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開光的真實含義 好多人都誤解了
佛像開光易,人開光難(資料圖)
文:希熱多吉居士
開光,即便是在非佛教界人士那裏也不是一個陌生的詞,我常碰到有人拿一些佛像掛墜、佛珠、手串甚至一些首飾給我看,說這是開過光的。甚至有一次還有人拿一支非常名貴的鋼筆給我看,說這是某某大師開過光的。
如果按照佛教的儀軌和制度嚴格的講,給手串、首飾、鋼筆乃至汽車做的這些“儀式”都不能叫做“開光”,可以叫做“加持”。
那麼什麼樣的行為才能叫做開光呢?開光是佛教術語,釋迦牟尼佛在《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中講:“復為佛像,開眼之光明,如點眼相似,即誦開眼光真言二道。”在《事師五十頌》中稱“開光”為“聖住”,“聖住”是非常標準的稱呼,意思是請佛和菩薩的化身與般若智慧安住於佛像內。
嚴格來說,“開光”只適用於寺院落成、佛塔落成、佛像落成與安放、以及佛經安放等佛教活動上。依照佛教的傳統,寺院、佛塔和佛像落成後,要選擇適合的日子,舉行致禮儀式,以表示供奉、安住等意!
“開光”本身並沒有什麼神秘性可言,只是一個佛教儀軌而已。佛教寺院、佛塔和佛像落成,舉行開光儀式,是為了向大眾昭示佛法,表示佛法長住,提醒大眾不忘佛恩,精進修行,開啟我們的自性光明。所以不是人給佛菩薩開光,佛菩薩也根本不需要人們給開光,是以佛菩薩的形像表其智慧,借佛的般若之光,開啟我們自性的智慧之光,這是佛教開光的真正意思。
藏傳佛教比較重視佛像的開光,開光有一套完整的儀軌。在佛像開光前,通常要給佛像“裝藏”。“裝藏”需要由經驗豐富的僧人來做,是個嚴謹、細致且很辛苦的差事!通俗來說,“裝藏”是把不同的經文安置在佛像的不同部位,如:頭部、四肢、身軀等。不同的佛像裝的經文也不一樣。
此外“裝藏”還需要在佛像內供養金、銀、寶石、五彩絲線、五谷等物,也有將佛教聖地的泥土裝在佛像裏的,更有較為殊勝的“裝藏”是要在佛像內供養舍利的。凡此種種,都是要給修行人以信心和加持力,提醒修行人要精進修行。
有人以為,佛像一定要開光才有靈氣。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和錯誤的。其實只要我們有非常虔誠的信心,佛是無處不在的。人們執著於“為佛像開光”,其實不過是我們凡夫腦海裏有很多俗念,有很多區別心所致。
如法地、虔誠地迎請佛的智慧身融入到佛像,確實有助於內心對佛像生起信心,由此會得到佛的真正加持和幫助,有助於我們精進修行。如果只是請了一尊開過光的佛像到家裏,以為這尊佛像可以為自己帶來實際的利益,平時根本不修行,該幹什麼還幹什麼,該造業繼續造業,該作惡繼續作惡,那麼即便你請了一尊釋迦牟尼佛本人開過光的佛像到家裏,也還是要承受因果報應的,而且可能報應來的還更快,這點一定要註意。
佛教開光儀軌有簡有繁,一般來說主要包括:驅邪、洗穢、觀佛、迎佛、供養、誦咒、化形、安神、開光、加持、散花祝福等。這即是佛教的儀軌,也是佛教的文化。如果碰巧能趕上一次寺院、佛塔、佛像的落成開光儀式,那是非常吉祥的事情,很殊勝難得。即便不信仰佛教的朋友,也可以借此機會感受佛教的博大內涵。
現在佛教界有一種不好的風氣,就是“開光商業化”,這是違背佛教教義和制度的。一些佛具店出售所謂開過光的物品,本來物品可能價值十元,一旦說開過光,立馬標價百元以上。一些寺院和旅遊景點出售所謂的開光護身卡,這些都是愚弄大眾的行為,北京話叫“蒙事兒”。
開光還有一層意思,就是“開眼”,開佛眼普照眾生疾苦,以此提醒出家人不要忘記自己肩負的弘法利生的職責。在漢地的寺院中已經很難見到這種“佛眼”了,不過在藏地和尼泊爾,我們通常會見到這種具有高度象征意義的“佛眼”。
有人問:“佛像需要每年開光嗎?”當然每年開光也行,每天能開光更好。因為每天觀想一次釋迦牟尼佛真正的智慧融入到佛像以內,每天都可以生起很大的信心,由此可以得到很大的加持力。但是要學會開光的儀軌及觀想才可以。
單從修行角度來講,一般的居士也可以迎請佛的智慧身融入佛的三昧耶身中,並供養七支供、猛勵祈請等。但是否能達到開光的真正效果就是另外一回事。但起碼由此可以得到相應的加持力。每年不進行開光也沒有任何問題。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找一個出家人替佛像開光就靈了。出家人還是凡夫,若凡夫替佛像開光,那佛菩薩也變成凡夫了。果真開光就靈,不開光就不靈,你何必拜佛像?拜這個法師不好嗎?因為法師比佛像還厲害、還靈驗。這不是顛倒嗎?這是世間人錯誤的觀念。
所以,開光就是啟用典禮儀式,是要告訴大眾,塑造佛像、蓋建築,代表的意義,我們應以何種心態來供奉,要將這些事理搞清楚。這種種設施是佛陀教育的手段,不是目的。佛陀教育的高明,就是將教學與藝術結合成一體。這是至今有很多人想到,但是還無法做到的,而佛法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徹底實施了,這是最完美的教學。
給佛像開光易,給人開(智慧)光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