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文化(太平道教文化)在邢臺
黃巾文化(太平道教文化)在邢臺
黃巾文化是邢臺市最為重要的地方文化之一,因其源於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組織、有準備的大規模農民起義黃巾大起義而被命名為黃巾文化,又因其以中國本土宗教太平道教為基礎,故又被稱為太平道教文化。當然,黃巾起義失敗後太平道教就遭到了朝廷的封殺,從那時起,古老的太平道教文化就面臨著滅亡的邊緣,但是古邢臺人以廣宗為核心,一千八百年以來始終秘密傳承保留了這一重要文化,為研究中國道教等課題提供了重要佐證,那麼這一重要文化現在在邢臺保存情況怎樣呢?
物質文化遺存——邢臺黃巾軍寨
黃巾軍寨位於河北省邢臺縣西北的靈霄山中,距邢臺市區35公裏,該山海拔千米有余,地勢險要,扼華北平原和太行山脈之要衝,進可攻,退可守,是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的義軍重要大本營,義軍曾在此聚義四方豪傑,招募平民百姓,懲治貪官汙吏,與東漢政權進行著殊死的搏鬥,山上至今還有當年黃巾軍的點將臺、練兵場、石梯、寨子門、寨墻、水牢、營址、地道、民進洞、八角亭等,尤其是“水牢”保存完好,傳說是當年義軍首領天公將軍張角懲治貪官汙吏、豪強劣紳的地方。
國家級非遺,世界道教音樂活化石——廣宗太平道樂
太平道樂是黃巾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是邢臺市的珍稀民間文化,主要分布在廣宗,另外巨鹿、威縣、平鄉和邯鄲的永年、邱縣等地也有保留。太平道樂被譽為世界道教音樂的活化石,其源於東漢末年張角創立的太平道教。東漢末年,張角將人人平等思想、統治者不勞而獲、預言社會大變革和對神靈的祈禱與祝福等編成經文讓徒弟誦讀,在此過程中為了使韻律優美而達到易誦讀的目的而逐漸加入當時民間流傳的各種音樂,形成了最早的道教音樂,黃巾起義失敗後太平道樂秘密傳播,過程中又逐漸加入了管弦樂等,形成了今天的太平古樂,2008年廣宗太平道樂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並積極申報聯合國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省級非遺——廣宗黃巾鼓
廣宗黃巾鼓同樣源於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原名太平鼓,與太平道教同名,後因黃巾起義而習慣被稱為黃巾鼓,又稱黃巾戰鼓。黃巾起義以太平道樂做宣傳,以黃巾鼓助威,而以打醮聚眾。黃巾鼓作為戰場助威演奏,其鼓聲撼天動地,與戰場的濃烈氣氛相吻合。黃巾鼓演奏形態有三:一出場,執黃巾鼓隊旗者領隊,其余隨後;二演奏,隊旗居後,大鼓居中,鼓鐃鑔十六人列隊呈“八”字形列於大鼓兩側,引鑼在前。在隊形擺布過程中奏“布陣”序曲,而後演奏正曲;三收場,將“八字”型變為“二”字型站於大鼓前,在變幻行進過程中奏“榮歸”尾曲,持引鑼者引導謝場。黃巾鼓正譜共八節三十二番,完整演奏需十八分鐘。演奏撼天動地,鐃鑔清脆悅耳,節奏急如狂風暴雨,緩如潺潺潺流水,演奏氣勢和音樂效果相得益彰。演奏者身著黃色服裝,頭紮黃巾,以示當年的黃巾軍,其意義和目前一些打擊樂隊的黃衣服裝飾有本質的區別。2009年,廣宗黃巾鼓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市級非遺——南和擡黃杠
擡黃杠又名擡杠,擡花杠,是流傳於南和縣河郭一帶的民間娛樂活動,已有2000多年歷史,據稱是當今河北省規模最大的民間活動。擡黃杠原本指向皇宮送貢品,一杠配一馬。後因東漢政權腐敗,張角領導黃巾大起義相傳曾在當地與漢軍展開激戰,河郭一帶村名改用擡黃杠向農民軍送水送糧,而成為黃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9年被列為邢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市級非遺——廣宗打醮
打醮活動在廣宗縣十分普遍,主要的還是分布在廣宗大牙線到西沙河、325省道到326省道之間一個近乎呈20裏見方的區域內,時間大概都在春節前後一個月時間裏相繼展開,一般持續三天左右。廣宗打醮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是伴隨著當年太平道教的創立而開始的,太平道教的聚眾儀式主要就是通過打醮活動進行的,起義失敗後這裏的打醮活動也沒有間斷,甚至歷經一千八百多年間無數次的戰亂與朝廷的鎮壓也從未間斷。廣宗打醮可以說是黃巾文化的一個縮影,它即保留了黃巾文化的原始性、宗教性,同時還完整得保留了幾乎整個黃巾文化的全部因素,包括太平道樂、黃巾鼓、擡皇杠等,在打醮期間都有表演。2009年廣宗打醮被列為邢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樣在巨鹿、南宮等地也有類似的活動。
除此之外,在廣宗、巨鹿、南和、平鄉等地都有相傳是當年起義的遺跡,包括點將臺、聖水坑等,但這種說法恐難證其實,古老的巨鹿城和沙丘宮都被黃河或大陸澤之水滌蕩於地下,更何況是所謂的點將臺和聖水坑,難不成它們比古老的巨鹿古郡城和沙丘古都城還要高大、堅固?即便如此,起義失敗後也會被朝廷拆除,所以所謂的點將臺聖水坑等遺跡恐已埋葬於地下,等待後人挖掘。
黃巾文化以其豐富性、宗教性、原始性以及表現出當地百姓的純樸和豪放的雙重性格而更受到業內認識的青睞,被列為“河北省民間文化搶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