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生觀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關註人的社會性,強調其對家庭、國家的責任,重視用道德力量約束人;關註人的現世、重視人的生命、強調人的名節,它對中國 人格的塑造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負面影響。 中圖分類號:G0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2)02-142-02 社會人生觀、價值觀是人生的導航,指引著人的發展方向,塑造著國民人格,所以不可不認真對待。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人生觀、價值觀至今對國民仍有影響,反思這種人生觀、 價值觀對我們認識傳統文化,進行文化建設,提高文化軟實力具有一定意義。 中國傳統社會對人性的認識有四種:即性善論、性惡論、性無善惡論、性有善惡論。戰國初期人世碩認為,人生來就具有“善”和“惡”兩種不同的自然屬性,而要保持和發揚這種 先天的本性,還需要養:後天養之善性,則是善性不斷增長;養之惡性,則是惡性不斷增長。 戰國中期的告子、告不害則認為,人性無善惡,善與惡是社會環境造成的:“人性之無分於 善不善,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對我國傳統社會影響較大的是儒家的性善說和法家的性惡說。對我國傳統社會影響最大的是以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性善說。戰國中期的孟子認為,人生來就具有天賦的“善端”,具 有一種先驗的道德觀念的萌芽,這是人異於禽獸、高於禽獸的本質特征。
” 他也認識到人心 與生俱來的善端要形成為道德觀念還需要後天的培養,就是他說的存心、養性(存心就是存 養這些善端,養性就是培養這種善端,使其不斷發揮完善)。後來,又有“性三品”之說:把 人性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 非子的人性惡論師承荀子。戰國中期的荀子認為,人人都有欲望追求,這是性中自有,這種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就決定了人的性惡:“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 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 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縱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 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 韓非子師承荀子人 性惡思想並把它發展到極致。認為,人性是惡的,人性自私且不可改變;人們的一切行為都 是為了利;一切人包括親人之間的交往都是一種利益算計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不講人的獨立性、自由性、個體性,而強調人的人倫性、社會性:不重視人的權利,只強調人的社會道德責任。 中國傳統文化重視人的社會性,強調人倫關系,這種人倫關系主要指君臣、父子、 夫妻、長幼,朋友五倫,其中最主要的是君臣、父子、夫妻三倫。
君臣是一種政治關系,要 求君慈臣忠,後來發展為“君為臣綱”,越來越單方強調臣對君要盡忠。父子、夫妻都屬於家 庭關系。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庭血緣關系、家族責任成為中國傳 統文化最為關註的內容,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現世、重視生命的表現。 每個人都作為人之子(女)、人之父(母)、人之夫(妻)、人之兄(弟)等角色而存在。男性之長是家庭的家長,執掌家庭一切大權,對子女有絕對的權力,對外則要對帝王盡 忠,承擔家族對社會應盡的義務。子女要孝順父母,不孝要受法律制裁;妻子要遵從丈夫, 否則可能被掃地出門。更為重要的是,男性(包括其妻子)對家族要承擔傳宗接代、延續香 火的重任,男子無後是最被人恥笑的,作為妻子如果不能完成這個責任很可能要被清除出去。 中國傳統文化重現世,強調生命價值觀。首先,表現為珍愛生命、追求長壽。福、壽、祿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三個價值目標,“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是對人最為美好的祝福。百姓 中有好死不如賴活著的信念,有在艱難困苦中頑強生存的生命力。道家煉丹妄圖求長生不老, 帝王被稱萬歲希望自己永駐於世。其次,表現為重視傳宗接代,追求多子多福。中國傳統文 化重視家族觀念、強調傳宗接代、延續香火。
