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祝由術”是幹什麼的?《黃帝內經》中對此略有提及
人類的歷史上,醫學的歷史與人類稱得上是一種伴生的狀態,因為人幾乎從出生開始就與各種各樣的潛在的疾病伴隨著,無論是日常生活中帶來的,還是在各種危險活動中帶來的,疾病的殺傷力異常之高。
說來醫學在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中很是常見,幾乎家家戶戶都備有常用藥品,俗話說得好,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就現在來說治病也不算得上是一件難事了,但是在古代卻稱得上是一件難事。
古代的大夫不算多,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幾乎沒有前人的經驗,只能靠自己摸索,而後總結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方法,中醫稱得上是世界上最為晦澀難懂的一門功課,有人對其詬病也有人對其稱頌,但是無論任何人也無法磨滅中醫在中國歷史上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有人曾說過,醫者能醫身,但是難醫心。身體上的疾病會有所表現,中傷還是受風,這些病癥顯示出來都較為明顯,但是心病卻讓人難以進行診斷。
想必如今有不少人看過古裝影視劇,裏面出現的大夫號脈後,總是會說:“病人的脈象看起來並無大礙,但是不知為何身體總不能痊愈……”而後,演員就會解釋這是心病。
其實心病這一概念放在當下來說是心理疾病,而這個概念其實早在黃帝時期就已經被提及。聽起來有些誇張,但事實確實如此。
《黃帝內經》就對此略有提及,大概意思是說,有的人看起來並無傷病,但是精神不濟,身體也每況愈下,最後死去。這就是過去對於心病的一種寫照,而在這之後,由黃帝欽點,祝由術也因此誕生。
祝由術也被稱為巫術,這在過去是一個官名,雖承著一個“巫”字但他所行的卻是一種貴事,與醫者相似卻有不同,他們也會救人,不過更多他們想要救的是心。
對於過去的人來說,他們沒有心理疾病這一概念,更多人還囿於鬼神之說之中,他們認為是邪魔侵體才會讓他們產生“心病”,祝由術便是替他們驅趕這些邪祟。
祝由術距離我們的時間太過久遠,而且祝由術的術法都是師徒之間口口相傳,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的書籍,祝由術就這樣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很少再被人提及。
不過巫醫代替祝由術流傳了下來,原是祝由術中也有通曉醫理之人,與中醫一結合就成了巫醫,他們身負醫理藥學又通巫術。以我們現代很多人的眼光來看,可能會有很多人覺得額不屑一顧,但這在古代其實也稱得上是一種積極地治療手段了。
巫醫的治療手段,除了正常的中醫方面,根據一些零星的史料記載,他們是使用巫祝“降神”再祈福再驅邪,這其中所使用的一些手段,在現在看來算得上是一種心理暗示。
因為自病人找來巫醫,就意味著他的心中已經認同了鬼神侵體的想法了,而在這種想法之上加上病人對巫醫的信任使得巫醫進行“催眠”和暗示就更加的容易,這在現代的心理學上也有一定的根據。
而巫醫又會通過一些咒語和術法對病人內心進行激發,進而促使了病人心中的不虞和郁悶被激發出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得上是有效,之後巫醫再用祝由術將邪祟驅趕,心理暗示完成,自然也能讓病人感覺輕松許多。
後來道教的出現以及發展,慢慢講這種巫術吸納進去,也有人將其稱之為道教醫學,這之後它便與中國傳統的中醫走向了不同的道路。道教醫學有咒術和仙靈丹藥,這些是不被主流所認可的,但是一直被很多人所向往。
道教醫學中又涉及了符咒,有些人對符咒有一些不太好的印象,但其實在過去,符咒的制作工藝相當的復雜而用料也非常講究,不是現在這種簡單的黃紙。
過去符紙的制作需要用到很多名貴藥材,甚至是虎骨和珍珠等物,這些也能入藥,這些符紙還需要用湯藥服下,湯藥也是中藥材所制,所以道教醫學也能治病救人,我們許多人也需要對此掇菁擷華而不是一味的排斥,讓寶貴的東西消逝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