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文化|媽祖文獻中的道教元素
2022年8月17日 《莆田僑鄉時報》媽祖文化03版
南宋莆田籍詩人劉克莊曾引用《莊子·逍遙遊》來闡述媽祖作為神女的最初來源。此後陸續出現媽祖與道教相關的傳說以及關於媽祖的道教經懺,其中包含著豐裕的道教思想,使媽祖文化中的道教元素逐漸增加。莊子,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也是道教認定的南華真人。《莊子》一書道教也稱《南華真經》,在《莊子·逍遙遊》中提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南宋劉克莊的《風亭新建妃廟》引用《莊子》對姑射神女的記載雲:
昔蒙叟稱姑射神女曰:綽約若處子。又曰:乘雲氣,禦飛龍而遊於四海之外。又曰:其神凝,使物無疵癘而年谷熟。蓋肩吾聞之接輿者如此。而或者方以為寓言,雖肩吾亦疑其大而無當。以妃之事觀之,其始初非處子歟?其神通變化非乘雲禦龍者歟?其功用則四方寧謐,無所震恐,二陂畜泄,無大水旱,非疵癘息而年谷熟歟?今乃知蒙叟非寓言,而余所述皆實錄也。
對於媽祖的最初來歷,劉克莊思考從道教經典《莊子》中尋找相符的描述。媽祖在海上變幻多姿的顯靈方式與莊子所想象的姑射神女“乘雲氣,禦飛龍,而遊於四海之外”的狀態異曲同工,很有道教神仙乘雲禦龍、出入莫測的風姿。除此之外,姑射神女還具有“使物無疵癘而年谷熟”的神通本領,而媽祖在宋朝時就有使“四方寧謐,無所震恐,二陂畜泄,無大水旱”的傳說流行,二者之間存在著極為類似的表現。二神的高度相似性,難怪使劉克莊誤以為蒙叟所記述的姑射神女就是神女媽祖。但實際上,媽祖為姑射神女只是劉克莊的一種假設。姑射神女是莊子設定的神人,但媽祖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人物,二者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另外,媽祖所體現出的神仙氣質符合姑射神女的傳說特征,也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元代黃仲元同樣引用了此說:“按舊記,妃族林氏,湄洲故家有祠,即姑射神人之處子也。”相對於媽祖的姑射神女之說,明代出現的道教經懺《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正統得多,標誌著媽祖正式被納入道教神仙譜系當中。
《天上聖母》 陳飈/作
明永樂十四年刊行的《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收錄於明正統十年刊刻的《道藏》洞神部。在此經懺出現之後,諸多媽祖道教經懺皆以該經為底本進行修訂,例如明永樂十八年刊行《太上說天妃救苦靈驗經》,清代同治、光緒間出現的各版《天後聖母真經》等。“因此,此經在所有媽祖經卷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所以,《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在媽祖經懺文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內容包括經文、靈符等道教元素,也富含道教專業術語和神仙人物。經文首先交代故事背景:
爾時,太上老君在無極界,觀見大洋溟渤,河瀆川源,四海九江,五湖水澤,蛟蜃魚龍,出沒變化,妖精鬼怪,千狀萬端。有諸眾生,或以興商買賣,采寶求珍;出使遐荒,交通異域;外邦進貢,上國頒恩;輸運錢糧,進納貢賦;舟船往復,風水不便,潮勢洶湧,驚濤倉卒,或風雷震擊,雨雹滂沱。其諸鬼神,乘此陰陽變化,翻覆舟船,損人性命,橫被殺傷,無由解說。以致捉生代死,怨怒上衝,何由救免?
經文介紹太上老君在無極界觀察到這裏的眾生因各種目的在水上航行時常常被翻覆舟船,奪去性命。針對如此現狀,應當如何救助眾生?於是下文引出了媽祖,並為媽祖設計特殊的道教身份:
於是廣救真人上白天尊曰:“鬥中有妙行玉女,於昔劫以來,修諸妙行,誓揚正化,廣濟眾生,普令安樂。”
於是天尊乃令妙行玉女降生人間,救民疾苦。乃於庚申之歲三月二十三日辰時,降生世間。生而通靈,長而神異。精修妙行,示大神通,救度生民,願與一切含靈解厄清災,扶難拔苦。功圓果滿,白日上升。土神社主,奏上三天。
於是老君敕下:“輔鬥昭孝純正靈應孚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
此時出現一位廣救真人,他向太上老君介紹有一位妙行玉女,長久以來修諸妙行,廣濟眾生。於是太上老君令妙行玉女降生人間,也就是媽祖的前身。媽祖降生之後靈通神異,努力修行以幫助世人、救度生民,最後功德圓滿而白日飛升。於是,太上老君敕封媽祖為:“輔鬥昭孝純正靈應孚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此稱號由明代褒封媽祖的兩個封號組成,分別是明洪武五年敕封的“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和明永樂七年敕封的“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太上老君賜予媽祖的封號竟源自明朝官方稱號,表明此經的出現至少在明永樂七年(1409)之後,實際上也暗含著經文作者宣示媽祖具有官方背景。太上老君繼而賜予天妃嶄新的道教稱號、各類寶物用具及諸多神將部下:
是時,老君聞天妃誓言,乃敕玄妙玉女,錫以“無極輔鬥助政普濟天妃”之號。賜珠冠雲履,玉佩寶圭,緋衣青綬,龍車鳳輦,佩劍持印,前後導從,部衛精嚴,黃蜂兵帥,白馬將軍,丁壬使者,檉香大聖,晏公大神;有千裏眼之察奸,順風耳之報事。青衣童子,水部判官,佐助威靈,顯揚正化。
媽祖在獲得太上老君的賜贈之後,身份和地位扶搖直上,一躍成為道教大神。媽祖獲贈的配飾、寶物、衛從在道教體系中非小神所能享有,媽祖手下擁有黃蜂兵帥、白馬將軍、丁壬使者、檉香大聖、晏公大神、千裏眼、順風耳、青衣童子、水部判官等一眾耳熟能詳的神仙。可以說,這部媽祖文獻《太上說天妃救苦靈驗經》奠定了媽祖在道教體系中的地位。
道教對媽祖身世背景的改造不止如此。在《天妃顯聖錄》中,教授媽祖秘法的正是道士玄通。“十三歲時,有老道士玄通者往來其家,妃樂舍之。道士曰:‘若具佛性,應得渡正果。’乃授妃玄微秘法,妃受之,悉悟諸要典。十六歲,窺井得符,隨靈通變化,驅邪救世,屢顯神異。常駕雲飛渡大海,眾號曰:‘通賢靈女’。越十三載,道成,白日飛升,時宋雍熙四年丁亥秋九月重九日也。”這則“天妃誕降本傳”中對天妃身世的描繪彌漫著道教色彩,老道士玄通授予媽祖道教的玄微秘法,此後媽祖“窺井得符”“靈通變化”“驅邪救世”“駕雲渡海”“白日飛升”等內容均具有鮮明的道教元素。媽祖文獻中星羅棋布的道教元素是道教思想的外化載體,構成媽祖文化中道教思想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