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告訴你,學《易經》有什麼好處
歷來通天道者無不精通《周易》。
《易經》即是中華文化之源,亦是天地運行規律之根。
具體來說,學習《易經》的好處,至少有三點:
一、培養哲學思辨能力。
《易經》的本質是一門哲學理論,它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辯證的深刻思想。掌握了《易經》,就掌握了一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二、滋養優秀國學底蘊。
《易經》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它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是中華民族萬千年智慧的結晶。中華一切優秀傳統文化都紮根於《易經》,了解了《易經》,就了解了中華傳統文藝、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
三、掌握明辨是非能力、避免上當受騙。
俗話說,“善《易》者不蔔”,真正洞悉了《易經》的人,已然洞悉了人生。即便占蔔,也只是在自己心有困惑不能定奪的情況下,才借助《易》理解惑,而不是心存僥幸自欺欺人。少了投機取巧的僥幸心理,也就不會輕易地陷入騙局。學了《易經》,自然就明白趨吉避兇的法則——“無咎”。
《易經》曰:“參(叁)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
這裏“參伍”的意思 ,是《易經》留給後人的諸多奧秘之一,兩千余年來,向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參”,在古代有時候寫作“叁”,是數字“三”字的大寫,而不是人參的參。“伍”,則是數字“五”字的大寫。
關於“參伍”,歷來有很多爭議,而本文贊同應從歷法的角度來理解。
為什麼呢?《易經》有言:“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察法於地。”
天上有什麼?天上有日、月、星,稱為三辰。
地上有什麼?地上有金、木、水、火、土,稱為五行。
正如《左傳》中所說:“天有三辰,地有五行。”
所以,“參伍以變”就是說,我們要觀察、研究天地間各種自然現象和四時的季節變化,從中找出變化趨勢和變化規律。
“錯綜”,在《易經入門•基礎篇》中我們講過,它本來是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形之間的關系,這裏是用錯綜來表示各種現象交錯、綜合在一起,從而顯得情況異常復雜。
然而不管情況如何復雜,事物之間都存在某種聯系,也就是相互之間存在邏輯關系。這種邏輯關系在《易經》裏面體現為數的關系,我們稱之為易數。
“錯綜其數”,就是按照《易經》所揭示的規律進行易數的推演。 “通其變”,這個“通”表示了解、精通; “遂成天下之文”,這個“遂”表示於是、就; 這個“文”,現在我們寫作有“糸”的“紋”,表示紋理。自然界中萬物都有紋理,紋理的形成有一個復雜的過程。
由於我們通曉了“參伍以變”,所以也就知道了紋理形成的原因和形成過程。相應地,我們也就知道了事物的變化趨勢和發展規律,同時這也是《易經》中卦辭和爻辭的創作依據。
“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這個“極”表示窮極,窮極什麼呢?即通過易數的推演,窮極數的變化。
就像現在的軍事演習一樣,並不需要實兵、實彈演習,只需通過計算機兵推,輸入各種參數,也就是模擬數據,基本上就能達到實兵、實彈演習的同等效果,這也是對未來戰爭結果進行預測的一種方式。
通過“極其數”,你就能知道、了解、掌握天下各種事物的變化之象,這個變化之象包括過程之象和結果之象。
一卦裏面,你既可以看整個卦的卦象,也可以看動爻的爻象,也可以看到從初爻到上爻的所有爻象,從而看出事物的變化之象,這就是“遂定天下之象”。
“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是作者對《易經》的又一次贊嘆,所謂“天下之至變”,是對日月運行和天地四時變化規律的認識,這一規律的核心就是歷法。
如果說《易經》所顯示的,不是天下萬事萬物的變化之象,那麼還有誰能夠做到這一點呢?
今晚八點,教你如何學易經!
(學國學網微信公眾號)
好消息!尹紅卿《易經入門》系列課程
五折優惠,僅限今日!
↓讓優秀傳統文化,走入萬千人家↓
↓傳統文化優質課程免費領↓
下載“學國學網”APP,盡享更多優質好課! 來源:“學國學網”微信公眾號(ID:)
學國學網,專註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