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說中的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是兄妹,而伏羲與女媧也是兄妹
遠古神話,大多源自於原始社會人類的現實生活。
對於原始社會的人類來說,在物資極不豐富的生活環境下,實現族群的繁衍、壯大和傳承,是個不小的難題。
在東西方神話體系中,為了繁衍生息,生活在不同土地上的神和原始人類,都不約而同地給出了相同的答案:近親結婚。
01 原始社會盛行的兄妹婚是什麼?
古希臘神話中,泰坦神族的第二代神王克洛諾斯,娶了自己的姐姐瑞亞為妻子,生下了第三代神王宙斯。
宙斯一輩子風流成性,妻子、情人無數,但唯一獲得“天後”殊榮的,是他的第7位妻子——三姐赫拉。
除了赫拉之外,其他六位妻子與宙斯都有著或親或遠的親緣關系。
比如,農業、谷物、豐收女神德墨忒耳,是宙斯的二姐,和他在一起之後,生下了冥後珀耳塞福涅。
而智慧與戰爭女神雅典娜的生母——墨提斯、光明神阿波羅的生母——勒托,都和宙斯有著三代以內的親緣關系。
為什麼古希臘神話中,近親結婚如此普遍?
眾所周知,神話的本源是現實。古希臘神話體系中近親結婚的現象,其實要追溯到原始社會的血緣婚風俗。
在原始部落族群裏,近親結婚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這種婚姻關系被稱為“血緣婚”。
血緣婚廣泛流行於同一個部落裏,主要存在於同一輩分、具有親緣關系的異性之間,最典型的就是兄妹、姐弟結婚。
作為人類社會第一種婚姻形態,血緣婚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在氏族還沒有產生的時候,血緣婚的流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部落的人口問題,為原始族群源源不斷地提供充足的勞動力。
雖然現代科學證明,近親結婚容易生育出有問題、壽命短、發育落後於常人的孩子,但是對原始人類來說,近親結婚是他們解決生存和繁衍問題的重要方式。
02 相同的兄妹婚俗,迥然不同的觀念
雖然不同神話體系中都有反映出原始人類兄妹成婚的風俗習慣,但是在這一婚俗的背後,卻存在著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念。
根據《古事記》等日本典籍記載,世界誕生之初一片混沌,直到高天原孕育出了別天神。
有意思的是,別天神既是隱身之神,又是獨神。而隨後誕生的神世七代卻不同,每一代神都成對出現的,先誕生的是男神,後出現的是與之相配的女神。每一代成對的兩位神之間,既是兄妹關系,又是夫妻關系。
神世七代的最後一代,就是眾多天神的父母——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
雖然在《古事記》等典籍中,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的外貌長相沒有十分具體的描述,但是在多數日本神話題材的藝術作品中,這兩位神大多被描繪成正常人的外形。
根據別天神的指引,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承擔的,就是繁衍生息的使命。
他們利用天沼矛創造了國土,建立了天之禦柱,並且在天之禦柱下完成夫妻儀式,孕育諸神。
在結合時,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相互擁抱,由衷地誇贊著對方的美好。
這足以看出,對這兩位神來說,兄妹親緣關系並沒有造成太大的阻礙,他們對於結合、繁育後代並不反對。甚至可以說,他們之所以結合不完全是因為命令,而是因為對彼此的欣賞和愛慕。
伊邪那美第一次在天之禦柱下遇到伊邪那岐時,脫口而出:“好一個美男子!”而伊邪那岐也深情感慨,“好一個美女子!”
