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地戶
天門地戶的概念出《皇帝內經》之《五運行大論篇》,雲:“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天地門戶也。夫侯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後人於奇門風水多采用之。或言: “天不足西北,地不足東南,西北為天門,東南為地戶。”或言:“天門地戶的本質是地球繞太陽公轉造成的冬至點和夏至點的日出方位和日落方位。”的確,地磁傾角緻天地不足,而太陽的確五月生艮歸乾上,仲冬出巽沒坤方。然《太始天元錄》所言侯之所始,道之所生,當以歲而言。歲陽始則為天門,歲陰始則為地戶。更重要的是,所言奎壁角軫非鬥建所指,此時人所以緻誤。依照先天星象,日在奎壁,則為立春陽始,故奎壁戊分為天門。日在角軫,則為立秋陰始,故角軫己分為地戶。
然《晉書·天文誌》雲:“角二星為天關,其間天門也,其內天庭也。故黃道經其中,七曜之所行也。”此則源於火歷紀年,所出更為古遠。以季春火出時節,鬥建所指角軫為天門也。如此奎壁則季秋大火戌伏之時,鬥建所指為地戶也。
先天至今悠悠千載,隨著冬至點的退移,至宋明之日,歷也大變。於是,日在奎壁,是日在戌宮,鬥建卯;日在角軫,是日在辰宮,鬥建酉。此時太陽俱在黃經零度,乃是春分秋分節氣。故明代醫家張介賓在《類經圖翼》中便認為:天門、地戶為陰陽出入的門戶。在二月中春分的時候,日行纏繞壁、宿之初,由此南向而運行,漸漸日長時暖,萬物也生發滋長。此時天氣初入陽道所以在奎、壁之間,定為天門。至於地戶,則在八月中秋分開始,日行纏繞翼宿,尚未與軫宿相交,由此而逐漸北向運行,便見日短時寒,萬物收藏之象。此地氣初入陰道,所以在角、軫之間,定為地戶。可見天門地戶當以氣之出入而言,以天門為戊分,戊者茂也,物皆茂盛也,所以即春分;以地門為巳分,巳者已也,陽氣之已盡也,所以即秋分。
天門地戶在風水中的意義,非僅察陰陽出入,六氣流轉,更主要的是可以據此定正東正西,並可據此察日景定地中。周公營洛,正用此法。今方位導航之法大行於世,古法式微,難窺真諦,後人所以有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