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究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2023-06-07四柱八字72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在商代就已經被用來紀日了,“幹支”,分別是古人的兩種計數方法,這個的來源是“枝幹”之“幹”,以及“枝幹”之“枝”,前面加上“天”、“地”二字,是陰陽五行學說成熟以後的事情。

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幹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除此之外,曾經還紀月、紀年、紀時等。那麼,天幹地支的發明者究竟是誰呢?雖然以下有一些說法來考證幹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發明的?最早出現的時間是多久?這些始終都是個迷。

大約在戰國末年,根據各國史官長期積累下來的材料編成的史書《世本》說:“容成作歷,大橈作甲子”,“兩個人自從當了皇帝後,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來這個是大撓創制的,大撓“采五行之情,占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

《甲骨文字研究·釋幹支》中認為,在之前人們對天幹地支的解釋都是望文生義的臆測,“十天幹”純屬十進位記數法的自然發生,其中一大半都是殷人所創制。至於“十二地支”,起源於古巴比倫,在中國古代的十二時辰和古巴比倫的十二宮後,指的是中國古代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從古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演變而來的。

一些學者從我國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幹中的字已被用於名號這一特有現象。為駁幹支外來說,《中國天文學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幹支產生了”。”《中國科學技術史稿》這本書說道,主張夏代已有十天幹紀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幹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使用幹支紀法,從而把十天幹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環的紀日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