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晦澀難懂,讀不下去?可以試試這三種方法
《易經》對於很多沒有古文基礎的人來說,是“天書”一樣的存在。因為成書早,註解版本多,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有相當高的學習門檻。不是你想靠自學就能快速入門,並一探究竟的。
但是,據我的系統性學習經驗來看,一旦有高人指點,幫助你破除讀《易經》的一些關鍵性文字理解障礙,以及其背後原理性的思維邏輯方式,你會發現自己真的能夠沈浸下去,一窺《易經》世界裏的別樣洞天。
在西方,《易經》的地位非常之高,外國人甚至將中國的《易經》與基督教的《聖經》相提並論,作為一種信仰體系來學習和運用。
《易經》作為最早一批被傳教士帶回西方進行傳播的經典,早在18世紀就已聲名遠揚、極為風靡。
和其他同時期傳出的中國經史子集命運不同的是,《易經》憑借著其雙重符號系統,即文字義理系統和象數占筮系統,受到外國人的重視。
我們都知道,象數系統是以數理知識為基礎的。《易經》的雙重符合體系使得這部經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文字的藩籬,達成無障礙的跨文化溝通。
因此,從18世紀開始,西方上流社會從數學到心理學領域,掀起了一陣《易經》研究的熱潮。
其中,最為西方人所震驚的,就是發現《易經》象數體系中竟然有著最早的二進制思維雛形。
二進制與《易經》的不解之緣
在1703年的法國皇家科學院備忘錄上,萊布尼茨發表了《二進制運算的解釋》,其中所用的的案例,便有伏羲先天八卦圖和0——7八個數字的二進制表示的對應關系。
萊布尼茨的發現一度在18世紀初的歐洲知識界引起巨大轟動。1705年甚至有人撰文稱:“中國人失去了六爻的真正意義,一位歐洲天才為他們重新發現了這一知識。”
《易經》對西方人的衝擊不僅止步於數學領域,就連後來的新興學科——心理學,也在《易經》裏面找到了無盡的瑰寶。
說起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史,必定繞不開榮格這個名字。然而,大家也許不知道的是,榮格本人不僅是為中國通,而且可以說是《易經》的狂熱粉絲。他稱《易經》為“偉大典籍 ”、“中國的思想巨著” 。
榮格從20世紀初期就開始研究《易經》,一直到1920年時,他已經開始在精神治療中參考采用《易經》中所描述的方法,事實證明,療效十分顯著。
榮格一生醉心於《易經》研究
中國人學《易經》,並不比外國人占理解優勢。在學習易學方法論之前,必須先解決世界觀的問題
我們為什麼要學《易經》?不想讀了幾頁就中途放棄?在自學之前,我們首先要解決這個最基本的問題,因為這個發心直接決定了我們能在易學之路上走多遠。《易經》的核心與精華,其實恰恰在於它的世界觀,而很多人都買櫝還珠了。
在我看來,上述的學習心態多少有些走偏了,憑借著名利心的驅動,或許使得你能夠在易學的道路上學有小成。但發心的不正當,一方面導致你只能掌握到關於易學的一些皮毛和膚淺的知識層;另一方面,也可能會誤人子弟,因為自己的一知半解,只知術而不知有道,從而貽誤子弟,流毒深遠。
簡單來說,《易經》核心的世界觀,在於“變化”二字。《易》有三易,分別是變易、簡易、不易。在這個繁蕪叢雜的社會叢林中,如何在變動不居的生存環境裏,化簡為繁,找到其中“不變”的規律。而又在自以為掌握了“規律”之後,善於不斷地打破規律,可謂《易經》深層次的精髓。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中國人學《易經》並不比外國人占優勢。無論是鉆研義理派還是象數派,幾乎都要從零開始。而《易經》裏的古文字,因為距今過於久遠,所以無論是中文的理解還是外文的翻譯,都和現代人已知共有的意象素材庫大相徑庭。
可以說,任何一個人想要進入到易學體系之中,必須要掌握一些學習方法,這樣才不會發生屢屢半途而廢的現象。
讓《易經》變得容易讀懂,教你三個方法。
如果你想系統地學習易經,那麼最好能夠遵循一定的方法,讓自己在興趣之中,實現輕松有效的解鎖。不至於中途棄之而去,也不至於走火入魔。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總結的,《易經》學習中的誤區與對應的三個方法:
不要一上來就讀《易經》原文。一定要配合相關的解釋性專著,慢慢培養自己的興趣。
無論你是否有古文字基礎,都不建議你選擇這種“出道即挑戰武林幫主”的做法。這種做法無異於自殺式讀書。或許對於其他像《論語》、《道德經》這之類的經典,你完全可以上來就讀原文。但是對於《易經》來說,這種讀法大概率上會嚴重地挫傷你的積極性。
之前說過,《易經》裏提到的很多事物和意象,都已經絕跡。後世人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闡釋,不斷地搭建著通向理解《易經》的鵲橋,如果上來就讀原文,你會覺得一頭霧水,不知所雲,說《易經》像天書,一點都不為過。
2.最好先學象數系統,這樣能配合義理系統進行相互參照,在占筮中理解義理。
和大多數文科出身的人不一樣的是,我對象數系統很感興趣。這點也成為我能夠在易海汪洋中幾經沈浮,但卻樂在其中的關鍵所在。
曾幾何時,我也犯過上述第1條的誤區,上來就抱著《易經》原文啃讀,結果三天下來,就默默將書封藏在書架中,蒙塵好多年。
直到後來,機緣巧合下,我學會了象數派最基礎的占筮方法。這使得我信心倍增,一邊占筮,一邊翻閱《易經》的原文,將蔔卦所得的爻辭進行反復玩味,與現實中的境遇進行互證。
在這種“玩占”的心態和循序漸進的解鎖方式下,我逐漸體會了其中八八六十四卦裏的不同情境,以及384爻中的層層境界。數與理的結合,使得我窺見易海深處的潔凈精微。
3.運用多元化思維,反觀《易經》的義理,返回日用日常之中。
近年來,隨著國學風的興起,大家對《易經》的學習熱情也有所高漲。特別是前幾年推出的一系列關於易經智慧與現代企業管理之類的電視節目,使得大眾突然意識到易經思想體系的多元化價值。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是《周易·系辭上傳》的一段話。這段話講的就是《易經》中蘊含的多元化、日常化大智慧。
我建議初學《易經》的朋友們,不妨從這些較為輕松的視頻節目看起,以興趣為驅動,聯系易學與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先提取出“日用而不知”的智慧,再將其深化,並發揚。由淺入深地漸次進入研易的理想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