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常識|56個民族服飾——納西族服飾!
納西族
納西族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為雲南特有民族之一,絕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麗江市,其余分布在雲南其他縣市和四川鹽源、鹽邊、木裏等縣,也有少數分布在西藏芒康縣。
納西族有本民族語言,納西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彜語支。納西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詩文、繪畫、雕塑、樂舞藝術名揚古今中外。
納西族中家族組織普遍存在,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瀘沽湖地區納日人(摩梭人)的親族組織保持著比較古老的特征,納西文化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納西族服飾
古雅純樸的納西族服飾是其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青年女性的服飾色彩多偏重於明快、艷麗的色調,中老年女性的服飾色彩則多采用青、黑等色的面料,顯得莊重素雅。以“披星戴月”為典範。
“披星戴月”的納西族婦女以勤勞能幹,賢德善良而著稱。她們的傳統服飾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納西族服飾歷史
古代的納西人,男穿短衣、長褲,女穿短衣、長裙。維西一帶,男子的褲子不過膝蓋,女裙以蓋膝為度。他們不論男女,大都不穿鞋襪,婦女則束花布腰帶,外披一塊羊皮或毛氈。清代以前,納西族民間衣服的顏色以黑白為主,青壯年多著白色,而老年人穿黑色,因黑色表示尊貴。土司們則有朝廷賜給的華貴官服和官帽,在見官、迎賓、拜客時穿用,平時很少穿戴,在家時他們多穿黑錦緞做的長袍馬褂,戴瓜瓣式小帽。土司妻女穿的裙子,長及足背,以示高貴。
雍正初年以來,受“改土歸流”的政策的影響,清代歷任官吏曾多次明令納西族移風易俗,因而納西族的服飾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麗江一帶男子服飾與臨近漢族已基本相同,穿長袍馬褂或對襟短衫,下著長褲。婦女服裝,除個別地方仍保持穿裙的習俗外,已改穿長褲,但整個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納西族服飾特點
納西族未婚姑娘愛梳長辮於腰後,或戴頭帕、帽子。婦女們還喜歡佩戴耳環、戒指、銀或玉質手鐲及金、銀項鏈等飾物。
麗江納西族的大襟女襖多為布袍,基本結構是大袖、無領、夾層,前短後長。穿時將袖口卷齊肘部,上加坎肩、百褶圍腰,背披“羊披”。由於麗江地區的海拔、氣溫、水草山林等條件宜於發展畜牧業,牛羊皮毛也就成為納西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老的東巴經《迎東格神》中有這樣的描寫:“天地動,生兩兄妹,結緣成一家,牧養白綿羊,用羊毛作衣衫披氈,用羊毛作帽子腰帶……”,直到現在,納西婦女的“羊皮披”仍是民族服飾的一個主要標記。羊皮披納西語稱“優軛”,用毛色烏黑純凈的綿羊皮經皮硝、糯米粉等加工後,再按體裁制。縫上黑絨或黑氆氌的“優軛筒”(羊皮頸),飾以七塊圓形五彩絲絨繡的“優軛繆”(羊皮眼睛),再訂上七組細白羊皮條做成的“優軛崩”(羊皮須),一對“優軛貨”(羊皮背帶)用白布做成。上繡藍色蝴蝶紋飾,一端訂在羊皮的背部,羊皮披在背上,背帶在胸前交叉,然後繞回背後從下端把羊皮系緊,尾端自然垂下,類同有“尾”,與東巴文的“羊皮”十分相似。寧蒗納西族摩梭人女子的腰帶,用很多的寬布條制成,層層纏於腰間,寬的可達二十多公分。腰帶下面系著的,是寬大的百褶長裙。
納西族服飾變遷
“厚重”是納西族服飾變遷中較為穩定和普遍的特色。以麗江壩區傳統女性服飾為例,上身第一層為襯衣,第二層為夾層大褂,其中後擺直達小腿部,第三層為粗呢“氆坎間”。第四層是“七星羊皮”。下身是褲子、大褂尾擺和圍腰。頭上是一個半球形的頭箍,其上有加厚的襯布和加寬的遮陽片。粗略計算,一套傳統服飾,其重量少則七八斤,多則十余斤。
在探討這一“厚重”特色的成因時,我們看到納西族地區的生存環境及其氣候因素。據史載,納西族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從黃河流域南遷,至遲在秦代以前到達雅礱江和金沙江流域。這一地區是典型橫斷山區,其氣候特點是“早晚冷,中午曬”,夏季涼爽,寒冷,為了抵禦寒風,她們采用了較厚重的著裝。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納西族館
祭天,是納西族東巴教最大的儀式之一,也是納西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在正月間舉行。
新年,農歷正月的過年在納西語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庫市”,意為“新年”。過節期間,納西民間要舉行一系列傳統的辭舊迎新活動。
棒棒會, 農歷正月十五,是納西族傳統節日,民間稱之為“棒棒會”。“棒棒會”標誌著春節節慶的結束,春耕生產的開始。
三朵節,“三朵”是納西全民族信仰的民族保護神,又稱為“阿普三朵”,意為“祖先(或爺爺)三朵”。相傳他屬羊,是個戰神。每年農歷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四鄉民眾到三朵閣來燒香拜神;納西人凡出遠門都要到三朵閣祭拜,求三朵神保佑。出征的戰士更是要祭拜三朵神;各地納西人在每年大年初一祭祀三朵神。從1987年起,每年農歷2月8日的“三朵節”成為法定的納西族民族節日。
火把節,農歷6月24至26日,是納西族傳統的火把節。最初起源於借助火抵制各種天災。納西語稱此節為“川美生恩”。
七月騾馬會,是麗江納西族的節慶活動,在農歷七月中下旬舉辦,為期一至二周,以騾馬、牛等大牲畜為主,因此又叫“七月騾馬會”。
“燒包”節,農歷七月初一至初十四,古城人過“燒包”節(即中元節),納西語稱這節日為“三美波計”
納西族還有諸多節慶習俗,諸如香格裏拉三壩鄉的“白水臺會”;永寧納人(摩梭)的祭幹木女神山等。
56個民族非遺文化保護傳承中心
56個民族非遺文化保護傳承中心位於天津市津南區葛沽鎮,是榮程集團文化板塊為整合民族文化資源,促進民族非遺保護所搭建的文化傳播與交流共享的平臺。其緊扣創意、創新、創造、創業四大核心要素,圍繞生命、生活、生態、生產四項人類核心訴求進行場景設置,全景式輸出中華民族非遺文化生活化、場景化的生活方式。
56個民族非遺文化保護傳承中心根據各民族獨特風俗分為56個民族非遺手工藝場景展示館,每個空間全方位、立體化展示各民族生產生活場景,既是民族自然生態的呈現,也是56個民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