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姓名心理學研究的可靠程度
自古以來,姓名及其對個體的影響一直是人們非常感興趣的話題。為了解開姓名的謎團,中國民間湧現了大量關於姓名的樸素觀念,乃至八字、五行等玄學算命思想,認為一個人的姓名能夠決定其人生發展。這些傳統觀念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即使到了現代社會,不少中國父母在給孩子起名字時依然會考慮某些玄學因素,認為根據八字、五行起的名字可以給孩子帶來好運。中國傳統的姓名學誕生於科學技術極度缺乏的舊社會,其觀點大多來自於民間的主觀經驗,沒有經過科學的客觀檢驗,判斷科學研究可靠程度的一個重要標準——可重復性更無從談起。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社會科學的方法範式推動了姓名研究“從主觀到客觀、從玄學到科學”的思維轉型與觀念變革。從歷史學和語言學的視角,蕭遙天的《中國人名研究》描繪了中國人姓名的歷代變遷圖譜;從民族學和人類學的角度,納日碧力戈的《姓名論》則解析了各民族姓名的社會文化內涵。一個多世紀以前,心理學也開始采用實證研究方法,對姓名的心理與行為效應進行量化研究。然而,與心理學其他研究主題相似,姓名的心理學研究同樣存在可重復性問題。本文將探討姓名心理學不同研究取向的可重復性,以及未來研究需要如何開展,以提高姓名研究的科學性、增強研究結論的可重復性。
梳理姓名心理學的四個研究取向
總體而言,姓名心理學有四個不同的研究取向:一是“實際影響”取向,關註姓名的不同維度如何影響姓名持有者自己的心理與行為;二是“社會認知”取向,關註姓名的不同維度如何影響他人對姓名持有者的人際評價、刻板印象、偏見、歧視等心理與行為;三是“自我信息加工”取向,關註人們在加工自己姓名(相比於他人姓名)過程中的信息加工優勢或特異性的大腦反應,以及對自己姓名的情感偏好或喜愛度作為一種內隱自尊指標如何預測其他心理變量;四是“文化產品”取向,關註姓名的某些維度作為群體心理的宏觀指標如何反映文化心理的變遷與差異。
在姓名心理學的這四個研究取向中,可重復性最高的是“文化產品”和“自我信息加工”取向。“文化產品”取向將名字作為衡量文化心理特征的一種客觀的、頭腦外的文化產品。例如,研究者通常使用名字獨特性來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個體主義水平。跨文化研究一致發現:在全球範圍內,個體主義上升、集體主義下降,伴隨而來的現象就包括名字獨特性的上升,即人們越來越少地給孩子起常見名字,越來越多地強調孩子名字的獨一無二、與眾不同,並希望孩子能夠脫穎而出。“自我信息加工”取向則將名字作為區分自我和他人的標識,並不關註名字的具體內容或維度。研究普遍發現,人們在加工自己名字時具有明顯的認知加工優勢,例如註意資源分配更多、識別速度更快等;個體對自己姓名的偏好或喜愛度能夠反映內隱自尊(個體對自己無意識的積極評價),並且可以預測外顯自尊(個體對自己有意識的積極評價)和主觀幸福感。上述兩個取向的主要研究結論在北美、歐洲、東亞地區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復驗證,可重復性很高。
“社會認知”取向的姓名心理學研究可重復性較高。簡而言之,該取向旨在考察名字刻板印象及其對人際心理與行為的影響。名字的性別刻板印象尤其突顯,男性化、中性化、女性化的名字會激活相應的性別刻板印象:人們傾向於認為持有男性化名字的個體更具有男性刻板特質,持有女性化名字的個體更具有女性刻板特質,而持有中性化名字的個體則可能兼具男性和女性特質。這種刻板印象還會進一步影響人際交往行為或意願:人們更願意和名字與性別相符或持有中性化名字的個體交往。又如,名字的發音流暢性也可以影響人際信任:相比於名字難以發音的個體,人們更願意信任名字容易發音的個體。總體來看,名字刻板印象的效應是較為穩定、可重復的,研究爭議也較少。
“實際影響”取向的姓名心理學研究可重復性較低。近幾十年來,在決策、成就、健康、人格四個領域有近百篇實證研究考察了姓氏或名字對個體的實際影響(大部分是相關關系),既有支持的證據,也有不支持的證據。截至目前,已經得到較多支持證據的效應包括:名字獨特性(一個名字在全國人口中的客觀使用頻率)對職業決策、職業成就、心理需要、心理健康、犯罪行為的預測;名字性別傾向(男性化、中性化、女性化)及其與個體性別的符合度對職業成就、問題行為的預測;名字含義積極性(由評分者主觀評定)對心理健康的預測等。相反,還有一些效應(例如姓氏和名字的大部分維度與學業成就、生理健康、人格特質等之間的關系)並未得到充分的支持或已經基本被證偽。總體來看,名字的心理與行為效應大於姓氏的效應;而在名字的不同維度中,獨特性則是效應相對穩定、可靠、可重復的一個維度。不過,姓名對個體心理與行為的實際影響,大多只是相關關系而非因果關系,並且效應量較小。實際上,影響心理與行為的因素有很多,姓名只是千百個因素中的一個,我們不可過分誇大姓名效應、過度解讀研究結論。
通過對姓名心理學四個研究取向的簡單梳理,我們不難發現,可重復性問題確實存在於姓名心理學研究中,但程度有別:對於涉及宏觀社會文化變遷(例如名字獨特性的變化)和人類基礎認知過程(例如自我信息加工優勢效應)的姓名心理學研究,效應的可重復性最高;對於涉及人際印象與評價(例如名字刻板印象)的姓名心理學研究,效應的可重復性較高;對於涉及個體自己的心理與行為(例如名字與個體決策或成就)的姓名心理學研究,效應的可重復性較低。
采取更嚴謹方法
開展姓名心理學研究
可重復性作為判斷科學研究可靠程度的一個重要標準,直接影響著研究結論的科學性、可信性、有效性。而“姓名”這一特殊主題,歷來被視為“玄學”而非“科學”。需要指出,傳統的“姓名學”並不是科學,其觀點未經過檢驗,也不足以為信;即使是采用了量化實證方法的姓名心理學研究,依然有一部分效應無法被重復。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姓名心理學無法成為一門科學的學問。為了對民間的很多關於姓名的傳統觀念進行去偽存真,也為了加深對人類自我、社會、文化的理解,有必要采用更嚴謹、更可靠的方法開展姓名心理學研究。
未來,研究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增強姓名心理學研究的可重復性:(1)測量、檢驗、控制多個姓名維度,控制家庭背景、父母特征等混淆變量;(2)利用大數據增強結果可靠性,盡量覆蓋足夠全面的姓氏和名字;(3)使用多種方法探究因果關系,例如,可以借助計量經濟學的方法,重點解決遺漏變量偏差、反向因果關系、測量誤差等威脅內部效度或因果關系的因素;(4)開展多國家研究,考察跨文化普遍性,尤其需要更多開展亞洲人姓名研究,並與西方人姓名的效應作比較。
姓名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特殊領域,正在與其他領域乃至整個社會科學共同經歷著可重復性危機。面對危機,研究者需要繼續秉持客觀求真的態度,使用科學實證的範式,采集可信有效的數據,開展穩健紮實的研究;大眾則需要保持謹慎批判的思考,改變玄學算命的觀念,吸收科學研究的發現,促進開放多元的實踐。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社會變遷過程中的文化與心理變化”(17ZDA324)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人格與社會心理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心理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