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告訴我們,春天調養肝臟正當時
陰陽五行學說是是我國古代用以認識解釋自然界的宇宙觀和方法論,也是中國傳統醫學沿用至今的說理工具,《黃帝內經》中的陰陽五行學說蘊含著萬物生長發展之道,指導古代醫家認識人類身體內部運行情況及規律,並且在現代疾病診療、保健和養生中仍發揮著積極作用。
《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中國傳統醫學的四大經典著作,其中,《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關於其成書年代,是自古以來學者、醫家爭論不休的問題,經古今學者考證,這部醫學經典“殆非一時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其筆之於書,應在戰國時期,而成書則在西漢中晚期。
陰陽五行學說是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更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核心。陰陽概念源於7000多年伏羲時代,在道家文化當中,陰陽學說指的是,萬事萬物都可以用陰陽兩面性來解釋,而且陰陽有一體、互生、消長、轉化、互補、吸斥之規律。五行一詞始於3000年前的《尚書》,在先秦道家文化當中,五行學說指的是木、火、土、金、水這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五行之間有相生、相克、相乘、相侮之規律。
到了戰國時期,陰陽家學將陰陽和五行合流在一起,形成了陰陽五行學說,並為道家、儒學、兵家等各學派所運用,醫家也把它引入《黃帝內經》,建立了中國傳統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用以解釋和論述人類生命之源、人體組織結構,功能活動和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及病理和診斷治療之原則。
《黃帝內經》中的陰陽學說不是一篇短文能說清楚的,本文僅就《黃帝內經》以陰陽五行學說明人類生命之源、人體結構,以及五行之間存在相生相克和相乘相侮等問題略作試述:
一、《黃帝內經》以陰陽學說明人類生命本源。
《黃帝內經》認為,陰陽是生命之源,生命源於天地陰陽的運動變化。《黃帝內經》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本”,有本源、起源、根本之意。
上述這段話中的意思是,自古以來,人都以通曉天氣為生命之根本,而這個根本不外乎是天之陰陽。天地之間,宇宙之內,大如九州之地域,小似人之九竅、人體五臟及十二關節都與天氣相通。陰陽化生出木、火、土、金、水五行,陰陽或盛或衰又表現為三陰三陽。假如經常違犯陰陽五行變化之規律,那麼邪氣就會傷害人體,所以只有順應這個規律,才是壽命得以延續之根本。
上述這段話概括地敘述陰陽五行與人的關系,明確指出,自然界生物的生命皆起源於天地陰陽的運動變化。基於這個認識,《黃帝內經》又說,“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意思是,陰陽四時是萬物終結與開始的規律呈現,也是生與死之根本。也就是說,人的起居、飲食、勞作、運動、歇息、睡眠和情緒都要順應四時陰陽變化規律,這是事關人之生死的大問題。顯而易見,《黃帝內經》是以生死來強調,人要順應四時陰陽的重要性。
《黃帝內經》認為,生命的起源漫長而復雜,“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意思是,陰陽交感變化是天地宇宙之根本、萬物化生之起源,所以陰陽之變化,在天為無形之氣,在地為有形之質,形和氣相互作用,就能變化和產生萬物,物是天地相感而化生的。這段話明確說明,世間萬物是天地相感化而生出來的。
《黃帝內經》還認為,宇宙是一個大天地,人體是一個小天地,而且人與天地相參應。天地間到處都存在運動中的陰陽之氣,人體不能離開陰陽之氣而生存,文中所說的陰陽之氣,也就是天氣,即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主氣,這其中包含有順應四時天人合一的意思。“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以及人體的九竅五臟及十二節都與天地之氣息息相通。“木、火、土、金、水”五行各具陰陽,不論人體之中的陰陽之氣,還是自然界裏的陰陽之氣,其運動都遵循五行運動之規律,人如果不能認識這些關乎陰陽的運動五行之規律,並違背、不順應這些規律,那就要受到外邪侵入的損害,受到損害就會生病,生病就將動搖壽命之本!
