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天幹地支算法
幹 支 紀 年 法
一.十支紀年是我國傳統的紀年方法。
1.幹和支的含義:幹支是天幹,地支的合稱。
幹指天幹,共有10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10
甲乙 丙丁戊 己庚辛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個符號:
1 2 3 4 5 67 8 9 101112
子 醜 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 戌亥
2.幹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幹支,用於紀年。按此排法,當天幹10個符號排了六輪與地支12個符號排了五輪以後,可構成60幹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周而復始,即如民間所說“六十年轉甲子”。
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幹;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稱十二地支。幹支還有陰陽之分: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配陽支,陰幹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幹不配陽支),天幹經六個循環,地支經五個循環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幹支”。按照這樣的順序每年用一對幹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環,叫做“六十花甲子”。
二.查看不同時間段的萬年歷。如:1516—2060年的萬年歷,記著五百年的幹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幹支表)
1 2 3 4 5 67 8 9 10
甲子 乙醜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醜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醜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醜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醜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根據“六十年甲子(幹支表)”的公元年對應進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號幹支),《戊戌變法》的戊戌年為35號幹支,比辛亥年早13年,則“1911-13=1898”故《戊戌變法》是1898年。
應用公元年進行計算。應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數小於60,再用余數減去3(幹支紀年是從公元4年開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數為22,再22-3,得數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幹支表)19號幹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結合實際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種動物分別與十二地支相配成為“十二生肖年”。(見下圖)如凡是含有“子”的幹支年,就是“鼠年”,這一年裏出生的人都是屬“鼠”;凡是含有“醜”的幹支年就是“牛年”,這一年進而出生的人都是屬“牛”。以此類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子鼠 醜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2. 以十二地支來表示十二時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時,而我國傳統則以十二個時辰來表示,即一時辰是二小時。(如下表)
二十四小時和十二時辰對照表
子 醜 寅 卯 辰 己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四、由公元推幹支記年
為了便於運算和使檢索更加直觀,借用六十幹支表並按順序加以編號成表一如下:
六十幹支表
甲子0 乙醜1 丙寅2丁卯3戊辰4己巳5庚午6辛未7壬申8癸酉9
甲戌10 乙亥11 丙子12 丁醜13 戊寅14 己卯15 庚辰16 辛巳17 壬午18 癸未19
甲申20 乙酉21 丙戌22 丁亥23 戊子24 己醜25 庚寅26 辛卯27 壬辰28 癸巳29
甲午30 乙未31 丙申32 丁酉33 戊戌34 己亥35 庚子36 辛醜37 壬寅38 癸卯39
甲辰40 乙巳41 丙午42 丁未43 戊申44 己酉45 庚戌46 辛亥47 壬子48 癸醜49
甲寅50 乙卯51 丙辰52 丁巳53 戊午54 己未55 庚申56 辛酉57 壬戌58癸亥59
該表於公元前後的推算均適用,具體的方法如下:
1,求公元後某年(設為Y)的幹支。方法是:先以Y除以60得出余數,然後再減去4,最後根據所得結果查表一中相應序數所對應的幹支即為該年的幹支。
例如求公元1911年的幹支:1911÷60余數為51,減4後得47,查表一47對應的幹支是辛亥,即1911年為辛亥年。由於幹支紀年60年一循環,當Y÷60的余數小於4時,需借幹支紀年的一個周期60之數,例如1981年除以60余數為1,直接減4不夠減,加上60之後再減4等於57,查表一便知1981年為辛酉年。余可類推。
2,求公元前某年(設為X)的幹支。方法是:先以X除以60求其余數,再用57減去所得余數,根據所得結果再查表一中對應的幹支,即為該年的幹支。
例如求公元前221年的幹支:221÷60,余數是41,以57-41=16,查表一16對應的是庚辰,即公元前221年對應的幹支應為庚辰。同樣由於幹支紀年的循環周期為60年,當余數大於57時,也需再借60。例如求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年)的幹支:479除以60余59,用57減59不夠減,加上60之後再減59等於58,查表一知該年對應的幹支為壬戌。其余可以類推。
上述方法簡便易行,只要記住表一,就完全可以不用紙筆,直接由心算推出結果。
五、速查幹支農歷紀月法
其方法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為壬寅;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依照正月之幹支,其余月份按幹支推算即可。詳見下表:
年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甲、己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醜
乙、庚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醜
丙、辛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醜
丁、壬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醜
戊、癸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醜
由上可見,農歷的月份,地支是固定的,天幹卻不固定,要經過推算才能排出。註意:農歷的閏月是不記幹支的。
例如:2006年為‘丙戌’年,查天幹年份為‘丙’子頭,在上表的第三行,其正月為庚寅,二月為辛卯,三月為壬辰,余類推。
六、速查幹支紀日法
從已知日期計算幹支紀日的公式為:
G = 4C + [C / 4] + 5y + [y / 4]+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i
其中 C 是世紀數減一,y 是年份後兩位,M 是月份,d是日數。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來算。奇數月i=0,偶數月i=6。G 除以10的余數是天幹,Z除以12的余數是地支。
計算時帶[ ]的數表示取整。
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幹支日。將數值代入計算公式。
G =4*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3=117
除以10 余數為 7 ,天幹的第7位是‘庚’。
Z =8*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7+ 6 =213
除以12 余數為 9 ,地支的第9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幹支日是庚申日。