、柔軟的,就抓住了健康的根本。
你看,《易經》揭示了萬物通用的生命密碼:生命存在的基礎,是陽氣在下。
讀易經,最有趣的部分是?
無論是八卦、64卦、起卦方法,隻要下點功夫,都不難掌握。
《易經》中真正挑戰我們普通人智力極限的,是對卦象的解讀。
卦象會在不同的場景中改頭換面,扮演不同的角色。
就像一個人在公司是部門主管,回到家是孩子的媽媽,在丈夫面前是妻子,在母親面前是女兒,分別要盡到不同的職責。
例如我們最熟悉的幹卦,在自然界代表天,在五臟中代表肺,在人事中代表健康、健行…
再深入一些,例如幹卦和巽卦組合而成的姤卦。如果一個男生想算姻緣,得到這個卦象,那麼陰入於陽,加上姤卦相遇的含義,則說明能遇到對象。
但假如這個男生算的是女友是什麼樣的人,這個姤卦就不見得好。因為一陰入五陽,男生可能隻是備胎之一,有爭執之象。
情景差之毫厘,卦象的解讀就會謬以千裏。
說到底,易經考驗的是對萬事萬物的理解與思維的綿密無漏。
它會拉住一個人的認知邊界拼命往外扯,會讓你覺得世界上有太多不夠了解的東西。
因此,《易經》才值得我們一生修煉。這也是讀《易經》的最大樂趣。
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孔子
學易經,你需要一位明師
《易經》的種種妙用和樂趣,如果沒有明師點出,恐怕一輩子都要在門外打圈圈。
學《易經》不能自己盲修瞎練,必需明師指點。
上文提到的易經養生和卦象解讀方法,均出自潘毅教授的網絡課《周易與中醫》。
作為最早在我國中醫學院開設易經課程的教授,潘教授有著深厚的易學功底,加上本身是中醫師,因此早已把周易與中醫養生融為一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