雖然別天神的命令在前,但是伊邪那美和伊邪那岐的結合,是建立在情感和愛的基礎上的。
所以,在伊邪那美因生育火神而死後,伊邪那岐才會不顧一切趕赴黃泉之國,只為帶回早已殞命的妻子。
雖然他們最後以悲劇收場,但是這依然掩蓋不了他們曾經愛慕過彼此的事實。
值得細品的是,在日本語言中,“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這兩個名字,本身就有“男女相互引誘”的意思。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的結合,凸顯的是對愛的追求。這種追求和結合並不受親緣關系的制約,而僅僅是出於純粹愛情、對美好之人的向往。
但是,放在中國文化環境中,這種建立在親緣關系的結合,顯然違背了社會公序良俗,往往不為世俗所容。即便是在光怪陸離的中國神話中,這一點依然成立。
女媧攢土造人的神話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部分地區廣泛流傳著關於女媧造人的另一個版本。
相傳,天降災禍,洪水肆虐,幾乎奪去了所有人的生命,唯獨伏羲和女媧這對兄妹在災害中幸存。
難道人類註定就此滅絕嗎?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兩人結婚,繁育後代。
但這對兄妹並不願意。
於是,伏羲和女媧一起爬上昆侖山,面對蒼天下跪,指著山頂繚繞的煙雲說道:“如果老天爺認為我們兄妹應當結婚,那就讓眼前這些煙雲聚攏在一起,如果認為我們不應該在一起,那就讓煙雲都散開吧。”
話音剛落,天上的煙雲紛紛聚攏成團,伏羲和女媧也就此拜天地、締結誓約,結為夫妻。
很快,他們生下了一顆血紅色的肉球,將肉球切成了無數細碎的小塊。大風將這些細碎的小塊吹散,落地時便化作了無數的人。
其實,伏羲和女媧本來就很排斥兄妹婚這種婚姻關系,但為了延續人類,在采用占蔔、取得上天同意的情況下,才不得已而為之。
由此,中國神話傳說對兄妹成婚的態度可見一斑。只有在人類將近滅絕、有且僅有這對兄妹存在的情況下,才允許這種建立在親緣關系基礎上的婚姻。
03 在歷史發展中逐漸消失的兄妹婚
對生活在原始社會中的人類來說,在只能依靠手工采集、狩獵食物的情況下,物資條件不夠豐富,大家只有聚集在一起生活,共同勞作才能獲得更大的生存幾率。
這也意味著,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地區族群裏,缺乏相對鮮明的道德觀念束縛,很容易出現不分親緣關系、輩分的婚姻關系。
隨著人類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升,文明的發展進步,道德觀念也在逐漸完善,兄妹婚這種建立在親緣關系上的婚姻形式,越來越不受認可。
尤其是在古代中國,雖然部分地區存在為確保統治血統純正而堅持近親結婚的現象,但是大多數的地區還是摒棄這種違背主流道德觀念的婚戀關系。
一說起兄妹戀,就不能不提齊襄公和妹妹齊姜之間的荒唐戀情。
春秋戰國時期,齊姜不僅是齊國君主的女兒,還是名動一時的絕世美女。齊襄公和齊姜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無話不談。
齊國君主為齊姜挑選了鄭國世子作為夫婿,然而世子覺得自己配不上齊姜,居然主動退婚了。
這給齊姜帶來很大的打擊,哥哥齊襄公守在妹妹身邊安慰,久而久之,兩人之間的感情發生了變化。
紙包不住火,這段違背道德的感情還是被發現了。為了阻止這樁醜聞傳出去,齊姜很快被嫁給魯恒公,而齊襄公在父親去世後登上了王位。
然而,沒有什麼能夠阻止齊襄公對齊姜的感情。繼位第三年,齊襄公求娶周天子的妹妹,不僅僅是為了鞏固政權的需要,更是為了見齊姜一面。因為他邀請了魯桓公來主持婚禮。
不出所料,魯桓公果然將齊姜帶到齊國,剛一見面,這對兄妹就舊情復燃。
齊襄公直接將齊姜接進後宮留宿,沒想到,卻不小心被魯桓公撞見了他們的醜事。魯桓公責備齊姜,揚言回國後要好好收拾她。
再見齊襄公時,齊姜就向他哭訴。看著哭得梨花帶雨的妹妹,齊襄公那叫一個心疼,於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設局要了魯桓公的性命。
沒了魯桓公這個眼中釘,齊襄公和齊姜更加肆無忌憚。
即便親生兒子在魯國繼位,當上君王,齊姜也沒有回到魯國,而是直接住在了齊國和魯國交界的地方。
在那之後,齊襄公再也沒有立過妃子,一心只想和齊姜廝守。
要不是後來齊襄公被側妃和堂兄弟公孫無知暗殺,齊姜也不會再回到魯國。
這段轟動一時的兄妹戀,至此才算是落下了帷幕。
從春秋戰國時期來看,像齊襄公和齊姜這種關系的戀人始終是不被認可的。
即便他們之間或許可能真的有愛情的成分存在,但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乃至今天,這種具有血緣關系的親兄妹之間,是絕不應該有超越親情的關系存在的。
不管是道德層面也好,法律層面也罷,這種兄妹婚都是不被容許的禁忌。
在那個生產力落後的年代,以兄妹婚為代表的雜婚階段,僅僅是一種出於生存考慮、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
這就註定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這些早期的血緣婚姻關系必然逐漸在社會和歷史的舞臺上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