二、《黃帝內經》以陰陽學說明人體結構。
《黃帝內經》說:“人生有形,不離陰陽。”意思是,人體生而有形之體離不開陰陽的變化。這句話是《黃帝內經》用陰陽學說對人體組織結構的高度概括。以人體部位而言,上部為陽,下部為陰,以人體內外而言,體表為陽,體臟為陰。以背腹而言,背部為陽,腹部為陰。以臟腑而言,五臟為陰,六腑為陽,而且每一臟又有陰陽之分。以氣血而言,氣為陽,血為陰,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總之,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上下、內外、表裏、前後各部分之間,以及內臟之間,無不包含陰陽對立統一之關系。
《黃帝內經》認為,陰陽與人體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治療與預防密切相關,只有陰陽平衡,身體才能維持正常的健康狀態,所以《黃帝內經》又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這句話中的精,是什麼意思呢?《黃帝內經》解釋說:“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其含義是,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是兩神相搏的的結果。那麼,又何謂神呢?這裏的神,是《黃帝內經》從人的生育角度來說的,是指人的生命活動生理機制的表現。
《黃帝內經》又說:“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意思是,血氣已經和調,榮衛已經通暢,五臟皆已形成,神氣居藏於心中,魂魄俱備,便成為人。也就是說,人體生理機能的具備,為人的生命所表現出來的活力就是神,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神彩、神態和神氣。生命有神還是無神,是有無活力主要表現,所以《皇帝內經》又說,“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其含義是,患病之人如果沒有了神氣就會預後不良,有了神氣則有可生之機。既然神是人生命力的具體表現,那麼人就不能離開神而單獨存在,“失神”意味著死,只有“得神”,能得享天年壽終正寢。“失神者死,得神者生”是《黃帝內經》的一個重要學術觀點。
三、《黃帝內經》認為,五行之間存在相生相克和相乘相侮的關系。
《黃帝內經》認為,世界上的⼀切事物都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生成的,五行的運作變化構成了整個物質世界。《黃帝內經》的五行是由東南中西北五方到風熱濕燥寒五氣,由五氣到酸苦甘辛鹹五味,再由五味到肝心脾肺腎五臟,形成一個由天地到人體,天人合一的五行模式,也就是將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以及人體各臟腑進行了五行歸類,歸類的五行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相互平衡,成為一個統一整體。
相生相克是什麼意思呢?在《黃帝內經》看來,歸類的五行相互作用形成統一整體,有相生相克之規律,相生的規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規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是促進、資生、助長的意思,表述的是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相克是制約、抑制的意思,表述的是事物間的相互作用⽤的表現,兩者皆用於闡釋疾病的病理變化。傳統醫學運用相生、相克的道理來說明人體內臟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統一協調的關系。
相乘相辱又是什麼意思呢?《黃帝內經》曰:“氣有余,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意思是,如果臟氣有余,就制約自己所克制的臟器,反侮克制自己的臟器;反之,如果臟氣不足,則克制自己的臟器,克制太過,叫作相乘;自己所克制的臟器則輕易地反侮自己,稱作相辱。這段話既說明了什麼相乘相辱,又指出了五行相乘與相侮的產生原因,還說明了相乘與相侮之間的關系。五行之間,就是在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的關系中相反相成,運動不息保持著動態平衡。
五行的相乘、相侮是五行之間正常的生克關系遭到破壞,所出現的不正常相克現象。《黃帝內經》認為,如果五行之間出現異常克制現象,那就破壞了木、火、土、金、水的平衡,《黃帝內經》認為,五行相乘,是過度克制,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五行相侮,是反向克制,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相乘和相侮概念是《黃帝內經》對古典哲學五行學說的發展與運用。
《詩經·小雅·鶴鳴》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陰陽五行學說是《黃帝內經》引入的重要哲學概念,並作為核心思想指導後世醫家的臨床實踐,由此而言,陰陽五行學說對中國傳統醫學理論的發展影響深遠,而中國傳統醫學的臟象學說和辨證論治原則,又是對陰陽五行學說的擴展應用和延伸。
2022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