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太極、兩儀、四象和八卦
易學廣大精微,包羅萬象,其內容囊括了天文、地理、哲學、政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現代人了解、繼承和發揚中國文化的樞紐。《易經》也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它從伏羲發明八卦後,便一直成為人們的重要思想武器。那麼,八卦是如何形成的呢?
《系辭傳》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是什麼意思呢?
01 伏羲一畫開天
傳說,在人類的蒙昧時代,生活艱難困苦,常常食不果腹,饑寒交迫。就在這時渭水上遊的氏族部落誕生了一位劃時代的偉大人物——伏羲。
他仰觀日月星辰的變化,俯察山川風物的法則,思索很久,終於一畫開天,這一畫,就是太極,宇宙的一切都是從太極中生發出來的。
無論幾千年的神話是真是假,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解答宇宙人生問題。太極,即是天地初形成的狀態,也可以說是萬物最初的形態。
其用圖表示即陰陽太極圖。
陰陽太極圖
北宋易學家周敦頤為了解釋“太極圖”,曾專門寫了一篇《太極圖說》,曰:“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太極,即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其出現於陰陽未分的混沌時期(無極)之後,而後形成宇宙萬物的本源。物極則變,變則化,所以太極也是變化之源。
02 太極生兩儀
《系辭上》講“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中的兩儀是陰儀和陽儀,在《易經》中我們稱之為“陰爻”和“陽爻”。
陰爻和陽爻
爻,讀(yáo),變動的意思,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
我們常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即指各種對立又相聯的自然現象,如天地、男女、剛柔、動靜、美醜、難易、奇偶等,它是一種相對的而非絕對的概念,是物質存在的兩種基本狀態,萬物的性能即由這陰陽二氣演化。
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並非孤立靜止的狀態,而是通過互動變成四象,化生萬物。
03 兩儀生四象
陰陽互動,也就是陰爻和陽爻互相發生作用,排列組合共有陽陽、陰陽、陽陰、陰陰共四種形式,在《易經》中稱為老陽、少陽、少陰、老陰,一共四個,叫做“四象”。
“老”,是極、最的意思,與“太極”一詞中的“太”詞義一致,因此“老陽”“老陰”也稱“太陽”“太陰”。四象用圖表示如下:
四象
請註意:《易經》所有的符號,都由爻組成。組成的方式,是從下往上。也就是說,我們讀這個卦的時候,要從下往上讀。
四象,用一日變化可以理解為:老陽為正午,少陽為上午,少陰為下午,老陰為晚上:
老陽時期,陽極盛,太陽直射光最強,為正午;
少陽時期,陽在上,太陽升起熱量逐漸上升,但地面仍然是冷的(陰在下),為上午;
少陰時期,陰在上,溫度漸趨於冷,但地面余溫未消(陽在下),為下午;
老陰時期,二爻皆陰,陰極盛,天最冷,為一天中溫度最低的夜晚。
若代表四季,則老陽為夏、少陽為春、少陰為秋、老陰為冬。
04 四象生八卦
接下來,在這四個符號上,各自再加一根爻。我們都學過排列組合,都知道加下來是八個。這八個符號是這樣的:
八卦
這八個符號,就是八卦,伏羲創八卦並以這八種簡單的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
第一個符號,是老陽上面再加陽爻,三個陽爻(純陽卦),這是乾卦,象征化生萬物、生生不息的天。
第二個符號,是老陽上面再加陰爻,一陰在二陽之上,這是兌卦,象征水積於上的澤。
第三個符號,是少陰上面再加陽爻,一陰居二陽之中,這是離卦,象征中虛而明的火。
第四個符號,是少陰上面再加陰爻,一陽居二陰之下,這是震卦,象征一動而成震的雷。
第五個符號,是少陽上面再加陽爻,一陰在二陽之下,這是巽[xùn]卦,象征無孔不入的風。
第六個符號,是少陽上面再加陰爻,一陽居二陰之中,這是坎卦,象征陷入其中則遇險難的水。
第七個符號,是老陰上面再加陽爻,一陽在二陰之上,這是艮卦,象征隨地隆起而止於此的山。
第八個符號,是老陰上面再加陰爻,三爻全陰(純陰卦),這是坤卦,象征承載萬物、柔順堅貞的地。
八卦中,天澤火雷風水山地稱為“象”,用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萬物都歸屬於八卦之中,因此八卦的名稱並沒有直接使用“象”命名,而使用涵意更廣的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為方便記憶,朱熹作《八卦取象歌》,內容如下:
乾三連,坤六斷;
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
兌上缺,巽下斷。
八卦取象歌
05 大成之卦:六十四卦
我們都知道,易經的“易”有變易的意思,萬事萬物時時刻刻都在變動之中,八卦變動、互相組合就形成了六十四卦,用來象征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
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有相應的卦名。例如,坤陰在上,乾陽居下的卦,根據陰陽變化之理,陽氣下降,陰氣上升,天地陰陽之氣相交而和,萬物生成天地通泰,故取名為泰卦。相反,天處上,地處下,是天地隔絕,不相交通,為否(pǐ)卦。
泰卦和否卦
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由六爻(yáo)組成,由下往上數,分別為初、二、三、四、五、上位。在陰陽之理中,陽代表奇數,陰代表偶數,《易經》中,以奇數九代表陽爻、偶數六代表陰爻。若是第一位(初位)為陽爻,我們稱之為“初九”,若初位為陰爻,稱為“初六”。
初位本為陽位(第一位),若陽爻居於此位,稱之為“當位”;若陰爻居於此位,為“不當位”。當位是否一定吉,不當位是否一定兇呢?不一定,其中奧義要根據每一卦具體背景和內容來判斷。
卦之六爻
綜上,伏羲一畫開天,這一畫就是太極;太極包含著陰陽兩種力量;陰陽互動,又產生了四象,以四象為基本框架進一步變化發展衍生出了八卦,即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之間又兩兩組合,最終形成了“大成之卦”六十四卦,構成了整個宇宙的森羅萬象。
以上過程,即《系辭傳》中說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
《易經·系辭傳》曰:“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凡天地間之物,無非天地之道。易經將天地之間無窮無盡的變化歸結到六十四種,可謂“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其中智慧實在值得我們細細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