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影響了數千年的軍事思想——六十四卦之《師》卦
連接卦象與易理的紐帶,溝通自然與人事的橋梁,周易“大象傳”,打開易學寶庫的鑰匙。名、象、德、義一句呈現,讓我們輕松讀懂《周易》。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探討《周易》的第七卦《師》卦。首先,還是先讓我們來看一看它的卦象。
“師”是軍隊的編制單位。據《周禮·地官·小司徒》記載:“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這樣算下來,一個“師”的兵力大約就是二千五百人。差不多是我們現代軍隊中一個“師”的四分之一兵力。不過也稱得上是人數眾多,所以《序卦》曰:“師者,眾也。”它的卦名還是比較好理解的。
此卦上“坤”下“坎”,坤德為“順”;坎德為“險”。朱熹曰:“伏至險於大順,藏不測於至靜之中。”這其實說的是古代“寓兵於農”的政策,百姓平時務農,戰時參戰,既當兵,又從事農業生產。在《論語》中,孔子也說過:“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可見用以“即戎”的也是普通庶民。所以,《師》卦的“師”與“眾”具有相同的含義。大家看它的卦象也知道,坤的取象,本身就為“土”、為“眾”,“土”與“眾”就代表著農民,將“兵者兇事”,伏藏在農民之中。這就是古代“兵農合一”的軍事制度。所以說,《周易》的卦象裏邊,蘊含著許多古代文明的信息,不會“觀象”,即使把文辭倒背如流也是沒有辦法看懂《周易》的。
《師》卦緊跟著我們前面說過的《需》卦與《訟》卦。當有了共同的需求之後,矛盾與衝突就產生了,當用語言、訴訟這樣的文明手段無法解決的時候,就會演變為戰爭。可見《周易》發展到現在,它的卦序的排列也是前賢智慧的結晶。當然,我們的重點還是《大象傳》,下面讓我們看一看《師》卦的“大象傳”是怎麼說的。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坤為“地”、坎為“水”,我們一般把它讀作“地水師”。《象》之所以說是“地中有水”顯然是取其容納、蓄存之義。所以君子就從中領悟到了“容民畜眾”。這裏的“君子”與“民、眾”相對,可見是專指統治階級、貴族而言。並不是指道德上的“君子”。那麼,這裏面,就體現出了古代社會一個非常先進的政治理念,究竟是什麼呢?
把“水”比作“民眾”,這在古代的政治理念中,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先進的思想。在《荀子·哀公》篇中記載了孔子這樣的一段話:“丘聞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可見在孔子之前就已經有了“水能載舟,亦可覆舟”這樣的政治理念,而這一思想的濫觴很可能就是《周易》。這難道不是一種樸素的“民本”思想嗎?“民為邦本”這樣的思想,在任何社會、任何政治環境下都不落後,所以說不要認為《周易》過時了,把她作為一種思想、理念來研究的話,她便歷久彌新,永遠會帶給我們更多的啟示。而我們傳承她的一個很大目的,就是想找到我們思維模式的根源;找到我們思想理念的來處,或者說找到我們中國人心靈出發的那個地方。而那個地方,有人將她稱之為“家園”。
話題有些扯遠了,我們還回到“容民畜眾”上來。“畜”,有畜養之意。“容民畜眾”以為“師”,這裏體現出來的,還是“寓兵於民”的軍事思想。據《周禮·大司馬》:“凡令賦,以地輿民制之:上地,食者三之二,其民可用者家三人;中地,食者半,其民可用者二家五人;下地,食者三之一,其民可用者家二人。”說的是凡是征兵,依據土地的好壞和人口的多少來制定服役人數的標準。上等土地每年可耕種的占三分之二,耕種上等土地的農民可用以服役的每家三人;中等土地每年可耕種的占一半,耕種中等土地的農民可用以服役的每二家五人;下等土地每年可耕種的占三分之一,耕種下等土地的農民可用以服役的每家二人,把土地制度與兵役制度緊密結合在一起。
可以說“容民畜眾以為師”、“寓兵於民”的這一思想,對我國古代的軍事、政治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貫穿於整個中國歷史數千年的一種基本軍事、政治理念。比如漢朝的“軍屯制”,要求不管是駐防內地還是邊疆的士兵,都就地屯田,每一兵士都由國家配給一定數量的土地自耕自種,以實現軍隊的自我供給。唐朝的“府兵制”,將軍人戶籍編入州縣與均田制緊密結合,“若四方有事,則命將以出;事解輒罷,兵散於府,將歸於朝。”宋朝的“保甲制”,以五戶為一保,五小戶為一大保,十大戶為都保。保丁平時務農,戰時作戰,是一種典型的“寓兵於民”的政策。明朝的“衛所制”,衛所軍戶一人入伍,全家從軍,所需軍餉主要通過屯軍及其家屬屯種土地收入加以解決。清朝的“八旗制,”按軍事組織形式,把女真人編制起來,在貴族控制下進行行政管理、軍事征伐和組織生產,是一種軍政合一、兵民一體的社會組織。這些政治、軍事理念,它的根源在哪裏?是不是就在《周易》的《師》卦裏?在這裏,我們再一次看到了《周易》作為“大道之源”,對後世所產生的影響。
非常簡單的一個解讀,今天還是希望大家記住這一句象辭: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它的卦象是外“地”內“水”,它的卦名是“師”,它闡述的是一個軍事理念。如果朋友們還有什麼更深刻的感悟,一定要與我分享噢,期待你們的留言。下一次我們談《比》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