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易經》神秘之門的密匙:幹坤
“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易經·系辭傳》
心神和樂、正言守禮、廣聽斷事,為人生經世致用的恒常德行,皆源於《易經》所揭示推演的自然法則。《易》為群經之首,創作時代最早,影響也最大。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乃至醫兵農蔔各門技術,都不脫《易經》理氣象數的深廣範疇。
孔子晚年喜《易》,行止坐臥隨時翻閱,將竹簡翻破多次,這對他學思大成必有幫助。《易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及爻變所成的四千零九十六種變化,息息相關,必須前後反復參照印證,才能通徹義理。《易》以乾、坤兩卦居首,陰陽相交,剛柔互動,由此生出震、巽、坎、離、艮、兌六卦,並進而演變成其他六十二卦,稱為父母卦,又是核心的核心。習《易》不知乾坤,茫然無所得;讀經不知《易》,條理不能貫通;不通五經,無法真懂《四書》。由此看來,乾、坤兩卦實為學習中華文化的基礎與門檻,怎麼強調其重要性都不為過。
創造力源頭在乾、坤
自古以來,《易經》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源頭。它的生命力不可小覷。上經從乾、坤到坎、離是自然的演變,乾為天,坤為地,是開天辟地的象征。這個宇宙是怎麼開始的?所有的生命存在又是怎樣開始的?照現在科技知識掌握的宇宙自然發展脈絡來講,一百三十七億年前的宇宙大霹靂可能就是開天辟地的起點。很多人說大霹靂前三分鐘就決定了現在宇宙擴充前的基本格局。在極短暫的時間點內突破,很多事物在瞬間註定,這種巨大能量的釋出,我們從乾卦到坤卦的轉變也看得出來。乾、坤兩卦六爻全變,可謂劇變。這種變化也叫錯卦。卦有錯綜,乾坤的變化是瞬間全變,而隨後的屯卦、蒙卦、需卦、訟卦、師卦、比卦,則是慢慢轉變,是相綜一體、一體兩面,幾乎同時具有的一個關系。但是乾坤之間一開始就是極度劇烈、天翻地覆的變化。六個陽爻的乾卦瞬間就能劇變成六個陰爻的坤卦,那是多大的能量!開辟創造的能量是如此驚人,影響如此深遠,即便是這個物質宇宙一百多億年之後的格局,竟決定於當時那一剎那,這個創造就很值得去研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前三分鐘怎麼就能搞定宇宙的基本布局?錯卦的變化,六爻全變,性質徹底相反,但是相反必相成。乾坤結合,剛柔互濟,生生不息,後面屯、蒙、需、訟就這樣維系下去,所以我們用開天辟地來貫穿。
因此,講到《易經》,我們必然要從乾、坤兩卦最形而上的宇宙創世開始,從本體談到運用,從起點到後面長遠的發展。如果運用到現實人生中,如組織生活、個人規劃,這就與永續經營的架構有關了。永續、就是不管遭遇什麼浩劫、挫折、挑戰,以乾、坤為源頭所湧起的創造力、生命力,足以讓我們面對一切、克服一切、化解一切,而且還可以一代一代相傳下去。
乾為主,坤為從
任何事物若要永續經營,除了分架構,還要分主從,即乾為主,坤為從。乾卦創造、勇猛、精進、自強不息、無限的開拓力量,永遠是帶頭的,那就叫“主”。可是也絕對需要配套的執行力,把想法落實。你不能老是天馬行空,還得“天馬行地”。也就是說,在廣闊的大地上,要把像天一樣高遠無際的理想落實到大地上,從實踐中一步一步展開。所以“乾”一定需要後面的“坤”,“坤”也需要前面的“乾”作為理念的指導,這就叫“從”。
乾主坤從,基本上是這樣,少了誰都不行。如果沒有坤,乾就一直在天上飄著,無法落實到人倫日用上;如果只有坤,沒有乾,就可能盲動,因為缺乏天道天理的指引。所以在封建社會,就有君王、臣民。像《說卦傳》就說到,乾為君,坤為眾。廣土眾民就是坤卦的含義。君臣、領導人與民眾之間,顯然就是一個主從的架構。當然現代社會隨著自由開放、多元民主,君臣早已不存在;可是社會上不管什麼組織,一定有主有從。就像一個卦都有重要的爻,其他的爻都是圍繞這個核心靈魂的爻互動,然後形成這個卦裏面爻的錯綜復雜的變化,也就是主從的變化。
乾為理,坤為勢
乾、坤除了主從關系之外,還可以說是理與勢。“坤”字左邊是“土”,右邊是“申”。“土”就告訴我們,在這塊土地上,一定要有立足之地,才能建立一個穩當的平臺。然後土地上有眾生,包括植物、動物、人類。所以在坤卦的時候,能不能包容?與人相處的關系如何?都很重要。坤卦是希望實踐乾卦的天理,即自然的規律,這就是“申”。“申”即伸張。我們看基督教的祈禱文,每次年到最後,說上帝多麼多麼偉大,最後也很實際,也是“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如果上帝的旨意只行在天上,那地上就倒黴了,沒有辦法普及眾生。行在地上就是坤卦,可見務實的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有了乾卦天理的指導,坤卦務實的實踐,從計劃到執行都井然有序。
臺灣劉君祖先生師從國學巨臂愛新覺羅·毓鋆,精研傳統經典近四十年,尤其深修《易經》,著有《詳解易經系辭傳》、《完全破解易經密碼》、《新解論語》等書。在《乾坤:劉君祖講乾坤大智慧》一書中,細講詳解乾、坤兩卦的經傳全文,幫助讀者進入《易經》之門,了解中華文化的核心智慧;並以生活實例佐證解讀,使讀者深悟其理,並可在生活中借鑒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