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問祖——百家姓之“邱(丘)”姓
邱(丘)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六十八位姓氏,尤盛於廣東地區。當今邱姓人群大約占了全國人口的0.32%,總人口大約在423萬。
邱的名義
邱姓本丘氏。自漢朝以來,為避孔子之名諱,不斷有丘氏改為邱氏。到清雍正三年,頒詔尊師重道,稱先師孔子聖諱,理應回避,除四書五經外,凡系姓氏、地名,丘字一律加邑部為邱字。邱姓是中國百家姓中最年輕的,其歷史不到300年。所以,漢族邱姓即丘姓。
丘即土山,因地勢的高下自然形成,並非人力所為。丘,是一會意字,從北從一。一,表示地,人一般住在丘的南邊,向陽,所以字從北,北邊為丘。我們華夏之邦的居處位置,就在昆侖丘即昆侖山脈的東南。丘的另一解釋是四周高、中間底的地形稱為丘。甲骨文中的丘字,像山脈少了一中峰,之間的區隔為平地。丘人自然以所居住的環境作為氏族崇拜的原始圖騰,進而以此形成了氏族名和族徽,最終出現丘姓。
邱姓起源
邱氏始祖:丘木
邱氏始祖——丘木
邱姓的起源與演變主要有二:
一、出自姜姓
炎帝生於姜水,在今陜西岐山縣西,因以水命姓為姜。炎帝裔孫伯夷,號太嶽,虞夏之際輔佐禹治水有功而封於呂,今河南南陽西,侯爵,復賜姓姜,以奉炎帝之祀。呂國歷經夏商周三朝,商朝末,其後裔呂尚,也稱姜子牙、太公望,輔佐周武王滅商有功,周初封於營丘,為齊國,是周朝東部的重要諸侯國。營丘先在今山東昌樂縣東南,後遷臨淄西北,為齊國都城。姜太公支庶居於營丘者以丘為氏。其歷史至少3000年。
二、出自曹姓
黃帝之裔高陽氏顓頊,顓頊後裔祝融氏吳回,吳回之子陸終第五子安,曹姓。西周初,周武王始封曹姓後裔曹挾於邾,今山東曲阜東南南陬村,建立邾國,初為魯國附庸,春秋時晉爵為子,後遷鄒縣南,亦稱邾婁。春秋時邾大夫丘弱之後有丘氏。
外族基因融入
丘姓中融入外族的血液主要發生在西漢以後,最重要的事件有:西漢初東胡族烏丸部為匈奴所滅,余部東奔內蒙古與晉冀遼相接的地區,稱烏桓,烏桓山在今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西北,烏桓人有丘姓;東漢末十六國西秦時羌人中有丘姓;南北朝北魏時鮮卑族丘敦氏族集體改為丘姓,後來成為河南丘氏的望族;匈奴族丘林氏族改為丘、林、喬三姓,也成為河南丘氏的一部分。這些外族很快與漢族相融,成為中原的丘氏漢族。
邱姓分布
邱姓分布頻率圖
當代邱姓的人口已達423萬,為全國第六十八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32%。丘姓與邱姓之比的值已經變為1 比 7,邱姓成為主流。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邱(丘)姓人口由33萬增到了423萬,增長了12倍多,邱(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邱(丘)姓人口呈∧形的態勢。目前在全國邱姓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廣東、江西、臺灣、福建、四川,五省大約占邱姓總人口的48.8%。其次分布於山東、江蘇、廣西、湖南、湖北、浙江,這六省區的邱姓又集中了26.4%。廣東為邱(丘)姓第一大省,約居住了17.2%的邱姓人群,臺灣是邱姓密度最高的地區,占臺灣省人口的1.5%,為臺灣第十八位大姓。全國形成了粵贛閩臺、川鄂湘二塊邱姓聚集區。在近600年期間,邱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的區別,由東南部向西部、華中、華南的遷移成為主流。
邱姓血型
邱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
O型占35.2%,A型占28.7%,B型占27.7%,AB型占8.3%。
邱姓名人
丘遲
丘遲(464年—508年)南朝梁文學家。字希範,吳興烏程(今浙江湖州市)人,靈鞠之子。初仕齊,官殿中郎。入梁,官司空(一作司徒)從事中郎。詩文傳世者不多,所作《與陳伯之書》,勸伯之自魏歸梁,是當時駢文中的優秀之作。
丘濬
丘濬(1421年—1495年),字仲深,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 、史學家、政治家、經濟學家和文學家,被明孝宗禦賜為“理學名臣” ,被史學界譽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史稱“三教百家之言,無不涉獵”。景泰五年(1454年)進士,歷官翰林院編修、侍講、國子祭酒、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兼文淵閣大學士、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他做官後長期從事編纂工作,曾參予修《英宗實錄》、《憲宗實錄》、《續通鑒綱目》等書。謚號文莊。
邱少雲
邱少雲(1926年—1952年),出生於重慶市銅梁區,革命烈士,一級國旗勛章獲得者,中國人民誌願軍第十五軍二十九師八十七團九連戰士。1952年10月12日,邱少雲在距敵前沿陣地60多米的草叢中潛伏時,為避免暴露任烈火燒焦身體而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年僅26歲。曾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金星獎章。
邱姓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邱姓的郡望主要有河南、吳興。邱姓的堂號主要有河南、文莊等。“文莊”堂號典出明朝邱浚。邱浚官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他熟悉當代典故,著有《大學衍義補》,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司法、軍事等方面,博采前人議論,加按語抒發自己的意見。其代表作有《邱文莊集》。
邱姓的重要楹聯有五副:
文雅希範;像立昭陵。
吳興才望;大學儀型。
山甫報國賜二字;上儀廉政列三清。
諸女工詩聯吟郎署;寡母善教篤學瓊山。
政邁沈劉,復見東南並美;禦頌忠實,克兼文武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