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孔子新解,人類文明體系的解構
《周易》孔子新解,人類文明體系的解構《孔了凡-人類文明史話(草稿 17)》
《周易》是用相與數的形式,對人類文明的細致解構。
伏羲創八卦,文王周公註卦辭爻辭並根據時代變遷對八卦方位做了調整,到了春秋後期,孔子根據自身對歷史的觀察和分析,與時俱進,融合前期人類文明的發展成果,對《周易》做了徹底的形而上的更新和簡化。“周”是變而不變,在求同,“易”不變而變,在存異。周而不易周無可周,易而不周易無可行。文王之易不同伏羲之易,孔子之易不同文王之易,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孔子改易,正是《周易》所闡述和遵循的天道法則。
孔子時期,周王朝禮崩樂壞,周天子之權威衰亡,王命不在。孔子危難時刻,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做天下之素王,對禮樂文明做一終述,存文獻以警後世。 “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我道一以貫之”,伏羲文王之《周易》,就變成了孔子之《周易》 :“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一時六段,無位無爻,這便是孔子《周易》的最大特點。有六位有陰陽,這是對普通人講的《周易》。“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已經勘破生死的陰陽界限,是純陽或者是無陰陽之分別之上上人。所以孔子和其弟子在《論語》中從不涉及文王《周易》的內容。
我們可以通過對分析《論語》的行文知道,《論語》幾乎不提時間和地點。而伏羲文王之《周易》卻是建立在方位和方位轉換上的。孔子“四十而不惑”,孔子根本不用六十四卦去推演自己的天命,因為孔子五十之後,自知天命。“學而時習之”,用六爻六位六十四卦去推演天命是悖逆孔顏儒學“一以貫之”這一根本原則的。
孔子做到了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心量空空如也亙古無際,可納萬方與一時。孔子知生,十五誌於學,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一以貫之”,恒久廣大。用《周易》推演文明之道,並納入孔顏儒學的體系之中,此為孔子對人類文明的卓越貢獻!
見難不避,惟天命從!大哉孔子!(待續)
孔元2574年六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