家族實際上就是個人生命的放大,傳宗接代就 是個人生命的延續,多子多孫意味著生命的強大。中國傳統文化講多子多福,講“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斷子絕孫則是對人最為惡毒的咒罵。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左傳》)中國人註重功名,希望流芳百世,名垂青史,重視立功、立言,講求功成名就,這實際上是生命 價值觀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立名、立功、立言是生命延續的表現。 中國傳統文化把政治與倫理結合起來,強調“以德治國”,註重教化,促進了倫理價值觀的形成。 重名節。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以德治國”,講求政治倫理,所以非常強調人的道德品質、道德形象,並依此把人分為聖人、君子與小人。小人意味著對人格的否定,聖人不是誰都做 得,君子是傳統文化所推崇的,是誌士仁人追求的理想人格。所謂君子,從內在上說具有較 高的道德修養,外在上看能夠堅守道德原則、以德行立世。名節、氣節是對這種德行操守的 一種褒揚,所以誌士仁人一方面追求“內聖”,即內在的道德修養,另一方面則高度重視自己 外在的名節形象。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孟子說: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於謙說:“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 重名聲。在強調“以德治國”的傳統社會,道德人格是最基本的人格,道德評價是對人格最根本的評價。“忠”、“孝”、“節義”之類的道德評價是對人格的肯定,“不忠”、“不孝”、“不 仁不義”、”不知廉恥”之類的道德評價則是對人格的基本否定,“不要臉”則是對人最為羞辱 性的謾罵。在穩定性超強的熟人社會,一個人一旦遭到道德上的否定,就很難在世上立足了, 所以有“吐沫星子殺死人”之說。所以,中國傳統社會的人們格外重視自己的名聲。 中國傳統價值文化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儒家主張“學而優則仕”,認為人的最大價值體現在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法家崇尚“勢”即權力,都把掌握政治權力視為最大的 價值所在。 傳統中國人重名,罕言利、羞於談利,但對多數人而言並不是不重視利,而是把它與政治追求結合起來。一來,這與傳統社會的重農抑商政策有關。中國傳統社會重農抑商,靠 從商獲利,機會不多,而且商人的社會地位極低,即使有了錢,也不被尊重,談不上名望。 二來,這由傳統中國的政治價值觀與傳統社會的禮制制度決定。儒家主張“學而優則仕”,認 為人的最大價值體現在治國、平天下;法家崇尚“勢”即權力,把掌握政治權力視為最大的價 值所在。
中國傳統禮制社會根據人的政治地位把人分為幾等,並把一個人的物質待遇與其政 治等級、權力大小結合起來:政治等級越高,享受到的各種規格待遇就越高,即所謂高官厚 祿。所以,把利祿與功名(即政治地位)結合起來,追逐權力、追求功名利祿就成了傳統中 國多數人的價值訴求。 治國、平天下是儒家從政價值觀的高境界,仁人誌士把它們作為自己的人生價值所在。一些從政者追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些從政者則視“治國、平天下”為己任。 總之,中國傳統文化關註人的社會性,強調其對家庭、國家的責任,重視用道德力量約束人;關註人的現世、重視人的生命、強調人的名節。生命的長度表現為壽、多子多孫、 香火不斷,甚至功名留世;生命的厚度表現在功德大小。所謂功德在傳統文化中往往表現在 政治上的貢獻。政治上的功德本義在治國、平天下,但對一般俗者而言說,往往表現為追求 富貴利祿。有了政治地位自然就有了利祿,有了富貴。長壽、子孫滿堂、利祿及隨之而來的 富貴都擁有了,對中國人來說人生就美滿了,這種美滿常用一個“福”字來表達。《尚書?洪範》 把美滿人生歸為:“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五福。漢朝桓譚 《新論》又把人生五福概括為:“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
”福、祿、壽 “三星高照” 是傳統中國人最美好的祝福。 關註現實,重視生命,鍛煉了中國人對人生苦難的耐受性;關註現實,註重名節,使中國人有很大的犧牲奉獻精神。但是,從另一方面講,又使中國人缺乏對現實的超越,缺乏 堅定的精神信仰和人生堅守,易於隨著統治者思路的改變而隨波逐流,隨著社會約束的減少 而放縱私欲,無所顧忌,從而也影響了社會軟實力的提高,影響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